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青诗歌《那时星星》赏析
作者:子翛
认识帅蜀黍(叔叔)快一个月了,和他深聊过,他说他是商人,但我感觉他不像商人,在我的眼里他更像一个诗人,他醉心于诗,每天都有新作品,而且作品的质量都很高,这一点我十分佩服。要知道,诗歌创作需要灵感,而灵感往往是一闪而过,这就需要作者十分敏锐的捕捉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个能力,在诗歌创作中就很难有高产量。
今天我将完成他的另一件我非常喜欢的小作品《那时星星》的文本赏析!
海东青.诗僧简介:网络当红诗人(个人微信号sh07995656)。 本名:舒杭。曾用名:舒渭民。出版诗集《那时年少》、海东青诗文集《虚构一个爱人》。
附 《那时星星》
作者:海东青.诗僧
那时,星星很多
往水里跳
听不见声
用手数
数不清
一颗星,被挡住
在手背上
咬一口
我之所以称我的诗歌赏析为”文本赏析”是因为我不会去写长篇大论的诗歌理论,我只会以一个单纯的读者的角度从诗歌的文本入手去理解诗歌。
我们来看诗歌,这又是一首短诗,其实诗歌越短越难写,因为文本太短,水平不够的作者,往往不能言尽其意。
这是一首童话诗,是作者一个”唯美神童话诗”系列里面的一首。初看这首诗,我并没有看懂,甚至看完以后,我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要在手背上咬一口?是谁被咬了呢?后来经过作者的讲解,我才明白其中的非常有趣的地方,这也是我非常喜欢这首诗歌的重要理由。
我们来看诗歌的标题《那时星星》看到这个标题我们能想到什么?可能每一个人想到的都会有所不同,但是,对星星的感觉,还是会有共通之处的,看到这个标题我脑子里第一个闪念就是很久以前老家夏天的夜晚,那时,奶奶还没有去世,农村没有空调,每到夜晚暑气散去,奶奶都会搬把椅子,拿上蒲扇。在自家小院里乘凉,我也会依偎在奶奶身边,听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那时天空明朗,星星很亮,奶奶总是会指着天空说:”这是牛郎,看到没有?他挑着担子,箩筐里装的是他的孩子,银河的这一边最亮的一颗是织女……”
那时,我会认真地听着,仔细地看着,看着那些美丽的星星,眨着眼睛,听着那些有趣的故事,心里想着,星星这么多数也数不清,真想摘下一颗来尝一尝,一定很甜。
”那时,星星很多/往水里跳/听不见声”这是诗歌的第一节,文本很短但意境却很长,留给读者的空间很大!”那时,星星很多”作者并没有说明什么时候,这个时间需要读者去给定,但我想这个时间一定是很久远的,久得连作者和读者都记不清了,星星很多,其实在什么时候星星都很多,但在这首诗歌里它并不是废话,它是一个伏笔。”往水里跳/听不见声”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实物落到水里都是有声音的,何况作者还用了一个”跳”字,这时便有了一个外力,并且产生了加速度,落到水里怎么能没有声音呢?但就是没有声音的,因为那些都是星星的倒影。
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跳”字,我们通过这个字,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个夜晚,”我”来到一条小河边,河水缓缓流淌,给静谧的夜又多增加了几分静谧,几只萤火虫从东边飞到西边,又从西边飞回来,突然,奇迹发生了,无数的星子动了起来,都往水里跳,整个都变得梦幻一般,想想都觉得十分的壮观美丽。
当然这在现实的场景中永远都不会出现,如果出现,那可能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时刻,那可一点也不梦幻。
”用手数/数不清”第二节有两句话六个字,却道出了我们深埋心底的记忆,谁在小时候,没有干过这样的傻事,一遍一遍的数着星星,总也数不清。我还记得,我数星星数得烦了,总会问奶奶到底有多少颗星星啊,奶奶总会笑着说:”这就要你自己去弄明白了…”
第二节印证了第一节”星星很多”的伏笔,正因为星星很多,所以数不清!
第三节是全诗的重点,也是一个亮点,但同时会把一些不认真的读者拒之门外,我也是被拒之门外的读者之一,还好我不耻下问,厚着脸皮去问了帅蜀黍,这才明白了第三节的意思。
第三节作者说”一颗星,被挡住/在手背上/咬一口”星星被挡住,被什么挡住呢?如果这个问题不搞清楚,那么就无法理解下面的”在手背上,咬一口”。
我们一般情况下数星星,都会仰着头去数,但作者没有这样,因为星星都”跳进了水里”,这里的数星星,是数水里的星星,所以这里就给读者造成了一个常识误区,如果你不认真,那么你将与这首诗歌带给你的所有幸福和快乐失之交臂。
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星星9是被9数星星的手挡住了。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大胆的想象,星星被手背挡住了,它跳不到水里去,落到了手背上,星星很生气,就咬了他一口!这是多么调皮的一颗星星啊,这种咬不疼,是一种幸福,星星掉到你手里,那不就实现了童年摘星星的梦想了吗?
整首诗充满了童真童趣的幻想,作者用星星这个最具代表童年印象的意像,给我们实现了久得连自己都快忘记的童年梦想。能够读到这首诗,能够读懂这首诗,真的是莫大的幸福。
博渊阁青年诗社创始人子翛简介:
子翛 原名尹海涛,1990年生人,祖籍湖北。患先天性小儿脑瘫,自小热爱文学,尤喜诗歌,十年来,笔耕不辍,作品颇丰。
■2000年进入村小学读书,因为残疾2007年转入松滋市特殊教育学校,并开始诗歌创作。
■2008年有幸结识时任松滋市作协副主席的杨东鲁先生,经杨东鲁先生介绍加入松滋市作家协会;
■2010年获得“松滋市首届青年文学奖”;
■2012年9月由 松滋作协帮助出版首部诗集:《生命的呼唤》。
■2013年6月考入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并于同年创办博渊阁青年诗社,担任社长一职。
■2016年4月,自印诗歌选集《清明雨》并受到读者好评。
博渊阁青年诗社联系方式
电话:18725878521
Q Q:1037312403
微信:YHT1037312403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
官网:www.vzan.com/f/s-675265
邮箱:10373124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