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读书

奉养父母与赴外奋斗并不矛盾---学《论语 里仁第四》第十九章

2018-01-21  本文已影响23人  微尘悦读

        今天学习了《论语 里仁第四》第十九章: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章意思是,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孩子不出门远行。若不得已要远行,也该有一定的方向,安顿好父母在走。”   

        按照中国古老的传统习惯,父母健在,子女不可远游。子女守候在爹娘的身边,早晚请安,问寒问暖,尽其孝道,使年迈的双亲在晚年能够含饴弄孙,其乐融融。另外,那个时候通信交通很不发达,常年在外的人,捎个信儿回家去也很困难,徒让家里的父母担心,所以,古人孝敬父母就不远游。而这在现代的社会里已经难以做到了。尤其是在地球村的概念日益普及的今天,好男儿志在四方!然而,孔子在“不远游”的后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不管是落后还是发达,都还是相通的!无论游子去到哪里,都要让父母知道,不让其惦记挂心,让父母平安、有质量的生活,便是孝了!父母含辛茹苦,以无私的爱心把子女教养成人,子女理应孝敬父母,对父母的爱给予回报。孝道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永远不会过时的。

  孔子所着重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不远游的前提是“父母在”。对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这里的在家或不远游可以有多重意义:或是以农耕赡养父母,或是照顾父母的起居,或是避免父母因子女远游而担心,等等。如果子女出远门而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之情势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其重点是对父母尽责。

  也可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