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张文质写作

写作,让我走向了一条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

2018-10-27  本文已影响92人  半支蓝粉笔

可爱的老师自带孩子气

“写作,让我走向了一条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这是明霞老师的分享主题,在听课学习之前,我对明霞老师最初的印象是第一天在文质老师的院子里,她摘着大串大串的桂圆时那爽朗明媚的大笑,那欢快劲,感觉送她个梯子,她会顺势爬上树梢给大伙去分发桂圆。可爱的老师一定自带孩子气吧!她的阳光热情可以成功的让你消除陌生感与距离感,我想,这是位无论哪个年龄的学生都会喜欢的老师,是一位走到哪里都自带暖意的老师,一位容易让人亲近的姐姐般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最容易和学生产生故事,而这些故事是她与学生的生命互动中一同书写的,就像一种最美的遇见——孩子,你懵懂闯入我的教育生涯,而我,决定捧着一颗初心走进你的生命成长。

师者的成长范本

明霞老师开讲了,从最初的自己讲起,从一个寻常的初中生物老师到国内知名的教育专家,从最初在网络上记录教育教学反思到五本专著的生命化课堂的教育实施者,从曾经的“被下课”到现在的“明霞教师成长联盟”,几十年来的坚持与突破,勤奋与踏实,让她走出了一条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过程不算短,投入何其多,抗争何其顽强,想想,人生真有意思,艰难时或许几个小时都觉得难熬,但回望起来,每一步跨越都需要以年为计量单位,人生如此忙碌,有意义的却屈指可数,如果讲电话或许需要好久才能叨叨完,但变成文字,或许就几行字足以。就像最近西湖大学正式成立!施一公说:“我这辈子的大事,就是它!” 一切真实又真诚,如果说教师成长需要范本,明霞老师的模样就是一种范本,一种我们一看都懂的始终不忘初心的一种职业范本。

生命在场的课堂

大家都想了解明霞老师更具体的成长历程,老师现场坦荡分享。明霞老师说“在北师大的校园,她看到生物系的系牌不叫生物系,而是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上课的时候经常用到生命科学,这就在她的脑海中种下了一颗生命的种子,从此开始思考,如何让课堂有生命?从此给自己的课堂定位为生命课堂。”因为有了思考,所以有了一种自问“生命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因为有了疑问,于是开始主动钻研,查阅相关文章:肖川教授关于捍卫生命尊严的,还有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虽没找到突破口时,但并不影响实践,就索性从教学本身来进行思考。通过对教材的反复解读和思考,在生物学教学当中去渗透人文和情感,开始勇敢的在网络论坛上记录自己的课堂,在不断的记录当中,学会去观察课堂,研究课堂,这样的思考又不断反馈到课堂,在学科知识扎实、准确、严谨的基础上去不断思考:如何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就这样,课堂行为变了,交流互动变了,立场变了,角度变了,眼神变了,并非中文出生的明霞老师,从课堂教学出发,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真诚朴实的记录,走出了一条教育写作的路。

像孩子一样老老实实的学习实践

明霞老师说“我为什么能从教学走上教研之路?为什么能为一些学校的老师、校长讲课?为什么能给他们讲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因为我有故事和案例。如果没有写作,那我讲什么?我早就忘记了。”是的,时间太快,留在脑子里的记忆会模糊会变形,唯有靠记录才能证明我们曾这样走过,就这样,明霞老师把写作当成一种教育教学工具,改进课堂,改进表达,走出一条教育专业精进之路。正如我们经常教育孩子的,学习有方法但没有捷径,唯有老老实实的学,同理,教师是为未来而教,那就注定教师为师之路,始终需要像孩子一样,不停的老老实实的学习和实践,这样的教育教学的践行之路上,自己是唯一的实践者和成长者,并非靠一两次教育教学培训得来,而是将自己化为一颗种子,重新埋入土地,一点点朝着阳光生长开来,打开所有的生长触角,只为给自己的教育事业时刻输入一点养分,正如黄克剑先生说的“以生命治学,为生命立教。”

生动就是生命动态感

反观自己的美术课堂,我们经常鼓励孩子画的更生动些,其实低年级孩子并不懂“生动”的意思。就如上周二年级的美术课《给树爷爷画像》书中的范画是用黑白线描的方式来表达树干的粗糙质感和大树的年轮,我请孩子们上台来用粉笔画树,小手举成一大片,个个充满自信,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会画树!”意料之中,有的直接用两笔完成,一个半圆形树冠+一个两个分叉的树干。我请大家回忆绘本《爱心树》《字母树》《树真好》

写作,让我走向了一条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 写作,让我走向了一条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

看窗外陪着我们成长的树,再请大家看语文课文中的《树之歌》

写作,让我走向了一条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

再看看我朋友圈里的树

写作,让我走向了一条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 写作,让我走向了一条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 写作,让我走向了一条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

然后提出目标:完成一棵富有生命感的树。希望在这棵树上看到春夏秋冬四季的痕迹,看到风吹过或阳光照过,无论是榕树爷爷,还是柳树姑娘,画出它生长的感觉与美就好!结果,就这样一说,孩子们好像懂了,不再担心树干的线条是否能画的笔直,一颗颗大树截然不同。

写作,让我走向了一条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 写作,让我走向了一条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 写作,让我走向了一条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 二年级作品 二年级作品 二年级作品 写作,让我走向了一条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

孩子告诉这棵树的名字叫《青苹果树》,我说没看见苹果啊?她答“老师,你倒过来看看”哈哈!果然!想法独特!

写作,让我走向了一条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

看到二年级的小朋友可以画出这样的作品,我知道他们在下笔之前已经开始思考,我要画的大树不是呆呆的大树,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姿态各异的大树。

想想很有意思,主科老师们要花去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告诉孩子“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而美术老师却要花精力让孩子创造出“截然不同的答案”。所以当孩子问“这样画可以吗?”需要反复回答“当然!画画就是表达自己感受。”发现不一样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时总忍不住狠狠表扬,从一朵花、一棵树、一个太阳开始,希望看到不一样的画面,正如每个生命可以如此不同却又如此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