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泉(西湖梦寻·卷三)》鉴赏——游记散文鉴赏(三)
张岱【原文】
六一泉在孤山之南,一名竹阁,一名勤公讲堂。宋元祐六年,东坡先生与惠勤上人同哭欧阳公处也。勤上人讲堂初构,掘地得泉,东坡为作泉铭。以两人皆列欧公门下,此泉方出,适哭公讣,名以六一,犹见公也。其徒作石屋覆泉,且刻铭其上。南渡高宗为康王时,常使金,夜行,见四巨人执殳前驱。登位后,问方士,乃言紫薇垣有四大将,曰:天蓬、天猷、翊圣、真武。帝思报之,遂废竹阁,改延祥观,以祀四巨人。至元初,世祖又废观为帝师祠。泉没于二氏之居二百余年。元季兵火,泉眼复见,但石屋已圮,而泉铭亦为邻僧舁去。洪武初,有僧名行升者,锄荒涤垢,图复旧观。仍树石屋,且求泉铭,复于故处。乃欲建祠堂,以奉祀东坡、勤上人,以参寥故事,力有未逮。教授徐一夔为作疏曰:“睠兹胜地,实在名邦。勤上人于此幽栖,苏长公因之数至。迹分缁素,同登欧子之门;谊重死生,会哭孤山之下。惟精诚有感通之理,故山岳出迎劳之泉。名聿表于怀贤,忱式昭于荐菊。虽存古迹,必肇新祠。此举非为福田,实欲共成胜事。儒冠僧衲,请恢雅量以相成;山色湖光,行与高峰而共远。愿言乐助,毋诮滥竽。”
苏轼《六一泉铭》:
欧阳文忠公将老,自谓六一居士。予昔通守钱塘,别公于汝阴而南。公曰:“西湖僧惠勤甚文而长于诗。吾昔为《山中乐》三章以赠之。子闲于民事,求人于湖山间而不可得,则往从勤乎?”予到官三日,访勤于孤山之下,抵掌而论人物,曰:“六一公,天人也。人见其暂寓人间,而不知其乘云驭风,历五岳而跨沧海也。此邦之人,以公不一来为恨。公麾斥八极,何所不至。虽江山之胜,莫适为主,而奇丽秀绝之气,常为能文者用。故吾以为西湖盖公几案间一物耳。”勤语虽怪幻,而理有实然者。明年公薨,予哭于勤舍。又十八年,予为钱塘守,则勤亦化去久矣。访其旧居,则弟子二仲在焉。画公与勤像,事之如生。舍下旧无泉,予未至数月,泉出讲堂之后,孤山之趾,汪然溢流,甚白而甘。即其地凿岩架石为室。
二仲谓:“师闻公来,出泉以相劳苦,公可无言乎?”乃取勤旧语,推本其意,名之曰“六一泉”。且铭之曰:“泉之出也,去公数千里,后公之没十八年,而名之曰‘六一’,不几于诞乎?曰:君子之泽,岂独五世而已,盖得其人,则可至于百传。常试与子登孤山而望吴越,歌山中之乐而饮此水,则公之遗风余烈,亦或见于此泉也。”
白居易《竹阁》诗:
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
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无劳事修炼,只此是玄关。
【注释】
①殳(shū):古代一种有棱无刃的兵器。
②猷(yóu):道术,方法。
③翊(yì):辅佐,帮助。
④舁(yú):抬。
⑤睠(juàn):“眷”的书面语。关心,怀念。
⑥聿(yù):句中语气词。
【赏析】
张岱的这篇游记由三部分组成,一篇自己写的《六一泉》,一篇苏轼写的《六一泉铭》,一首白居易《竹阁》诗。三者巧妙组合,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给后人留下了关于“六一泉”的宝贵史料。
篇首交代,“六一泉在孤山之南,一名竹阁,一名勤公讲堂。”让人不免奇怪,为什么“六一泉”有另外的名字。接下来作者就介绍了两个名字的来历,“宋元祐六年,东坡先生与惠勤上人同哭欧阳公处也。勤上人讲堂初构,掘地得泉,东坡为作泉铭。以两人皆列欧公门下,此泉方出,适哭公讣,名以六一,犹见公也。”表明此泉原来只是惠勤上人在建自己讲堂的时候,无意之中发掘的一处普通泉水,只因东坡先生与惠勤上人两人怀念欧阳修而为泉水取了一个富有纪念意义的名字,没想到因此成就了一处著名的名胜古迹。
张岱的《六一泉》侧重介绍“六一泉”的变迁,南宋朝的高宗把原来的竹阁改为“延祥观”, 到了元朝初年,元世祖又废除“延祥观”,改为“帝师祠”。就这样,“六一泉”湮没在这两个君王的手中达两百余年。到了元朝,杭州市遭到兵火的荼毒,泉眼反而再一次出现,但石屋已坍圮,并且泉铭也被邻居的和尚抬走。直到洪武初年,有个和尚名行升的,“锄荒涤垢,图复旧观。仍树石屋,且求泉铭,复于故处。乃欲建祠堂,以奉祀东坡、勤上人,以参寥故事,力有未逮。”其中的遗憾之情,作者借教授徐一夔作的一篇疏记表达对恢复“六一泉”的热切期盼之情,这种写法,也算是背面敷粉的写法。
文章娓娓道来,看似从容不迫,而实际内心波澜起伏,世事变迁,物换星移,沧桑变幻,昔盛今衰的故事比比皆是,所以从作者的眼光看上去,万物都逃不过这种命运。
文章所附《六一泉铭》,竟然是出自苏东坡之手,实在是令人惊喜。文中以平淡的笔触交代了与欧阳修交往的往事,以及欧阳修推荐的“甚文而长于诗”的西湖僧惠勤的过程,虽然只记叙了惠勤的寥寥数语,但三人飘然世外的情怀跃然纸上。真正做到了惜墨如金。
白居易的《竹阁》诗一方面印证“竹阁”早有来历,一方面借此表达清静淡泊的追求。“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一句表现了诗人在山野中的悠闲自在,“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把清心寡欲当作医治心病的良药,将孤独寂寞当作是在山中修练。“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应当是诗人多年修身养性得出的经验之谈。
文章、铭与诗放在一起读,使读者获得了对“六一泉”的完整印象,当然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也是借这种方式非常含蓄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