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收获
三下乡,是一次难忘的旅行。在荷花一中,我留下了足迹,礼尚往来,它赠给我可贵的经历。作为宣传组文字小组的组员,我的主要职责是写新闻稿。这工作很耗费脑力,我的能力与经验都不足,写稿对我来说是个较大的挑战,几乎每天都感到很辛苦很累,故而,这段时间,我偶尔调侃“我这么多天的青春都埋葬在了政教处办公室了”,但实际上,我的青春之光绽放在这个办公室了,因为我有幸可以跟自己的伙伴一起工作,这是一种梦寐以求的感觉,算是弥补了在学校学习的时候都一伴难求的遗憾。能力得到培养自然是不在话下。美好的回忆,我更喜欢放在心里,这也许是个强迫症,我没有用手机记录多少以后要翻出来的照片,希望我不会后悔。
透过办公室的窗子,我时不时会瞥见一行字——教是为了不教。其间,我有随调研组组员外出当文记,与许多家长融洽交谈过有关网络时代的问题,尤其在防治孩子染上网瘾方面,聆听到了不少见解。这加深了我对这行字的理解。
一年半前,我苦苦思考过“教育”的问题,以至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那时,我读高三。我片面地认为高考制度弊端太大,又苦于无法改变,于是一意孤行,选择了逃避远离。可笑的是,为了证明我的想法正确,我还“立志”要编一套完整的制度出来,就像明太祖朱元璋自己一个人能编出一整套的治国制度一样。后来上了大学,我的想法改变了。我实在是太高估了自己借鉴历史的能力,竟忽略了朱元璋那套近乎完美的制度的时效性。认清了这一点,从此,我不再纠结于制度的问题。
结合所见所闻,我琢磨出了,这是“人”的问题。制度不具备生命力,关键在于人,即常说的“事在人为”。我错误地选择了逃避远离,自身因素可以用“修为尚浅”概括,社会环境方面,我认为是“很多人利用错制度了”。
教是为了不教,这不正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吗?如果一个人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中小学教育后,即到了大学,能够懂得自我教育,知道如何塑造正确的“三观”,那么他的增益,当真能不断上升。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育者必须深入研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而教育的主阵地,是每一个家庭。家庭教育到位了,整个国家的教育自然也到位了。
我还有许多看法,不过难以言喻。我知道以上看法会存在片面之处,但是人亦无完人,金亦无足赤,我不纠结于此。
这便是三下乡过程中,我所取得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