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辰中诸生书》【原文 译文 解析】
《与辰中诸生书》【原文 译文 解析】
谪居两年,无可与语者。归途乃得诸友,何幸何幸!方以为喜,又遽(jù)尔别去,极怏怏也。
自遭贬谪两年,身陷囹圄,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今在归途当中有幸碰到诸位,喜不自禁,刚刚还在感慨,又要离别上路,总是有所挂念,无法释怀。
绝学之余,求道者少;一齐众楚,最易摇夺。自非豪杰,鲜有卓然不变者。诸友宜相砥砺夹持,务期有成。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现在这样的求道之人越来越少。一个人虽然想有所作为,但就像一个想学齐国话的人身处一群楚国人中间,最容易摇摆不定,受大环境影响而难有所成。如果不是豪杰,很少有不半途而废者。你们自当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务必要有所成就。
备注:一齐众楚,语出《孟子·滕文公下》:“一人齐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战国时,孟子至宋国,发现宋王身边缺少贤臣,便欲离开。宋国大臣戴不胜想留住孟子,并说正计划给宋王推荐一个叫薛居州的善士。戴不胜请教孟子如何才能让宋国国君学好向善。孟子回答:假设一个楚国的大夫,想让其孩子学齐国话,那么是要请楚人当老师,还是请齐人当老师?戴不胜回答,当然是请齐国人来当老师。孟子接着说:请一个齐国人教他,众多楚国人在身边干扰他,即使天天用鞭子打,要他学会齐国话也不可能。若带他到齐国大街小巷住上几年,即使天天用鞭子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不可能。你说薛居州是一个善士,让他呆在国王身边,假设国王身边的人无论长幼尊卑都是薛居州那样的善人,国王和谁去做坏事呢?现在国王身边的人无论长幼尊卑都不是薛居州那样的善人,国王和谁一起去做好事呢?一个薛居州,能把宋王怎么样呢?后来由此衍生出成语“一傅众咻”或“一齐众咻”,指一人施教时,众人在旁喧扰。形容由于环境的干扰,做事很难取得成绩。或环境于人之影响甚大。
近世士夫亦有稍知求道者,皆因实德未成而先揭标榜,以来世俗之谤,是以往往隳(huī)堕无立,反为斯道之梗。诸友宜以是为鉴,刊落声华,务于切己处着实用力。
即使有人在求道之路上稍微精进一些,也会因为抵不住外界的诱惑而自行标榜,引来世俗非议,往往沉沦无所立,反成为求道的阻碍。你们当引以为鉴,放下外求声誉之心,一定要在切己处着实用功。
前在寺中所云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拿,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耳。
之前在龙兴寺所谈到的静坐一事,不是让你们去修所谓的苦禅入定。因为我们平时俗事纷扰,心定不下来,不知“古之学者为己”的道理,想让你们补一补初阶“收放心”这一段功夫,把心收回来。
备注:为己,语出《论语·宪问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指,古代学者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装饰给别人看。
收放心,即孟子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说,人早上把家里的小鸡小狗放出去,晚上还会记得把它们找回来。人把自己心弄丢了,却不知道怎么找回来。学问之道一言以蔽之,就是把丢掉的心再找回来而已,让游荡之心重新回归安顿。
明道云:“才学便须知有着力处,既学便须知有得力处。”诸友宜于此处着力,方有进步,异时始有得力处也。
明道先生(即北宋理学大家程颢)讲,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要有一个着力处,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要有一个得力处。你们应当在“收放心”上着力,才会有进步,假以时日才会有得力处。
“学要鞭辟近里着己”、“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为名与为利,虽清浊不同,在其利心则一”、“谦受益”、“不求异于人,而求同于理”,此数语宜书之壁间,常目在之。
“学要鞭辟近里着己”、“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为名与为利,虽清浊不同,在其利心则一”、“谦受益”、“不求异于人,而求同于理”,以上这些话你们最好写下来、挂起来,经常温故知新。
备注:学要鞭辟近里着己,指学习务必要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在自己心上用功。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语出《中庸》: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的成长往往一开始默默无闻,随着时间的推移,境界越来越高,德行越来越彰显,就像太阳从地平线慢慢升起来,越来越光亮,形容要厚积薄发;小人往往急于求成,一开始的时候就像流星划过天空似的闪亮,但是很快就消亡了,好比昙花一现。
为名与为利,虽清浊不同,在其利心则一,这句话来自于程颢,程颢说:“学者须是务实,不要近名。有意近名,大本已失。更学何事?为名而学,则是伪也。今之学者,大抵为名。为名与为利虽清浊不同,然其利心则一也。”
不求异于人,而求同于理,指做人做事,不要刻意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彰显自我,而是应当努力与天理趋于一致。施邦曜先生在《阳明先生集要》一书中指出,“不求异于人,而求同于理,此是圣贤真学问。大凡求异于人者,意见多起。求同与人,人不能卓然自立。求不愧于己,遂依附标榜,树一门户,自诧于人,曰异于时流。不知君子中立而不倚,正不须此也。此病沿留至今日,竟成积习。学问事功,一坏尽坏,有志于学道者,当三复斯言。”
举业不患妨功,惟患夺志。只如前日所约,循循为之,亦自两无相碍。所谓知得洒扫应对,便是精义入神也。
参加科举考试并不妨碍求道修行之功,失去了志向才是真正的隐患。就像我们之前所讨论的那样,只要循序渐进,科举与求道并不矛盾。所谓知道洒扫应对,也很不简单了,也可以达到神妙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