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
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一):
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概况我于2005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透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带给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资料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思考。[由整理]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证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厌恶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厌恶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厌恶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期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期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忙。
4、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证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忙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潜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明白,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决定等潜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证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透过对调查问卷的比较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此刻: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期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证明,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用心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一、学习态度:
调查显示10%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35%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让父母满意”,30%的学生选取学习是为了“谋取某种职业”,25%的学生选取学习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对于学习态度,20%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努力刻苦”,40%的学生选取“马马虎虎的学”,10%的学生选取“能应付家长和老师就行”,10%的学生选取“根本不想学习,厌恶学习”。由此能够看出,学生的学习功利性太强,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厌学情绪比较明显。
二、人生理想:
对于自己崇拜的对象;25%的人选取的是“体育明星”,50%的人选取的是“影视明星”,5%的人选取“科学家”,20%的学生选取“民族英雄”,由此能够看出,我校学生潜在的期望模仿的对象是引领时尚潮流的明星,而不是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伟大人物。这一点证明,此刻中学生的人生理想发生了必须程度的扭曲。
三、人际交往:
与同学之间的交往,70%的学生选取“同学们乐观开朗,易于相处”,10%的学生选取“同学关系冷漠”,10%的学生选取“大部分同学自私自利,不宜一齐生活”,10%的选取“极度不适应学校的群居生活”,在与老师的交往的中,30%的学生选取“能与老师愉快的交流”,50%的学生选取“一般不与交流,但能够理解老师的批评”,10%的学生选取“老师没有资格批评学生”,10%的学生选取“极度反感老师”,从这些结果能够看出,我校的学生基本能够适应校园生活,但是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以及对待批评的态度还有待改善。
针对目前中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推荐:
1.调整教育的方针政策,加强素质教育,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
(1)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构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把自身的利益和国家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齐,能够从更高,更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之余能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完美,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热爱学校。
(3)开展各种各样的讲座,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在进行基础教育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各个学科的当前动态。
总之,就是要放开教育,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和试卷分数,要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
2.营造一个优良、礼貌、和谐的社会环境。
(1)大力开展向典型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透过向学生宣传先进人物的事迹,传达先进人物的精神,使学生构成高尚的理想、信念。(2)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弘扬正义和上进的榜样示范作用,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竞争氛围。
3.老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加强和改善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要求老师全面的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构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倾注爱心,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从而健康向上。(3)要整合教学资料,调试教学负担,优化教学过程,使课堂变得简单搞笑,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4)全面深刻的评价学生,不完全以考试成绩为依据,要全面的观察学生,深入的发掘学生的潜能。
4.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况。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近年来,常有老师反映此刻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厌学,上课没有用心性,老师的情绪也因此受到影响,产生厌教情绪,尤其是部分青年教师,甚至视课堂如战场,每次上课之前如临大敌,下课后如释重负。长此以往,不仅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也十分不利。尤其像政治科,按照一般的思维定势,总认为思想政治课是枯燥的说教,上课教师讲空道理,交待知识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透过政治课的学习得到的是一些教条,不明白它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它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不真实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用心性。难怪许多政治教师发出了“政治课没法上了”的哀叹。那么,怎样避免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恶性循环呢?我认为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潜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潜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潜力呢?看来,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第一、青少年心理特点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学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潜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在这一阶段,他们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但是在掌握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中学思想政治课具有必须的理论性、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必须要生动、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现行教材为兴趣教学法带给了依据。现行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改变了过去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从实际事例入手调动情感,使资料显得生动活泼,可读性强,很贴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这就为运用兴趣教学手段带给了客观依据,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第三、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兴趣教学法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21世纪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年代,当前,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广泛,如果思想政治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就不能吸引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方法:
