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生活与研究融合?——《研究是一门艺术》的读书札记
笔记完了《研究是一门艺术》,感觉到后面有一些草草了事了,似乎演变成了为摘而摘。我对于这一本书,似乎缺乏整体的架构。为什么?然后下午的关于《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这本书同样也是变成了这样的一种行为。我发现自己的阅读容易被细节拘泥。于是放下了摘录精彩的段落,开始翻读目录,通过连接各个章节的关键词,来建构主要内容。里尔克说,“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同一条路”,当然关注核心概念和整体把握书的架构。而且要关注细节,更多是关注心灵,也就是心灵对于当下环境所触发的感觉、感受。
《研究是一门艺术:撰写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研究著作的权威指南》(作者:美,布斯等著,陈美霞等译,新华出版社2009年08月01日出版)的前言和后记。
作者在前言中指出了关于研究的“直接而实质的利益”有四个方面,一帮助你真正理解收集到的资料和文献;二,帮助你了解教科书读到的内容背后的工作,三是直接体验新知识是如何依靠如何提问,四是如何形成你所提的问题以及你所提供的答案。在后记中,作者提出了研究伦理的概念。“研究是一种具有深刻社会意涵行动”。
现在回顾《研究是一门艺术》这本书围绕研究的开展,强调了哪些内容呢?我想提出以下一些关键词。
其一,对话,严谨的逻辑推理。研究的过程,需要完美的论证。这个完美,当然是有局限的完美,因为人的本质就是局限吧。但是不管是观点、理由,还是证据、论据以及承认和回应,连接这些论证要素的逻辑必定是严谨和诚实的。黄宗智先生在《谈阅读学术著作和做读书笔记的方》一文中指出,“阅读学术著作。第一要养成连接概念和经验的阅读习惯”,这个意思就是养成一种寻找内在相关性的思考习惯和并且不断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去对话去建构和质疑的习惯。
休谟说,“因为甲,所以乙”意味着,甲和乙过去一直是相继出现的,没有发生过甲后面没有乙的状态,然后屡次观察到甲乙相连,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在未来的必然相连。(《西方哲学史》罗素著,张作成编译,北京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39页)罗素认为,休谟的怀疑论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我们追问一句,“既然这样,那么意味着什么?”那么,我在阅读的时候,我应该做的是不断思考和质疑。我的批判是吸收和创造的利器。(相关性是论证最最核心的地方。直接相关性的论证尤其如此。)
其二,用写作的形式来思考。写作的形式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清晰的思考和表达。2013年暑假的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扬州培训,参与严建国老师的《问卷调查的设计指导》的模拟课堂的一个质疑让我思考。在设计调查问卷的流程中,有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我对于问卷调查中的答案选项,ABCD,始终无法接受一种僵化的分割”。确实,东方的文化讲究的是一种直觉的把握,一种定性的把握,而西方的研究则要求相对的精确。我觉得,调查问卷的本质是一种量化技巧,表现了一种模糊准确的智慧。有时确实需要量化,追求一种相对模糊的精确。
用写作的形式来思考。其实把自己的思考更加具体化,每一次的修改以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都表达得清楚。这样的习惯,便于交流和分享;更加便于自我反思。不断成为反思的自我,自足的自我,这或许是写作形式思考的最大作用吧。
其三,读者意识。不断回到读者的角度,去设身处地思考。坦诚和尊重,这是必须的。在写作论文或各类报告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读者。每一个研究者都难以超越自我。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指出,“在各种见解纷乱地对立的形势下,科学的实事求是是少数能够起协调统一作用的力量。我所谓的实事求是,是指尽力不带个人色彩、清除从地域性和气质性偏见进行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哲学放弃了一部分武断的浮夸奢求后,却仍然能够继续启发一种生活方式。”读者意识的确立,这或许是对研究者的一种提醒。在综合课程中的教师也是如此,要确立学生第一的意识,如果先入为主,于课程的实施往往会适得其反。
其四,灵动,这个是我的观点。我觉得,研究应该是灵动的。在严谨的规范之下,具有个性化的烙印,来自于表达个人的独特观察、见解,当然也是对于自我的超越。研究是一门艺术,所以应该是灵动的。既是理性的,也是充满感性的,是渐修的,也是顿悟的。
其五,人类福祉。这是对于公共价值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关切。虽然这个似乎有点空洞,但唯由此,我们的研究才是有价值的,才会去真诚地实践以上四个关键词。
如果你能够深入思考自我,那么你也有深入思考他人的可能性,如果你能够拯救自我,那么你也在拯救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