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过程复盘
一、课前导入
1.看荷花图片
2.表达这是怎样的荷花
(设计意图:先有荷花的印象,同时在交流当中了解了学生前知识结构。)
二、整体感知
1.读书思考: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
2.学生交流。
(1)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荡。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学生回答说:有滋有味的看、他不光是有滋有味地看,也是如痴如醉地看荷花。
接着王老师引导学生读出有滋有味,品出如痴如醉。不是学生回答的好,而是因为王老师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用书上的话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基本问题,相当于这篇文章的一个大概念,统领了整篇文章,是一条主线。
(2)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象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学生回答他是在认认真真的看,要是指导学生认认真真的读,然后想为什么能看出来他是在认认真真的看荷花呢?学生答,因为他看到了千姿百态的荷花。因为他连花瓣儿中的小莲蓬都发现了。:因为他不但注意了荷花,还看到了挨挨挤挤的荷叶。
(设计意图: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发现荷花的特点。怎么样才能读出荷花的千姿百态?怎么样能够体会到作者与荷花融为一体的那种感觉?王老师的问题提的好!)
(3)
从作者是怎么样看荷花儿引导到下一个问题。作者怎么会做到这么认真的看荷花?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成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三、再读细品。
1.一边读一边找,把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划下来,体会体会,这句子美在什么地方。
(设计意图:第二个环节是对荷花进行整体感知。接下来的环节,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精品析。刚才是得意,那么现在是得言。)
2.学生交流。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碧绿”,“大圆盘”,我觉得写得都很美。
(2)“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
花骨朵儿好可爱的。
(3)“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我觉得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写出了每一朵荷花的美丽。
(4)“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
(5)像从中间冒出来。
我觉得“冒”字写得特别美。
(设计意图:教过荷花的老师都应该知道,冒这个字是所有老师都必然会教的,以前看过很多课例,都是把这个字拎出来,让学生换词或者怎样。但是王老师一直在耐心的等待学生自己发现这个字的美妙。我终于等到了。)
3.品读冒字。
师:好!既然大家都觉得这个“冒”字很美,那我们就来好好的体会体会。你们觉得,这个“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生答……
师:但是,你们说的这些字眼作者用了没有呢?没有!尽管意思差不多,但作者什么都没用,就用了这个“冒”字,是不是?为什么?为什么呢?(学生都没有反应。)不着急,好的字眼,美的字眼,是需要用时间慢慢去嚼的。这样,你们先读读这段课文,体会体会,你觉得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生1:我觉得比较快地长出来是冒出来,不是很慢地长。
师:迅速地长出来。好,这是你的感觉。
生2:悄悄地钻出来。
师:悄悄地长出来。有点害羞的味道,嗯,这是你嚼出来的味道。
生3:争先恐后地长出来。
师:争先恐后地长出来。这一朵急着要长出来,那一朵也急着要长出来,谁也不让谁。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荷花的一种心情,什么心情?
生4:急切的心情。
师:冒是怎样地长?冒是急切地长。
生5:迫不及待的心情。
生6:非常高兴的心情。
生7:非常激动的心情。
生8:欢天喜地的心情。
师:太好了!迫不及待地长,兴高采烈地长,非常激动地长,欢天喜地地长,这就是冒出来呀!你们还有别样的体会吗?
生9:心花怒放地长出来。
生10:快快乐乐地长出来。
生11:亭亭玉立地长出来。
师:是啊,同学们,作者不用“长”、不用“伸”、不用“钻”,就生1:露出来。
生2:钻出来。
……
(设计意图:为了奇妙冒字的巧妙,王老师也用了换词比较的方法。但是他没有直白的告诉学生为什么只好为什么不好。而是让学生自由的表达。于是这个字不仅活在了文本当中,也活在了学生心中。也就是说王老师发现了文本的秘密,但是他没有把这个秘密直接说出来,是倒了个关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于是课堂活了。)
四、拓展想象
1.白荷花们仿佛想说些什么?仿佛又想做些什么?
2.学生交流。
自由的思想在课堂当中任意的驰骋。于是每一个孩子变成了一朵,一朵绝对不孤单的荷花。
3.深情款款的荷花小诗结尾。
(设计意图:整篇文章又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先有自己脑子种的荷花,到作者眼中的荷花,继而借助语言品出自己心中的荷花。最后让自己化作一朵荷花。小诗的出现,是崧舟式结尾,诗意盎然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