(一)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务必时时注意加强自身潜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技能,不断吸纳新知识,用以充实丰富自己的头脑。一个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教师往往更能激起学生的崇拜,增强学生的信任感,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学生也会自然而然集中注意力,兴趣盎然地听好每一堂课。对此,我认为可从这几方面入手:
1、要勇于创新,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人总有一种探求新事物的欲望,老生常谈,老调常唱会使人产生一种厌倦情绪。教学方法的不断翻新会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一种意外乃至一种惊喜,同时也是一种创新意识的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个性是在导入新课时可讲一个动听的故事,播放一曲优美的歌曲或做一个小小游戏,有时还会演一个小品乃至相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势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堂课下来不是一种负赘,而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哪能不浓厚呢。
2、要与时俱进,做到才思敏捷。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知识的象征,为此作为一位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也是课堂效果好坏的前提。常听有些老师说:“我是教数学的,英语不要问我。”表面上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实际上抱有这样心态的人正体现他知识水平缺乏的一面。比如:在上初一政治的“培养爱国情操”这个框题时,我把“国家”这个单词在英语中的几种拼法写出来,并透过这几个单词的拆分讲解“国”与“家”的关系,起到了十分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各门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政治课的教学中能够把几门学科的知识融入进去,比如语文、数学、历史、物理等等。又如:在讲述“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时,我是这样举例:在夏天人们用手摸户外的铁板、木板、石头,感觉到铁板温度最高,其次是石头,再次是木板;冬天则是铁板温度最低,其次是石头,再次是木板,这是现象,本质则是在温度相同的状况下,不同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当我刚把这一例子讲完,学生就发出啧啧称赞的声音,这样也就提高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从而有利教学工作的开展。政治是一门时代感极强的学科,作为一位政治教师更需要关注时事变化,具备剖析时事热点的潜力,而这些就需要教师多看报
纸、杂志等,不断向学生传递新信息。比如我在讲初二上册“依法维护公共安全”时就把恐怖分子制造的9、11事件作为引子。在讲“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时,把“神舟五号”载人飞天成功作为例子,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3、要脚踏实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精湛的专业水平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就政治科来说,涉及的理论知识很多,重点、难点比较难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毕竟,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比如在讲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为了区分“共性与个性”和“整体与部分”,我是这样举例:工厂作为一个整体,是由生产科、供销科、财务科、行政科、车间这些部分组成的;而工厂作为共性,是寓于钢铁厂、机床厂、纺织厂、食品厂等这些个性中。可见,整体与部分是一种包含关系,而共性是对个性共同点的概括,共性与个性反映的是共同本质与特殊本质的关系,共性不能把个性的全部资料概括进去,所以个性比共性要丰富。透过这一事例,学生就把这一容易混淆的知识区分开来了。假如说你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口才再好,也讲不出什么资料,就算你讲了一大堆却是离题万里,这样怎能把大纲要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呢?怎能把前后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呢?那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参与起来就不可能简单,相反会很吃力,那么,学生又何来兴趣呢?
(二)以设疑、解疑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在教学过程中透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用心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在讲“在社会主义时期,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在我国已被消灭,但阶级斗争在必须范围内将长期存在,在必须条件下,还可能激化。”问学生这句话是否矛盾,应怎样理解?问题一提出,学生们都纷纷议论,课堂气氛活跃。之后又提出问题:“如果一支敌军被我军消灭了,能否说,就没有一个散兵对我们打冷枪?”然后又向学生提问:“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剥削阶级各种影响及其腐朽思想的遗毒是否还存在呢?社会上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是否存在?”并举例说明。这一问一答,使学生很快进入了主角,引起兴趣,明白了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又如:针对经济常识价值规律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的教学,设置的情境是:“不找市长找市场”,几年前人们就体会到“市长”与“市场”关系微妙变化,如今“看不见的手”逼得市长也要“过关”。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关当然
非过不可,市场是无情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市场也充满了魔力,把握好市场脉搏,经济就快速发展,当前过市场关需要强化三种意识,即开放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试问:(1)“看不见的手”为什么能逼市长“过关”?(2)“过市场关需要强化三种意识”,反映了市场经济什么特征?为什么要强化这三种意识?问题提出来后,同学们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中,教师引导,对各种答案进行评议、争论,构成自己的看法,最后指导学生阅读和小结,当学生看到教材中表述的资料与自己的见解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由衷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三)以把握知识结合点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结合点是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它反映了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经调查证明,学生的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知识结合点。能正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如在讲授国家的出现过程时,先让学生思考:“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生产力的发展。”之后问学生“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私有制,之后又产生了哪两大对立阶级?”回答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然后问学生:“两者的关怎样?”学生答是“根本对立的。”最后问学生“它们之间的矛盾能否调和?结果怎样?”这一问正是各种事实的结合点,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一点上,就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知识──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生产发展到必须阶段从而必然产生阶级的时候才出现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种方法既贴合认知规律,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准确地把握了各种知识的接合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四)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
中学思想政治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些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能够使理论增添感情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能够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如在讲“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道理,能够用“量体裁衣”作比喻,即把生产力比作人的身体,把生产关系比作衣服。并说明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不断地增高,所穿的衣服也要随身高的变化而不断更换尺寸,这样做出来的衣服穿在身上才合身。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是这一客观规律起作用的结果。透过这一比喻,就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了,学生学起来也感到简单。又如在讲述“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时,其中讲到“务必运用科学的思
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这一资料,我把“人脑”比作“加工厂”。加工厂生产产品,一要原料,二要开动机器,对原料进行加工。人脑这个加工厂的根本任务是生产理性认识。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进入人脑这个加工厂的原料,即感性材料;二是要开动脑筋这个机器,发挥思考的作用,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这一通俗易懂的比喻,学生很快就把这一知识理解了。
(五)以优美感人,生动幽默的语言激发兴趣
