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挂果,遍野飘香
小时候去姥姥家,母亲把我吃剩的杏核,抛到院子里,竟然长出一棵树苗。姥姥精心照管,松土施肥浇水,功夫不负有心人,树苗长势旺盛,枝叶繁茂,高兴得我一次又一次的问姥姥:“啥时候能吃到果子啊?”姥姥把我揽在怀里,笑着抚摸我的小脑袋:“小馋猫!哪有这么快?杏子熟了先让我外孙子吃。”我高兴极了,不断跑去姥姥家,说是想姥姥了,其实是去看看树苗长大了没有?结出果子了吗?啥时候可以解馋呢。
我不去幼儿园,我要看着小果树,盼它快快长大,快快结出果实,快快果熟蒂落,早日吃到香美的滋味。一次,我偷偷溜出幼儿园,去看小杏树,差点被母亲把屁股打成四瓣儿。可是我忍不住,那杏树已经很高大了,我站在院墙外,就能看到花枝招展的杏枝,在墙头上随风摇曳,去看了好几次,依然不见杏的影子。我有点心烦了,舅舅也烦了:“这孩子怎么了?天天盯着杏树,谁还能把树吃喽!”姥姥不以为然:“孩子嘛!你们小时候也是这个样儿啊。”
终于有一天,看到了绿叶之间一个个诱人的小果子。我仿佛闻到了果实的香味儿。啊!感觉很不错。这时候吃到嘴里,肯定味道美极了,可是,我蹦起来高举着手臂,也碰不到枝叶,更别说摘到果子了。怪不得杏特别好吃,大人们摘杏卖杏一定也很辛苦,我怎么办?去求舅舅?有几次我攀缘树干,舅舅背着姥姥用眼剜我,从此不敢在舅舅眼皮底下淘气。母亲说过,求人不如求己,回家跟二哥商量,拿了一根竹竿儿,二次来到姥姥家院外。
一阵风刮起,树枝直冲我摆手,我不明白说的什么,高举着竹竿费了好半天劲儿,连一个果子也没捅下来,拨打得枝叶“啪啪”直响。院门一开,舅舅闪身出来,我撒腿就跑,跑出老远,回头看见二哥被舅舅拎到院里去了,脚下一个趔趄摔了个大马趴。我害怕父亲知道打我屁股,在家坐卧不安。晚饭的时候,姥姥用屉布包了一兜饺子,让二哥捧回来。原来,舅舅没有追究那件事,还捎话给我:杏子没熟不好吃,等熟了都留给我。我心里踏实了,姥姥包的饺子就是香……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上小学了,虽然不再像孩啼时候那么馋嘴,但是觉得什么东西都是是那么新鲜。北方的庭院比南方的宽敞,院墙是用木头夹的帐子,院里有啥几乎可以一目了然。房前屋后有菜园子,菜园里还有果树,红李子黄李子都有,而且是干碗儿的(果核不沾果肉),这里家家都是这样。每当果子熟了的时候,就可以痛痛快快的吃个够。啊,也不对。大人吃几个就够了,怕倒牙,小孩子特别能吃,我至今纳闷,装满两衣兜,几乎吃个饱,也不会有倒牙的情况。有些孩子吃了自家的,还想方设法吃别人家的。晚上,偷偷跳过帐子,把背心下襟掖进裤衩里,摘了果子从衣领装进去,在怀里鼓鼓囊囊一胸脯,临走还不忘劈下另一个果树枝扛走。我说:“你也太狠了!咋不给人留点?”小李子一撇嘴:“留个屁!吃点儿李子,裤衩子都被她家帐子刮坏了,他还骂大街!”是啊,小孩子就知道吃,大人们宽容点,孩子们仁义点儿,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世上的事从小看大,皆同此理。
升学四年级,需要走十几里山路到外村学习,山路两旁连绵不断的山岭上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自然林,林间有各种野果树,山丁子、面兜(山里红)路边就能采到,山林深处还能采到核桃、山梨、葡萄、狗枣子,都是好吃又解馋的好东西。每当上学或者放学的时候,同学们一哄而上,七手八脚的抢的撒欢,裤兜书包都装满,一路嘻嘻哈哈的说笑着咀嚼着,没有人嫌酸,没有人倒牙。吃了果子,手执着绿叶鲜枝,宛如苏武持节不辱,挥舞之间,又是顽童扑蝶逐雀,拙劣顽皮的相互追逐着,打打闹闹,忽而一路小跑,忽而并肩急行,一十几里山路不知不觉就走完了。
来到班里,拿出剩余的山丁子,跟好朋友分享。有人把绿虫子从枝叶上摘下来,偷偷放在女同学辫子上。这时候就有人坏笑起来,被捉弄的女孩不知所以,愣头愣脑的东张西望,有嘴快的忍不住说出来:“看你的辫子!”她赶紧拢过辫梢一看,见到一只大绿虫子,吓得“妈呀”一声,眼泪都出来了,同桌帮忙取下虫子扔到窗外。看到女孩子趴在课桌上哭泣,坏孩子心中不忍,把兜里的山丁子一股脑掏出来,堆在女同学面前,算作赔礼道歉,女孩子破涕而笑,抓过男孩子,死死摁住,劈头盖脑地捶几下解气。这时候,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有人敲桌子,有人笑骂,有人吹口哨,女孩子红了脸腮,男孩子憨憨的嘿嘿笑了。老师走进教室,大声道“上课了!”顿时肃静下来,只留下翻阅书本的声音……
