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3

2021-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擦星星的人

1.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教学专家来 。

2.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

3.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 。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4.新颖,巧,应该说是艺术性的一个方面;阅读教学中的写的训练,不游离于课文之外,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想,这是艺术性的更重要的方面 。

5.现在语文教学存在着三少:读书少,思考少,写的少。尤其是写,几乎没有。学语文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但这四者不是平起平坐的,以读写为主。因为学生进了学校,就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的,不读不写怎么能行?古人的“熟读、精思、博览、多作”的经验不能忘,要很好的继承 。——朱作仁

6.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 。——徐世荣

7.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方法之一: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和对话中的标点符号,从中体会人物的处境和思想感情 。方法之二,启发学生给人物对话加提示语,通过加提示语,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