教师应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主要透过语言来传递知识,教师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有用心的作用。
政治课总给人一种严肃、枯燥的感觉,要改变这种局面,生动幽默的语言自然起着极大的作用。一个教师如果语言干巴,学生听来,味同嚼蜡,久而久之就失去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反之,如果语言生动幽默,达情达理,就会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书本讲到“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每年净增1500万人,相当于荷兰人口数或两个瑞士的人口数。”如把“相当于”换成“生”等于说“我国每年要生出一个荷兰或两个瑞士,照此速度下去,只要再过几年,我们就能生出日本、英国等。”使学生在笑声中了解人口面临的严峻形势,到达教学目的。
(六)以良好的态势激发兴趣
那里的态势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身体语言,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等。态势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一个人内心心理活动的比较,它反映了一个人喜、怒、哀、乐、爱、憎等情感。这种身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仅对口语起辅助作用,而且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容易引起共鸣。正因为态势具有上述功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恰当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和蔼的面容、期盼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发挥态势对口语的深化补充作用,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让学生在简单活泼的气氛中掌握原理、观点,使学生把政治课不再看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七)以生动案例激发兴趣
案例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透过案例分析我们能够化抽象为具体,而一个生动搞笑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好的案例就是教学成功的一半,这不仅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分析潜力,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选取案例时务必遵循新颖、生动、恰当,比如初二的《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一课中讲到破坏环境危害中的“威胁生态平衡”,我在讲课时举例:在1774年,普鲁士国王下令杀死麻雀并有赏,因为麻雀祸害庄稼,于是百姓争相捕雀。不久麻雀捉光了,而各地的果园却布满了害虫,树叶被害虫吃光了,果树不再结果,国王不得不收回命令,号召百姓找雀种,并加以繁殖保护。初一课本中讲“不同的情绪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时,我是这样举例: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年轻时,由于工作过分紧张,精神失调,身体十分虚弱,多方求医,均未见效。之后有位名医给他进行了仔细检查,没有给他开药方,只送了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法拉第仔细研究后,最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从此他经常抽空去看马戏和喜剧,他们的精彩表演总是令他捧腹大笑。由于情绪好转起来,法拉第的身体也渐渐康复了。透过事例创造教育意境,引发学生思考,使他们在体会中领悟正确的观点。
(八)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荀子曾说:教学应以“闻见”为基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政治教师如能从本学科特点出发,制作使用直观教具,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注意自己的教态语言,把学生思维带到情境中。如在讲授“培养爱国情操”,这一课时,我先播放一段《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的mtv,表达中华儿女发自内心的爱国之情。效果良好,学生的感情很快被激发起来了,这样大家对爱国主义情感也就有了直接体验,并融入有声有色的教学意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学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政治教师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既要遵循认知的规律,又要辅以恰当的手段方法、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唤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能,从而真正到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二):
语文类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
上周,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活动,期望透过见习能让我们深入中学教学第一线,了解中学教育现状,并进一步提高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促进个人教学技能的构成。这次见习的资料包括课堂教学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和见习总结。在这期间我用心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个人有了很多收获。同时,我以我所见习的中学──海中为主要调查对象,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老师教授方法方面。
我所在的中学,虽然是海南最好的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一套公式化的教法,解题、介绍时代背景、泛读课文、讲解生字生词、分段、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这种千篇一律的教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过程单一、枯燥,加上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语文课堂显得更加沉闷、无趣。老师在讲台上根据固有的模式大谈特谈,学生在讲台下作自己的事,少数认真听课的同学看起来也是抱着某种利益的心态──高分。整个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用心参与者,而是一个被动的理解教师灌输知识的客体。这样不仅仅束缚着青少年活跃的思想,使学生不动脑筋想问题,同时也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我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能够很好地理解教师的教育,也有权利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只是外固,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内因主动的学习不存在了,教师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将失去好处。
第二,老师在课堂提问方面。
我发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会连续提问,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很简单的是非问,或者选取问、填空问、甚至是自问自答,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回答,或者说都能回答得上,但学生的回答显然都是很仓促,且习惯性地不加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样课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问题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表面上学生用心参与了课堂,其实整个教学质量并不高。
第三,教师的课堂点评。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候有的同学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有的同学偶尔会有一些充满灵气的回答,袒露出他们不一般的思维痕迹,但通常状况下,老师都不够敏感,对学生的回答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有的老师点评语言单一、苍白,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宜、恰当的评价,让人感到老师的语言空洞。甚至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滥用表扬,不管问题价值大小,学生回答的价值量有多大,老师都是一个口吻“对、不错、太棒了”等等。这种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使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随意应付。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其实是对教学、也是对学生一种不负职责的表现。
第四,教师的讲课资料。
听了一周的语文课,发现老师讲课期间常插入诸如此类的话:这个字、词很重要,考试的时候常会考到;这个句子注意它的翻译,考试会可能有所涉及;这种阅读理解题需要同学们好好看看,高考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题型……
整堂语文课都在语文老师的善意提醒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们每次一听到此类的话,都会条件反射地集中注意力。真的是因为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吗不是的,很显然,是为了考试。考试独立于教育、教学之外,考试资料代替了教学目标,分数成为最终的教学目的。记得课间,我试着跟语文老师交流教学方法,我说:“老师,您看,我们这堂课可不能够再这样拓展延伸一下,或许课堂的趣味性会有所增加。”老师很干脆地回答:“没有必要,考试不考!”我愣了,考试不考,就不讲吗语文教学难道也纯粹是为了考试吗
我好疑惑,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上说:中学语文教学设定的总目标是“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由此派生的教学目标从四个方面思考:知识技能、应用潜力、人文素养、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好处。然而,这些理论上的目标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老师讲课以课本为主,课本上有的,就进行模式化讲解,课本上没有的,老师便敷衍了事甚至根本不会提及。不要说知识技能没有得到提升,人文素养、情感态度,甚至应用潜力更是无从谈起。
