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微尘

该如何理解《论语•先进19》篇“不践迹,亦不入于室”的意义

2019-10-22  本文已影响0人  背后国文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钱穆译】子张问善人的行为。先生说:“善人能不踏着前人脚印走,但亦进不到室内去。”

【杨伯峻译】子张问怎样才是善人。孔子道:“善人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学问道德也难以到家。”

【傅佩荣译】子张请教善人的作风如何。孔子说:“他不会随俗从众,但是修养也还没有抵达最高境界。”

道,行为,方向。践,踏,寻。迹,踪迹。

本章讲子张问什么是善人。孔子说,善人不依循已有的踪迹走,也没有达到很高的境界。

什么是善人?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25》)孔子说他没有见到过善人,如果能见到持之以恒的就不错了。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11》)孔子认为”有善人来主持国政,经历一百年之久,才可以化去残暴,消灭杀伐。”的说法有道理。这是《论语》里面关于有关善人的论述,我们得出结论:一、善人必须有恒;二、善人主政百年,可以去残暴,灭杀伐;三、善人不走别人老路,但修养还有待提高。

我们平常对善人的理解是,善人是与人关爱,致力行善,善行有成的人。但孔子说他没有见到过,说明不是我们理解的仅仅是做好事的人,是要一辈子做好事的人,但这还不够。一辈子做好事的人,只能算”有恒者”。而且孔子也说善人的修养境界还不够,说明不是仁人,更算不上圣人。所以只能说善人就像圣与仁一样,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但我们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到善人不光要行善,而且要修养有德;不光是做一点好事,而且要一辈子做好事,就认为善人的境界太高,我们都做不成善人,就放弃了行善的想法。我们要像对待圣与仁一样,做不到圣与仁,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向圣与仁的目标努力,至少我们不会偏离人生正途。做不成善人,我们可以像善人一样行事,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努力达到那个程度,这样至少我们不会成为坏人。

【再读补漏】重新解读本章时,把上面的文字读了一遍,总觉得有些别扭,好像哪里不对。于是还是找来各种解读的版本,希冀能发现一个相对准确、有说服力的解释。有时候我们迷信大家或者盲目从众都不是正确的态度。

《论语注疏》:孔曰:“践,循也。言善人不但循追旧迹而已,亦少能创业,然亦不入於圣人之奥室。”孔子答其善人之道也。践,循也。迹,已行旧事之言。善人不但循追旧迹而已,当自立功立事也,而善人好谦,亦少能创业,故亦不能入於圣人之奥室也。钱穆先生的解释类似于此。

《论语集注》:善人,质美而未学者也。程子曰:“践迹,如言循途守辙。善人虽不必践旧迹而自不为恶,然亦不能入圣人之室也。”张子曰:“善人欲仁而未志于学者也。欲仁,故虽不践成法,亦不蹈于恶,有诸己也。由不学,故无自而入圣人之室也。”意思是说,如果只想当个善人,而不按照圣贤们已证实可行的修养心性的要领、方法,下力去学去修,学问、修养也无法达到精深的境界。杨伯峻、傅佩荣先生的解释类似于此。

当然还有其它不同的解释,在这里不赘述了。总结所有的解读,主要分为二种。第一主流的解读是若不依循前人的办法,就不能得到做善事的要领和精神,这是受程子影响的;第二个解读的意思是说做事不留痕迹,不要为了向人显示而刻意行善。

实话说,看到第二种解释,我觉得我对本章的纠结放下了。按照这样的解读,合理、合情、合乎意义上的顺畅。本章问的是道,问做一个善人有什么方法?是问善人怎么行善,什么叫真正的行善?做善事不留痕迹,不刻意,不求为人知,不求英名留才是真正的行善。所以蒲松龄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告诫我们还要为做善事而做善事。

我们再看和孔子几乎同时代的老子,他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道德经·27》)意思也是说行善的人,行善于天下,没有丝毫的虚伪做作,又不让别人知道他的起心动念。

现在我们的意见更倾向于第二种解读,但并不意味着第一种解读完全不对,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对于二千多年前的古籍,我们期望能找到、能发现和挖掘出最最合理、最最正确的解读,然而什么是最最合理、最最正确,没人能给得了我们答案,因此还是那句话,不纠结字义的对错,而在乎对于话语所表达的思想的吸收。二种解释都给出了善人之道,怎样成为善人,怎样行善才是我们真正知道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