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

原来数学这样教—序

2018-11-06  本文已影响154人  一颗被上帝眷顾的彩虹糖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今,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那么,如何借助互联网红利,喂饱头脑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链接牛人,学会与牛人为伍,站在他们的肩膀上。

很感谢数学教研组李主任提供的平台——借助网络学习优秀的数学教法及数学研讨等,对我这种小白来说真是赚大了。李主任的计划如下:每观看完一节老师们都要参与研讨,研讨问题为:观看的那一节课好在哪里?为什么这个点好?还有哪些地方不足?如何改进更好?老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交流。于是我就想既然要写“观后感”,不如把每节课众老师们的交流点整理下来,这对于我以后的教学实践可谓锦上添花。因此产生了写一个《原来数学这样教》系列的念头。

恰好今天读到吴军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为什么要学好数学》,就想把吴军老师的一些观点及我自己的一点拙见作为序。哈哈哈哈(捂脸)

从牙牙学语起我们每个人就结缘了数学,经历过数学虐我千万遍,我待数学如初恋后,不知道大家在毕业后,是否还捡起过数学?哈哈哈哈,保守估计早就把数学相关的资料束之高阁了吧,以致于除了加减乘除外其他都不会了,更搞不明白学习数学到底是有啥用。在很多人眼里,即便不学习数学,依旧可以傲然于世,只要平时算账别算错就罢了。其实,我们都错了,我们远低估了数学的重要性,学习数学的意义远超过算账,否则,小学毕业后完全可以不用再学习数学了。

关于学习数学的好处,吴军老师给出了三点建议:

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甚至对经济学这样的人文学科也至关重要。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重要优势在于人家数学基础比较好呀。别人都是先通过X光衍射器看到的DNA图片后试图构建模型,而沃森和克里克却别出心裁,先想像出数学模型,然后用实验数据去确认!你看,人家两人就把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等数学思维巧妙地用于生物学,于是两人就后来者居上,率先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此外,在物理学、医学,以及经济学的诺奖中有不少工作直接与数学有关。

中学之后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是数学的基础。

无论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需要做一些推理判断,也就是从已知条件出发得到合理的结论。平常我们为了考出一个好的成绩只埋头死记硬背一些方法而忽略了背后的逻辑性,牢记方法固然捷径一条,但是当遇到某些所谓的难题时,自然就不会做了。可见,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不可小觑。

学习数学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数学中有一类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应用题,有些孩子计算题做题很溜,然而一遇到解决问题就头大,错题连片,为什么?理解力不够!有些所谓的难题,不过是隐含了一些已知条件,对于那些理解力很强的人能够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给出条件是等边三角形,我们可以得出:三边相等、三角相等且都为60度,三角形内任一点到散件的距离之和相等……一众条件跃然纸上。

透过字面意思读懂真实含义,不仅仅在数学中有用,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又何尝不是呢?比如,周一去帝都参加某艺术展,它意味着什么呢?不仅告诉我们我们要去大都市了,还告诉我们周一是工作日第一天各种交通方式挤挤挤,为了不错过开幕式,因此要多预留出时间。逛完展后还可以去吃只烤鸭填饱肚子等等。

王永春专家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提到: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为了中学数学及其他学科打基础。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学习数学不仅仅是学生时期考出试卷上的那个分数,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将数学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中。譬如小学学习的百分数,在我们工作中以及投资理财中都能用到。

那么,如何学好数学呢?

其一,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王永春专家说要多读书,多背书。我说:刚上来读书时可能很枯燥,那么大篇幅的字也记不住,可以先不求甚解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读的量超过某个度达到质变后,会有结果的。

其二,建立比较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可以用思维导图将某知识点下的分支串联起来。如,分数乘法中,第一分支有分数×整数,分数×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及倒数,然后第一分支再依次生长出枝干,那么,当你看到小数乘法后脑海里就浮现出一棵枝繁叶茂的知识导图树。

第三,善用逻辑。任何数学结论都是从已知条件出发,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得出结果。这一能力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也至关重要。

第四,理解概念。概念是一切知识的基石!厘清概念,所有的题都万变不离其宗。如在分数除法中有一类题:5立方米的木料重5/11吨,求1立方米木料重多少吨?如果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做这一类题就会游刃有余。不至于搞错到底谁做被除数谁做除数。

细工出慢活,数学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孜孜不倦,不紧不慢,只要方法得当,效果立竿见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