然后,在做班主任代理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现象,比如: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律,学习态度端正,用心上进,期望考出好成绩,让生命更充实、更有价值、更有好处。并且绝大多数人都曾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他们对学校生活的评价是累并快乐着,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那里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透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我发现,班里抄袭作业的现象比较普遍,有近90%的同学反映本班同学有抄袭作业的现象。
二、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心理压力普遍较大。我所见习的学校学生平均每一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除了上课时间,每一天课外学习时间在4小时以上,而有些科目每一天作业时间都要超过2小时。如果每门课程的作业都如此,学生如何应对即使只语数外三科每门作业要2小时,学生也不可能完成。其实这么多的学生抄袭作业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他们的课业负担的确过重了。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加上家长及老师的不间断督促,他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
这便是我这次见习所见所感,也是这周我调查的收获,在当今新的教育体制下,好的教育方法及教育理论在短时期内根本无法与实际教学实践相一致,甚至会出现脱节的现象。我们只有期望教师的个人素养能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能越来越顺应实际教学。
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三):
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
我被分到XX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实习资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用心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两个班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用心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状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好处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期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状况。
我调查发现,此刻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贴合教学的实际状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到达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此刻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必须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能够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资料。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此刻此刻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能够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状况,视个人的状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个性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下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到达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小说的讲解却与此相反,多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电视、电影的片段,让学生从中去领会故事的情节,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这也说明了老师们能因材施教。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他们备课时不限于教参、优秀教案等书,能够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状况去发挥,这在我实习期间听不同的老师讲课时感受最深。有一个老师讲授一篇很枯燥的文言文时,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甲骨文字,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好奇,激发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好地记住了难懂的字词。他的语言也十分的幽默,还不时地做一些动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的实际状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状况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教育实习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状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此刻一向都在学,每一天说的也都是母语。个性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此刻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潜力是很受人欢迎的,就是搞对象也要把话说的漂亮些呀。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但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有的学生干脆告诉我说,还不如在家里自己上网学习。
二、语文类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
中学语文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
上周,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活动,期望透过见习能让我们深入中学教学第一线,了解中学教育现状,并进一步提高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促进个人教学技能的构成。这次见习的资料包括课堂教学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和见习总结。在这期间我用心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个人有了很多收获。同时,我以我所见习的中学──海中为主要调查对象,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老师教授方法方面。
我所在的中学,虽然是海南最好的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一套公式化的教法,解题、介绍时代背景、泛读课文、讲解生字生词、分段、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这种千篇一律的教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过程单一、枯燥,加上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语文课堂显得更加沉闷、无趣。老师在讲台上根据固有的模式大谈特谈,学生在讲台下作自己的事,少数认真听课的同学看起来也是抱着某种利益的心态──高分。整个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用心参与者,而是一个被动的理解教师灌输知识的客体。这样不仅仅束缚着青少年活跃的思想,使学生不动脑筋想问题,同时也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我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能够很好地理解教师的教育,也有权利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只是外固,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内因主动的学习不存在了,教师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将失去好处。
第二,老师在课堂提问方面。
我发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会连续提问,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很简单的是非问,或者选取问、填空问、甚至是自问自答,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回答,或者说都能回答得上,但学生的回答显然都是很仓促,且习惯性地不加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样课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问题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表面上学生用心参与了课堂,其实整个教学质量并不高。
第三,教师的课堂点评。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候有的同学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有的同学偶尔会有一些充满灵气的回答,袒露出他们不一般的思维痕迹,但通常状况下,老师都不够敏感,对学生的回答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有的老师点评语言单一、苍白,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宜、恰当的评价,让人感到老师的语言空洞。甚至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滥用表扬,不管问题价值大小,学生回答的价值量有多大,老师都是一个口吻“对、不错、太棒了”等等。这种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使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随意应付。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其实是对教学、也是对学生一种不负职责的表现。
