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读第58条《“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思维课不是教室内的传统课堂,我说对了一半。
思维课是一种室外的活动课,我还是说对了一半。
我以为的原来不是我以为的。
思维课是要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和思考的探究活动,人家苏霍说的才是准确的。
所谓思维课,就是生动地、直接地感知周围世界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这是苏霍曾在第34条《怎样发展儿童的思维和能力》给思维课下的定义。所以,我现在认为,思维课是一次培养思维的体验活动,并且最好的方法是读自然大书,感悟“道法自然”。
苏霍还是从发现问题入手的: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导致学生丧失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
什么原因?他指出,这是“在上学的年代里,掌握知识的过程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我想也有点“教不得法、不中肯綮”的道理。
何以如此?他举例说明了学龄前儿童的敏锐而牢固的记忆力,主要是儿童能够非常敏锐地感知那些鲜明的、富于色彩、色调和声音的形象。确实如此,这个特点,我们每个成人回忆自己的过去都是有着深刻体会的。
如何解决?苏霍的建议是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我感觉封闭的应试的教育肯定是不可取的。
在苏霍看来,把周围世界作为儿童学习思考、识记推理的大背景和大环境,才有利于增强认识的敏锐性、思维的鲜明性,这是他开设思维课活动的直接原因。苏霍还指出了思维课的作用:只有人去认识自然界,用思想去钻研因果联系的时候,自然界才能成为教育的强大源泉。读到这里,我不由想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句老话,原来阅历之书,容易获得真知,道理是在于观察与思考。
苏霍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认识到思维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儿童在和周围世界进行的直接交往的过程中,获得了思维的鲜明性。我翻译过来,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要向抽象思维进行转化。我判断,这就是思维课的实际本质。不要认为,苏霍带领学生到自然界的“旅行”只是界于观察和陈述的直观性表象层面,他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现象的因果关系,来推知其中的科学道理的,把陈述性的问题变成程序性的逻辑知识的。于是,他设计了《自然界的书》的思维课观察计划,花费四年时间,带领学生一共要进行300次观察,每星期到自然界里去两次,去学习思考,他要让300幅鲜明的自然画面深深印入儿童的意识里。文章中介绍《自然界的书》的第一次观察活动是关于“生物和非生物”概念的,从循循引导,到交流比较,到引发质疑,到发现共性,再到拓展发散,最后总结出“是否生长、离不开太阳和水” 等特点,整个思考问题的过程其实是思维认识递进的认识过程。试想,四年下来,学生阅读这本自然大书,领悟的知识道理得有多少,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的思维规则,尤为关键的还培养了我们今天所称的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素养。
那么,我们应该向苏霍的这篇文章借鉴什么?我的想法是:
在学校层面,尝试组织思维课活动。学校可以组织适当的研学考察项目,例如,到名胜景点的旅行研学,考察自然风光,考究人文历史,论证发展规划等;到生产车间观摩生产过程,了解产品制造和销售情况等;到社区搞社会实践调查,围绕能源使用问题,垃圾、卫生、治安、车位等管理问题进行调研,提出合理化建议;利用远足拉练活动,对路线设计、职责划分、安全保障等事宜进行规划设计等。最后引导学生形成项目考察报告,组织总结报告会,梳理思维成果,拓展学生参与活动的认识范围。
在教学层面,尝试开设学科阅历课程。这主要是对学科教师来说的,出发点是学科内整合知识和拓展知识,阅历课程的载体是学科拓展后的校本课程。例如,语文学科的探究古诗文系列,历史学科的名人事迹故居和名胜古迹的调查研究,地理的名山大川的考察特征介绍,生物的花草种植或食品质量调查等等,阅历课程的展示成果是小论文、图片、建议,也可以是组织报告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调查和研究成果,提升参与活动获得收获之后的成就感。
在家长层面,尝试参与亲子社会活动。主要是家长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参加有益的社会体验活动。例如,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公益活动,诸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奉献爱心、植树活动、集体劳动、路口安全护导、义务宣传、清理卫生等。在活动中,家长要指导孩子多观察社会现象,用正能量的言行影响孩子,让孩子增强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增强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
大家知道,现代有个“冰山模型”是用来说明人的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的,显性素养是需要很多的隐性素养来支撑的。苏霍的“思维课”也是这样,阅读自然之书和社会之书所积攒的思维品质是一个巨大的“冰山”底座,它托起的是学生的科学思维的有益素养。
中国古代有一位观察事物而有感的老鼻祖叫庄子的,他的《逍遥游》的核心思想是“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这个人是善于观察自然万物而有非凡的理性思维的,他的格局是大到“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的,我们今天学习他是有超越精神的。这大概“思维旅行”的最高境界了吧。
再回到苏霍的《自然界的书》,是从300次观察开始的。他在论述思维课的感受时说,“我教给自己的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具体现象,并且探寻因果联系。由于把思维跟具体形象紧密地结合起来,孩子们逐渐地掌握了运用抽象概念的技巧”。穿越一下,庄子应该是《自然界的书》的最佳学生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原来是“大自然和社会”一直在给我们上思维课。先不说山南海北的名胜古迹,单说咱们莱州市有个“市民之家”的宏伟建筑,整合了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规划馆、图书馆等研学资源,我们的“思维旅行”是不就从身边的脚下开始?
因为思维课的本质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所以才有,行万里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读万卷书,“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