《美国工人》观后,谁都逃不过「996 ICU」
1
竞争——996 ICU
福耀玻璃不希望美国的工会进入公司,是因为一旦工会介入,公司需要给员工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这对员工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对当时处于亏损中的福耀来说,必然增加成本,必然进一步减弱他们的竞争优势,扩大亏损。企业经营者绝对无法接受,工会必须离开福耀,员工必须work harder ,work longer.
对于企业来说,考虑最多的是竞争优势,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必然要压低成本,必然出现所谓「压榨员工」的情况。对了,听说最近快手也开始采用大小周休息制了,一周双休,一周单休。为什么说「也」?因为抖音背后的字节跳动更早之前就实行大小周休息制。
员工对更好待遇、工作环境的追求,公司对竞争优势的追求,全球范围内都在发生冲突。今年上半年爆发的「996 ICU」是程序员群体情绪的大规模表达。
「996 ICU」,让我想到我们国家历史从春秋到战国的变化。
「春秋」听起来很有人文味道,孔子带着一帮学生周游列国,讲学论辩,我的一些偏文艺的朋友觉得生活在春秋很快活,心向往之。
那段历史时期为什么叫「春秋」,而不叫「夏冬」、「春夏」、「秋冬」?因为夏天烈日酷暑,冬天雨雪严寒,人们都蛰伏在家里,等到春秋两季环境舒适再有所动作。可惜,好景不长。总有野心勃勃的君主想要在夏冬二季,出邻国之不备,来一点军事行动,捞点什么。本来这个「邻国」的人可能在热坑头上猫冬呢,这一来不得不大冬天的披坚执锐跟对方干。竞争对手996了,你不996很可能就被人干掉,连想996的机会都没有了。于是,历史从春秋进入了刀兵连绵的战国。
谁都想过闲适生活,可是如果「竞争」没有从人类基因库中摘掉,大部分人就永远不可能过上轻松生活。在这点上我是悲观的,竞争永在,人类会永远受苦>_<
2
机器出没,人类饭碗不保
福耀玻璃属于制造业,目前福耀在俄亥俄州代顿的这家工厂雇佣了2000多名工人。不过按照片子最后管理层的想法,「人员结构会优化」(裁员的另类说法),在若干岗位上会裁掉若干人,因为他们太慢了,换上机器臂做事效率要高得多。
经济学家可以拿出很多案例,证明技术进步之后,并不会增加失业率,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工作机会等等。把时间尺度放大,这么说一点问题都没有。不过单看这些当地人未来几年的生活和心境,必然会非常糟糕。很多人可能一两年都没有个正经工作,制造业工人要想转岗适应新技术环境下的工作,难度很大的。
但看到这类事情,我似乎没有产生特别大的同情,历史上发生很多了。机器代替人力,历史潮流如此,谁去对抗谁死。
讲一个晚清时候的故事——「保护民族手工业,胡首富大厦倾塌」。
工业革命后,蒸汽时代到来,纺织业受到了极大冲击。
光绪年间,有几家外资公司在上海做缫丝生意,机器缫丝;当时的天下第一财神胡雪岩一直在做缫丝生意,手工缫丝。
摘抄几段高阳写在《红顶商人》里的文字:
「怡和与公和永这两家缫丝厂,都还没有开工,主要的原因是,反对的人太多。一部机器抵得上三十个人,换句话说,机器开工一日的产量,用人工要一个月。这一来,浙西农村中,多少丝户的生计,有断绝之虞。因此丝业公所发起抵制,实际上是胡雪岩发起抵制,丝业公所的管事,都唯他马首是瞻的。
但这三家新式缫丝厂,势成骑虎,尤其是怡和、公平两家,倘或不办新式缫丝厂,他们在欧洲的客户,都会转向日本去买高质量的丝。
……
胡雪岩手下的谋士,对这件事分成两派,大多数赞成抵制,少部分主张顺应潮流。『机器缫丝,不断不毛,雪白发亮,跟发黄的土丝摆在一起看,真像大小姐跟烧火丫头站在一起,不能比了。』」
胡雪岩自己怎么想的呢?
「你说的道理不错,不过乡下那许多丝户,手里没有『生活』做,叫他们吃什么?我尽我的心,能保护他一天,我尽一天的心。真的潮流冲得他们立脚不住,我良心上也过得去了。」
……
胡雪岩逆潮流,到很晚才用上机器来缫丝,之后他还经历了些别的波折最终散尽了家财,在杭州街头郁郁而终。
历史潮流谁能挡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