第四,教师的讲课资料。
听了一周的语文课,发现老师讲课期间常插入诸如此类的话:这个字、词很重要,考试的时候常会考到;这个句子注意它的翻译,考试会可能有所涉及;这种阅读理解题需要同学们好好看看,高考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题型……
整堂语文课都在语文老师的善意提醒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们每次一听到此类的话,都会条件反射地集中注意力。真的是因为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吗?不是的,很显然,是为了考试。考试独立于教育、教学之外,考试资料代替了教学目标,分数成为最终的教学目的。记得课间,我试着跟语文老师交流教学方法,我说:“老师,您看,我们这堂课可不能够再这样拓展延伸一下,或许课堂的趣味性会有所增加。”老师很干脆地回答:“没有必要,考试不考!”我愣了,考试不考,就不讲吗?语文教学难道也纯粹是为了考试吗?
我好疑惑,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上说:中学语文教学设定的总目标是“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由此派生的教学目标从四个方面思考:知识技能、应用潜力、人文素养、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好处。然而,这些理论上的目标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老师讲课以课本为主,课本上有的,就进行模式化讲解,课本上没有的,老师便敷衍了事甚至根本不会提及。不要说知识技能没有得到提升,人文素养、情感态度,甚至应用潜力更是无从谈起。
然后,在做班主任代理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现象,比如: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律,学习态度端正,用心上进,期望考出好成绩,让生命更充实、更有价值、更有好处。并且绝大多数人都曾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他们对学校生活的评价是累并快乐着,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那里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透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我发现,班里抄袭作业的现象比较普遍,有近90%的同学反映本班同学有抄袭作业的现象。
二、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心理压力普遍较大。我所见习的学校学生平均每一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除了上课时间,每一天课外学习时间在4小时以上,而有些科目每一天作业时间都要超过2小时。如果每门课程的作业都如此,学生如何应对?即使只语数外三科每门作业要2小时,学生也不可能完成。其实这么多的学生抄袭作业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他们的课业负担的确过重了。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加上家长及老师的不间断督促,他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
这便是我这次见习所见所感,也是这周我调查的收获,在当今新的教育体制下,好的教育方法及教育理论在短时期内根本无法与实际教学实践相一致,甚至会出现脱节的现象。我们只有期望教师的个人素养能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能越来越顺应实际教学。
三、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格式
(1)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题目
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
(2)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导言
亦即引言、总提、序言、前言。简短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好处、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要注意将调查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必要性交待清楚,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调查方法要详细说明,要写明是普遍调查或是非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是随机取样、机械取样、还是分层取样,调查方式是开调查会还是访问或问卷……,以使人相信调查的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调查报告的价值。
(3)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来的超多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分条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尽可能用数据,如能用图表形式表示,能够增强说服力,一目了然。
写作安排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大致有如下几种写法:按调查顺序逐点来写;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将两种事物加以比较,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按资料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这种安排较为常见。最后,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
(4)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讨论或推荐
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能够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结论
归纳结论,即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6)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列出参考资料
即在写调查报告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哪些资料(将篇目名称、作者、出版单位、日期),目的在于对所写报告负责,并给读者提出信息,也是表示尊重资料作者的劳动。注: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四):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05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透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带给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资料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思考。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证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厌恶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厌恶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厌恶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期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期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忙。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证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忙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
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潜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明白,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决定等潜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证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透过对调查问卷的比较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此刻: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期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证明,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用心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五):
我被分到XX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实习资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用心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两个班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用心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状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好处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期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状况。