改革春风吹到靠山村,村里组织村民学习农函大,小唐小翟报了名。学习了农业种植技术,就要实际应用在生活生产当中,小唐独辟蹊径,在承包田里规划出一二亩地,插种绿化用柳树苗,小翟在岗地栽上了果树。头两年树苗小,可以间种黄豆,第三年,柳树苗长高了,果树苗也要开花坐果了,可是问题接踵而来了。
由于开始时倡导农民另辟致富之路,选了项目,并没有联系市场,上项目只是领导主观的市场臆测,到了树苗应该出售的时候,却没有流通途径,无人接手。小翟那面也不乐观,书本知识跟实际操作是两码事,选择品种与市场需求要挂钩,跟当地气候条件要符合,还要从人工管理上一步步严格把关,精心护理,这一切问题都是新鲜事物,想要一下子弄清楚明白,一次性顺风顺水的达到成功,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程。话说至此,不言而喻,两个敢于第一个品尝螃蟹的年轻人,成了村民茶余饭后闲来消化积食的笑话。
一气之下,小翟远走他乡,出门打工去了。小唐有一股倔劲儿,不愿服输低头,决定再寻出路。小唐订阅了黑龙江农村报,继续学习县里举办的农业科技讲座,最后,在省电台“农村天地”节目听到一则广告,如获至宝,直接从“农村天地”节目组邮购了相关技术书本,并且亲自赶到省城,跑到养殖基地,买回一百二十只康贝尔鸭雏,决意大干一场,致富到底!
在全体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齐心合作下,中午历经一年时间,盖好鸭舍,养大康贝尔鸭。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上老秋,地里的庄稼丰产丰收,虽然价格低廉得让卖粮农民吐血,但是老天见怜,有粮不愁卖,终归把钞票赚在手里。康贝尔鸭挺争气,仅管秋风凉起来,依然接二连三地产蛋了。家人高兴,把鸭舍经管得温暖如春,鸭群见了主人更是高兴地“嘎嘎”直叫,街坊邻里见了都挺羡慕,都说小唐有章程!
小唐心里有数,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出水才见两腿泥,等真正挣了钱心里才算踏实了。康贝尔鸭却是美味,不过也不是多么完美,就消费者而言,值得挑捡的缺点老大了。街里的职工都喜爱腌绿皮鸭蛋,康贝尔偏偏下白皮儿蛋,个头又小,十个才一斤;鸭肉炖起来好吃,肉丝细腻香美爽口,可是一直笨鸭子顶一个半康贝尔白条,味道再美也不划算,这一俊难遮百丑。当年的生活,人们还没有过到忽视重量、渴求质量的消费层面,于是,康贝尔鸭产业在整个黑龙江省,市场不容乐观,呈直线下滑之势,听说有能人整火车皮地运往南方,开辟市场拓展致富之路去了。可叹!小唐又吃到一只“螃蟹”,前功尽弃。
这一年,外出打工的小翟回来了,承包了靠山村周围的山地,从外地引进来符合本地气候土质,并且市场供不应求的水果品种。小翟邀请难兄难弟小唐帮忙打理,把一棵棵树苗栽植得井然有序,无论株距还是间距,都严格执行,除草施肥定期定量,利用打工学习使用的技术,掐尖剪枝,授粉疏花,喷药防虫防病,经过细心细致的管理,果林发育良好,长势喜人。
小翟在保证不影响果树的情况下,在林间空地上种植草莓果,如此上下两层立体经营,由于草莓生长周期短,见效快,当年就有了收益。苹果成长发育需要三年后,才能见利润收获回头钱。靠山村里几年来东奔西突的寻觅出路,除去种植农作物不提,小翟的行动已经是最令人佩服的感官效果了。
受到小翟的启发,小唐种了一亩菇娘,推销到市场得以热卖抢购,总算得到一次现实的安慰。有了前车之鉴,村民们见样学样,也都种出了新花样儿。靠山村有史以来,第一次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新面貌,乐得秃脑袋老书记合不拢嘴:“他奶奶的,这回咱这儿也能遍野飘香啦!哈哈哈……”年轻小媳妇挑逗小翟:“这回你老婆还跟你怄气不?要不咱俩凑合凑合的啦!”小翟“扑哧”一笑:“你就会给我上眼药,回家又得跪搓板了。”
站在田间地头,望着满目充满喜人景色的原野,小翟和小唐的心情是一样的翻腾,不一样的滋味,各自摸爬滚打了几年,吃尽了苦辣酸咸,受尽了讥讽嘲笑,为之付出了无数辛劳,为之多少喜乐忧烦……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情处。此时此景,树立于绵延山野之上,摇曳在秋风之中,悠悠然散发着沁人果香的绿树园林,终于从追梦人的梦乡里,走进了现实的生活。
有个哲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多么平凡的事,做久了也能成为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的生活需要坚持,我们的事业需要执着。不要总盯着前边行人的脚,做好自己的事,带动身后的人,你才是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