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年中总结?
2022年已过半,或许很多伙伴已经开始写年中总结,也有些伙伴纠结如何呈现过去半年的工作成果,展示个人的价值。
今天就来聊聊对很多朋友来说是千头万绪无处下笔的问题。
01 常见的总结
第一类:罗列工作内容。把自身工作进行流水账罗列,没有梳理及分析。
第二类:只有描述。销售岗位只写数据展示,后台职能岗位如人力SSC,工作报告分通常是入离职数据与员工建档多少份等等;
第三类:总结简短,计划无序。总结只有两个篇章,一页纸总结,半页纸计划,没有执行落地的过程思考。
第四类:总结清晰,自评明确,计划有序。
02 总结框架
通常来说写总结份三个部分:半年总结、个人评价(学习与反思)、下半年计划
第一项,半年总结:
半年总结通常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梳理,结合个人不同的岗位寻找对应的写作方法。
方法一:以目标为准则。如业务端,依据年初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成果展示,进行结果的呈现。如半年的业务指标是1000W,实际业绩达成1100W,超出目标10%。
方法二:以岗位职责为标准。如职能岗位,在岗位职责上做了哪些动作,协助业务端或企业达成哪些成就?如财务支持,进出往来账多少数据?合同审核合同管理及时性等等。
方法三:以自创为标准。当新设置岗位,没有明确年度目标与岗位职责时,进行自创,也就是自己定义标准。通过三个维度进行执行,如新手,写学习;熟手,写分析;专家,写领域认知等。
第二项,个人评价(学习与反思):
自我评价尽量少用形容词,而是使用具体的描述。通过事件来分析与复盘,总结个人获取的经验,可以在后续工作中践行的方法。
多使用名词,进行标题强化,如招聘制度改善、招聘治理提升招聘吸引力、招聘过程追踪提升目标感等,核心名词为“招聘”,领导自然知晓你核心工作是招聘。
多用动词,进行行动强化,同理,使用更具有动作的描述,强化核心工作的推进。
第三项,下半年计划。
计划就是即将要做的事情,一般是结合企业内指标考核进行,如目标考核类岗位,拆解具体过程管理,即行动方案。岗位职责类,针对企业战略层面设计岗位价值的产出。
03 写作建议
李忠秋老师讲过“思考清晰才能表达有力”,工作总结是总结工作的成果,如何更有效的表达你的工作成果呢?这几点建议,供参考。
1)表达不建议超过7点。大脑的记忆能力超出7点不容易记忆,日常中,我们讲事情通常是3点,主因是说服力强,更容易听取。而7点是大脑的记忆阈值,所以总结7点为最高项,更佳的表达是 4~5点。
2)结构分类表逻辑。进行工作梳理,发掘个人成果并有加分的关键成果。如生产类企业,往往通过PDCA进行结构规划,产品经理会通过产品-渠道-销售-反馈等维度进行分类。人力缺失,可以通过招聘+治理两个核心点构建。
3)设计标题。让总结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就是设计标题。如人力招聘环境改善,可以写成:招聘治理之人才吸引力提升策略。
工作总结不等于总结工作,更多的是展示你做了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建立恰当的工作逻辑结构,即:关键成果展示给领导看,给领导和组织一个交代。写总结是每一位职场人都需要经历的事情,更是职场人增值加分的关键时刻,舞台已搭建,期待你的展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