我调查发现,此刻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贴合教学的实际状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到达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此刻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必须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能够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资料。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此刻此刻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能够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状况,视个人的状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个性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下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到达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小说的讲解却与此相反,多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电视、电影的片段,让学生从中去领会故事的情节,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这也说明了老师们能因材施教。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他们备课时不限于教参、优秀教案等书,能够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状况去发挥,这在我实习期间听不同的老师讲课时感受最深。有一个老师讲授一篇很枯燥的文言文时,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甲骨文字,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好奇,激发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好地记住了难懂的字词。他的语言也十分的幽默,还不时地做一些动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的实际状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状况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教育实习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状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此刻一向都在学,每一天说的也都是母语。个性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此刻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潜力是很受人欢迎的,就是搞对象也要把话说的漂亮些呀。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但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有的学生干脆告诉我说,还不如在家里自己上网学习。
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六):
20xx年10月9日我被分到兴宁坭陂中学进行为期六个星期的教育实习,实习资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用心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忙。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用心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状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好处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期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状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村镇高中,学校规模较小,,全校共22个班。该校在兴宁地区高考成绩排行第四,但近年来生源减少,主要原因是就读技校的学生增多,附近的济平中学增设了高中。由于经济的影响,梅州地区对教育的投资有限,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差,设备落后,教室没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近几年,该校学生的成绩较差,基础薄弱,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此刻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贴合教学的实际状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到达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此刻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必须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能够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资料。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此刻此刻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该地区也较难普遍使用,因此,老师们仍然持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能够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状况,视个人的状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个性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下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到达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现代文的教学则相对薄弱,只注重课堂分析,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把握不太注重。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本校的学生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差,合作潜力欠缺,实际效果为到达但花去了超多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状况。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但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方法太旧,因此影响了学习语文的用心性。
调查中,学生期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状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必须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有的学生说学习语文时有的老师不能补充很多的课外知识,只是讲课本上有的资料,其实这些他们都能看得懂,若老师总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这样的老师不怎样样,水平低,进而也就不再理会老师的讲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成绩就会有所下降了。他们期望老师在课堂上能讲些和当前社会有关的东西,多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
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期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加强烈他们期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另外,有部分学生表示,对粤教版的新教材的资料难以体会。我觉得教材较多地针对大城市的学生,与发达城市的学生的经历比较接近,山区学生的体会较少,难以把握个中情感。
该校放学时间为4点20分,由于较早,学生在这段时间无所事事。虽然学生都表示考试的压力大,有很多题目不会,但就不大会抓紧时间学习。平时课间课后厚很少去问同学问老师,这也是他们成绩差的一大原因。
透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就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能够多组织一些语文活动课,让学生用心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语文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能够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课文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此刻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一点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一些枯燥的课文,我推荐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图片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课文,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学生理解。而对于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而言,最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多与学生互动,多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同时期望教育部门能更多关注山区的教育,为山区边远学校增加教育设备。
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此刻我们讲尊重,不仅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明白,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用心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就应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就应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认为语文老师最好能多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参与中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地展开。
总之,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状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透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用心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状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的老师们、学生们表示感谢!
