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真”老师! ——N师学院第四讲有感
做一名“真”老师! ——N师学院第四讲有感
今天晚上迎来了期待已久的N师学院第四讲张虎岗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流浪地球中的物理课》,这是第二次听张老师的课,朴实中带着认真执着,我想做一名老师就是要把自己所教的学科做到极致,这样才能够真正吸引孩子们持续学习。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找热点!这是张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张老师就是教育的内行人,不断严格修炼才能够成为一眼就能够看穿和教育相联系的热点,这样应用时代的热点让孩子么爱上我们的课。我想没有孩子喜欢我们拿着十几年一成不变的知识就灌输给他们,这样思想和教学行为都落伍的老师一定不会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老师。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作为老师不应该再墨守成规,而是应该抬起头来看世界,拥抱新世界,容纳新世界给我们教育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流浪地球》在年初的时候观赏过,我认为那是中国科幻电影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电影,虽然里面有些情节有待商榷或存在争议,但是里面体现出了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那就是在地球存亡的最后时刻,所有的人都团结起来一起拯救了地球。我相信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互加精神:抱团取暖,越走越远!只要我们团结我们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起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前行,我相信这一步一个脚印下,团结的我们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同事,我们的教育环境。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团队的力量,这样我们一定可以创造奇迹!
做一名“真”老师! ——N师学院第四讲有感今天张虎岗老师给我们带了思考的盛宴:那就是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在什么样的教育环境中,我们都要时时刻刻做一名“真”老师,做一名能够跟上时代步伐、认真对待知识和充满情怀地对待孩子们的“真”老师。这不仅是对每一位孩子的认真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负责。
张老师能够把每个热点当成教育教学的机会,都能够充满爱地看到热点里面的物理问题并且能够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来,我想只有对教育真正热爱和任教学科的热爱才能够让一位老师随时随地都能够看到实际生活中相关学科的教育问题。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任何脱离生活实际的知识都是低用甚至无效的。这也让我反思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和教育思维。
虽然我是一名老师,但是我是一名不断学习进步的老师吗?我是一名认真思考反思的老师吗?我是一名能够把所教学科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并能够收放自如的老师吗?我是一名“真”的老师吗?或许有的人会反驳我,我们一直为了乡村的孩子们奋斗在乡村第一线啊!我们怎么就不是“真”老师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是不是“真”的老师。
我们是一名能够跟知识 “较真”的老师吗?不再潦草相信上一代传授给我们的知识,而是在教授孩子每一节课前都能够认真积极备课,不断思考每一节课中所出现的知识点或者可能出现的知识点,对于不明白的地方一定不要轻易放过,有疑问的知识点一定摆在面上去讨论研究并且解决,只为了给孩子们上一节明明白白痛痛快快的课,敬畏知识,理解透知识才能够更娴熟地传授知识。
做一名“真”老师! ——N师学院第四讲有感我们是一名跟自己“较真”的老师吗?不再去把教师的权威体现在孩子身上,而是相信自己和学生是一样平等地存在,相信我们和孩子的相遇只是为了让孩子们来锻炼我们促进我们成长,所以每时每刻我们都跟自己较真,我们相信并且能够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和不足,相信我们只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我们就会奋勇追赶,在不知不觉中也会跟随孩子们慢慢进步。正如张嵩老师说的那样,这样的较真并不是难为自己,而是从内心深处产生了敬畏教师敬畏知识敬畏每位学生的心态,这是对教师这门职业的高度负责对知识的高度负责对孩子的高度负责才能够产生的较真态度。
我们是一名跟学科较真的老师吗?我们是否深爱着我们教授的学科?是否还认为这门学科可以带领孩子快乐地畅游知识的海洋,让他们从中不点汲取知识和智慧,而且不断学到做人的道理?我们每位老师所教授的学科都是有使命的,我们的使命就是让孩子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学科,并且变成内在的持久不竭的动力去一直热爱这门学科。我们在看到外在世界的时候能够不断涌现出与我们学科相融合的知识,而且我们能够不断地去深化这些知识,所有的知识学科都是为现实服务的,所以只有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才最容易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新知识。
闫芳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个非常有意义的元宵节,她说我们要点燃学生,首先就要点燃自己!我们每位老师成为更大的正能量气场才能够更深刻地影响我们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跟自己较真,即使身处偏远乡镇也要浑身充满正能量,充满对教育的情怀,而我们的孩子才会站在我们的肩膀上感受到我们的正能量给他们带来的影响,点燃他们灿烂的生命!
做一名“真”老师! ——N师学院第四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