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风波
葛庄村地处国道附近,交通便利,又远离城镇,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村里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年龄大的在家看管孩子,种着各自的几亩庄稼地,一切都风平浪静。
一天,村里一张告示竟让这个村子沸腾了。
告示大致内容是一大型企业决定搬迁到这里,这里的居民全部搬迁至新农村,新房一律免费,只是按家里人口来分配住宅面积,村子里的旧房按面积折算,地里种植的东西按市场价来赔偿,一亩地每年不低于一千元来支付农户,一次性支付二十年,具体事宜随后再商议出台,最后是该镇政府和企业的盖章。
村民都去看告示了,村里在镇府上班的工作人员小杨也在人群中围看。
“搬迁好啊,省的盖新房子了。”
“这一亩地给一千多元,比咱种庄稼划算多了,不种不收还给一千多,多好呀!”
“这搬到新农村可没咱村子好,你看咱村里,家家门前水泥路、路灯、风景树,多好,住在高楼里憋得慌!”
“看来得赶紧行动起来了,快走,这几天正好秋种结束了,地里该种树就种树!”
“难怪队长刚卖了苹果就载樱桃树呢,原来是等着赔偿呢,咱还蒙在鼓里啊!”
这时在镇府工作的小杨从人群里走出来,胸有成竹地说:“这次镇政府把咱村招商引企当做今明两年头等大事来抓,还在南方考察了两回,以企业为龙头,带动一些列产业的相继发展,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小杨,那你说可靠吗?胡柚村不是说招商引资,老百姓都忙着栽树建房子,两年了,也没见个企业来投资,把老百姓钱全招到地里和房子上了。”
这时几辆小轿车从村子中央的路上疾驰而过,一溜烟朝村子西边去了。
“看见了没?那就是企业考察团来了,大伙自己看着办吧。”小杨指着尘土飞扬的地方,说完就骑着电动车上班去了。
老王回到家里,赶紧给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儿媳打电话说了此事,让儿子赶紧要二胎,还没等儿子把话说完,他就挂了电话,急匆匆去了街道买了些樱桃树回来,他心想:先给地里种上树,接不接樱桃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活着,明年或者后年拆迁不是一大笔钱吗?
刘老五回去对着自己新盖的平房发起了呆,现在要赶紧盖第二层,简单装修底层,两个同时施工。如果现在不投点资,将来赔偿区别可就大了。
张三回去对老婆说:“你给闺女打电话,让她赶紧回来结婚,不过要倒插门的。”
老婆抱着孙子瞪大了眼睛瞅着老伴,说:“你今早出去没碰见鬼吧?咱有儿子,你让女儿招个女婿?”
“你知道个啥?咱村子要搬迁了,按人口分房子,先让女婿入赘到咱家,再要一个孩子,那不就多三口人,是不是多分一套房子?房子一分,他们就可以迁户口了,想干嘛就干嘛,这对女儿来说也没少个啥呀!”
“你听谁说的?是真的吗?那如果是真的话,这办法也行,不过多分了房子,算女儿的还是咱儿子的?”
“我孙子的,谁都别想!”张三用胡子扎了下孙子粉嘟嘟的脸,又捏了捏脸蛋,笑嘻嘻地说。
“女能高兴吗?我给你说这样肯定会惹事啊!”
“赶紧给女打电话,准备结婚,哪来那么多事?”
一时间,葛庄村忙成了一片。
巷子里家家都在装修,门口装修垃圾堆成了小山。
庄稼地里大人小孩齐上阵,有种樱桃树的,有栽苹果树的,有种核桃树的……
没几天时间,地里一行行树苗随风摇曳起来,有的人还铺上了地膜。
一直忙到上了冻,葛庄村的人们终于闲下来了,大伙聚在避风处晒着太阳,算着自己投资了多钱,将来能赔偿多钱,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在村子上空盘旋,惊飞了栖息在树上的麻雀。
第二年年关,企业没有来,老王和张三抱着孙儿在巷子口朝国道上张望着,心里直纳闷:去年视察的车咋还不来?
第三年刚入冬,来了几辆小车,是镇书记陪同的,都没下车,隔着玻璃视察了葛庄村的居民住宅,又到地里去视察。
领导对镇书记说:“你们工作干得不错嘛,这葛庄村家家户户房子都很漂亮,千亩经济林即将挂果,这可是农民朋友的摇钱树啊!”
陪同人员都点了点头,镇长瞅了瞅葛庄村村口,使了个眼神对身边的小杨说:“你赶紧到村子口给大伙说,咱老领导还要去别的村子,就不和大伙见面了。”还没说完,镇长转过身笑着对老领导说:“这里的乡亲听说您来了,都很热情,都从村子往地里赶啊!”
“那咱们就等一等老乡,和老乡聊一聊。”领导听了,朝着村子望了望,黑压压一片。
“咱还要到胡柚村去,再说下午您还要返回,这时间也不允许呀,您亲民行动我们真是感激不尽啊!”镇长拉开了车门,弓着腰对领导做一个示意上车的动作。
还没等葛庄村村民赶到,几辆车就从田间小路绕道走了。
望着远去的车辆,葛庄村的村民一个个喜滋滋的,眼前那一株株苗仿佛变成了一棵棵摇钱树,正在冬风里向他们频频招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