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七):
体育类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
体育运动全民健身,此刻的人民把运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体育类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为我们分析体育运动的普及状况,分析如下:
足球普及状况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
时间:寒假假期
地点:本地区
对象:各行业,各年龄段的人
范围:足球运动
主题:足球运动在本地区的普及状况
科考方法: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
调查后的分析:
本次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足球运动在本地区的普及状况很差。
调查前,我准备了二十多份调查问卷,这些问卷是用来给农民,学生,以及商人或工人等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填写的,据搞查了解,我总结如下:
一.国家对足球运动的推广和投资力度不够,当前的体制下不利于足球的普及与提高,城乡的足球投入有较大差距。
在当前,全社会都在抢抓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好体育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体质的好事。地方上教育和体育已经和二为一,改为教体局。也为足球的普及带给了基础。如果能在广大农村开展“千校百队”活动,让校与校、村与村之间经常搞一些足球比赛,这对足球的普及大有好处。这种比赛还能够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增强群众荣誉感,提高体质的同时,又能提高对国家,对家庭的职责感。让他们不再沉溺于网吧的侵害。
二.学校足球普及困难重重
据中国足协最近调查的41个城市中,15个城市中同时在中小学开展校、区、市级足球赛,仅占41个城市的36.6%。而只有11个城市在中学开展校、区、市三级足球比赛,仅占总数的26.8%。另有15个城市开展状况不祥。超过六成以上的城市难以保证中学、小学同时开展足球联赛,这让中国足球在学校探求发展之路举步维艰。记者透过调查了解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传统训练体制的制约。足球职业化后,过去计划体制下的专业足球队转变成市场环境下的职业队。体育局与足球队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业余体校、体育学校不再有向上输送人才的指标,使得中小学训练单位失去后备人才输送方向。其次,各方利益冲突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足球后备人才走上市场化后,地方教委认为学校能够不必承担输送人才的义务,因此在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时,不再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学校大多以升学率为评价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参考标准,足球运动在校园的开展从整体上得不到支持,甚至还遭到了反对。在各方利益冲突下,校园普及足球十分困难,资源短缺使得具有天赋的中小学生不能被及时发现。此外,青少年能否参加足球运动大多取决于家长的意志。家长在孩子发展中极力排斥一些对抗性强、易受伤的项目。而随着高校不断扩招,
家长们不由自主地认定孩子上大学才是最好的出路。
调查后感: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普及足球不能光喊口号,只做表面工作,而应扎扎实实地做好社会广大人群的足球普及,只有真正普及了,中国的足球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上去。
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八):
我被分到XX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实习资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用心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两个班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用心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状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好处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期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状况。
我调查发现,此刻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贴合教学的实际状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到达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此刻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必须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能够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资料。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此刻此刻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能够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状况,视个人的状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个性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下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到达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小说的讲解却与此相反,多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电视、电影的片段,让学生从中去领会故事的情节,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这也说明了老师们能因材施教。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他们备课时不限于教参、优秀教案等书,能够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状况去发挥,这在我实习期间听不同的老师讲课时感受最深。有一个老师讲授一篇很枯燥的文言文时,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甲骨文字,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好奇,激发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好地记住了难懂的字词。他的语言也十分的幽默,还不时地做一些动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的实际状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状况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教育实习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状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此刻一向都在学,每一天说的也都是母语。个性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此刻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潜力是很受人欢迎的,就是搞对象也要把话说的漂亮些呀。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但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有的学生干脆告诉我说,还不如在家里自己上网学习。
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九):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范文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05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透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带给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资料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思考。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证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厌恶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厌恶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厌恶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期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期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忙。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证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忙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潜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明白,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决定等潜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证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透过对调查问卷的比较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此刻: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期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证明,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用心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十):
20xx年12月20,我选取自主实习来到江苏省沛县汉城国际学校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育实习,在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帮忙下,我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华丽转身。在汉城国际学校,我实习的资料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专业课的教育实习和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既是学生,也是教师。作为学生,我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作为人师,我兢兢业业,倍感骄傲。我付出了很多,收获也很大。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而言的。为了得到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很大的一番心思,最终的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或许有很大的帮忙。
为了全面、详细的获取资料,我不仅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两个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进行调查。重要的调查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用心地找同学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的了解状况。
在此,我从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特点的调查概况、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调查结果分析和调查结果显示等几个方应对我进行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查进行综合地系统地介绍一下。
一.调查概况
透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学习心理进行了初步了解,为准确地把握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探索实施中学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带给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1)调查的具体目标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2.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3.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2)调查方法本调查主要采取学生问卷的调查方式,资料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在5个中学同步进行,共发学生问卷300份,回收有效样卷297份,贴合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分析与显示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的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学生没有思考。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生挣钱多,8%的学生则认为初中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证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则对学生持有畏惧和反感的态度。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和反感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厌恶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厌恶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生物、英语和地理等科程不感兴趣。在学生厌恶的课程中,英语是中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爱好需求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人们话题,在调查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而且有52%的学生期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同时,更多的学生期望获取更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忙。
4.学习目的的调查结果证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的愿望。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和功利化。我所调查的这三百名中学生对象中的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忙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潜力。在此基础上,部分经济家庭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教学更多的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价值。
我们明白,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决定潜力既不成熟也不稳定。事实上,相当数量的中学生的价值观是很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此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对他们考大学失去了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在的调查中,我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习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的问卷调查证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透过对学生调查问卷的比较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的主观性突出表此刻他们已经意识到在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期望能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示出相应的用心性,二是呈现出一种等待消极等待的态度。
总之,以上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状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是我实际调查取得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去。我想只要我以用心的姿态和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状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成为现实。
最后,对本次给予支持的老师们、学生们表示感谢!
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十一):
我被分到XX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实习资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用心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两个班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用心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状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好处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期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状况。
我调查发现,此刻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贴合教学的实际状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到达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此刻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必须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能够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资料。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此刻此刻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能够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状况,视个人的状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个性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下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到达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小说的讲解却与此相反,多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电视、电影的片段,让学生从中去领会故事的情节,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这也说明了老师们能因材施教。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他们备课时不限于教参、优秀教案等书,能够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状况去发挥,这在我实习期间听不同的老师讲课时感受最深。有一个老师讲授一篇很枯燥的文言文时,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甲骨文字,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好奇,激发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好地记住了难懂的字词。他的语言也十分的幽默,还不时地做一些动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的实际状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状况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教育实习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状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此刻一向都在学,每一天说的也都是母语。个性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此刻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潜力是很受人欢迎的,就是搞对象也要把话说的漂亮些呀。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但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有的学生干脆告诉我说,还不如在家里自己上网学习。
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十二):
20xx年10月9日我被分到兴宁坭陂中学进行为期六个星期的教育实习,实习资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用心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忙。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用心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状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好处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期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状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村镇高中,学校规模较小,,全校共22个班。该校在兴宁地区高考成绩排行第四,但近年来生源减少,主要原因是就读技校的学生增多,附近的济平中学增设了高中。由于经济的影响,梅州地区对教育的投资有限,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差,设备落后,教室没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近几年,该校学生的成绩较差,基础薄弱,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此刻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贴合教学的实际状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到达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此刻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必须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能够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资料。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此刻此刻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该地区也较难普遍使用,因此,老师们仍然持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能够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状况,视个人的状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个性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下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到达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现代文的教学则相对薄弱,只注重课堂分析,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把握不太注重。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本校的学生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差,合作潜力欠缺,实际效果为到达但花去了超多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状况。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但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方法太旧,因此影响了学习语文的用心性。
调查中,学生期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状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必须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有的学生说学习语文时有的老师不能补充很多的课外知识,只是讲课本上有的资料,其实这些他们都能看得懂,若老师总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这样的老师不怎样样,水平低,进而也就不再理会老师的讲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成绩就会有所下降了。他们期望老师在课堂上能讲些和当前社会有关的东西,多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
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期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加强烈。他们期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另外,有部分学生表示,对粤教版的新教材的资料难以体会。我觉得教材较多地针对大城市的学生,与发达城市的学生的经历比较接近,山区学生的体会较少,难以把握个中情感。
该校放学时间为4点20分,由于较早,学生在这段时间无所事事。虽然学生都(专业调查报告经典范文)表示考试的压力大,有很多题目不会,但就不大会抓紧时间学习平时课间课后厚很少去问同学问老师,这也是他们成绩差的一大原因。
透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就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能够多组织一些语文活动课,让学生用心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语文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能够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课文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此刻我们讲尊重,不仅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明白,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用心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就应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就应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认为语文老师最好能多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参与中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地展开。
总之,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状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透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用心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状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的老师们、学生们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