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了文字,我与读者天涯咫尺心心相印
2019年8月15日,是我的第一本书《恋上时光深处》诞生的日子。它的诞生于我的人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人生理想的实现,所以值得铭记。
时至今日,我仍沉浸在出版新书的幸福里不能自拔,也不想自拔。这种幸福如此深入持久,如此打动我心。写单篇文,通过个人微信号发布出去,也会有朋友圈的读者阅读、点赞和转发,也会有满足和幸福的感受,但是与通过图书的方式传播出去,还是有些不一样。
一些朋友问我为什么要自费出版自己销售。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关切,毕竟卖书相当于做了营销工作,繁琐劳累不说,还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而时间是多么宝贵啊!然而,我却有乐此不疲的理由。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媒介融合时代,给传统出版人提出了很多挑战。用编辑家郝铭鉴的话来概括,“既要忍受市场的无序竞争,又要面对新兴媒体的严峻挑战;既要担心作者资源的大量流失,又要苦恼社会阅读口味的难以捉摸”。为了让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出版业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图书的出版途径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这对于越来越庞大的作者队伍来说,是一件难得的好事。曾几何时,著书立说只是极少数文化人的专利,普通人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这个时代,虽然浮躁了些,功利了些,但同时也是一个凸显个人才能和价值的时代,很多普通平凡的人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有了发声的平台和机会,有了著书立说的能力和机遇。
自费出书就为没有背景和名气的新手写作者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出版方式。只不过很多作者因为自己出了钱就不认真对待出书这件事,让人很是遗憾。他们或粗制滥造,或应付了事,用质量不高的书稿去折磨编辑,更不注重对图书形式的打磨,印出来的书让人不忍卒读。这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人们普遍轻视自费出版的图书,使其蒙冤受屈。归根结底,不是出书方式有问题,而是人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态度有问题。不管怎样的出版方式,书总是要与读者见面、由读者阅读的。既然要花金钱购买,花时间阅读,就要对读者负责,不能拿劣质的图书去坑害读者,更不能去坑害祖国的未来。
然而,事实很不乐观。很多劣质图书都被销售给了没有多少反抗能力的教师或学生。这背后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政治背景和经济利益,真正有价值的优质图书则很难到达师生手里。
我曾经兴致勃勃地到一所乡镇中学去参观图书室,一圈走下来心情很沉重,看不到多少优秀出版社出版的优秀图书,花花绿绿的图书热闹地拥挤着,看内容没内容,要长相没长相,出版社的名字听也没听说过。校长还非常得意地问我,怎么样,张老师,我们的图书室不错吧?我苦笑着说,挺好的,我读初高中的时候,还没有图书室呢,连课外书也看不到。然而心里想,时代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和那个时候比了,因为根本没有可比性。
作为图书编辑,我们多多少少都品尝过做自费图书的苦恼,这些作者当中,能认真对待书稿的很少,虽然身份级别都很高,因为是有资助有销路的,自然能省事则省事,恶劣一点的连压缩包都不肯打开,更别说要素完整了。而我们作为责编必须要对图书质量负责,对读者负责,拼了命地修改修改再修改,力求能把意思表达清楚,没有错别字和病句,没有逻辑错误和引文错误。
我曾一边被劣质的包销书折磨得心痛一边暗暗发誓,如果有朝一日我能成为图书作者,不管采用哪种出版方式,一定要精益求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有追求:内容从认真写好每一句话、每一篇文做起,把好源头关;形式从装帧设计做起,抓好出版的各个环节。保证出版一本,自己喜欢一本。连自己都不喜欢的图书,读者可能也不会喜欢。
如今我有机会成为图书作者,一是新手上路,寂寂无名,走自费出版的方式比较合适;二是我想全方位体验读书、做书、写书、出书、售书的关于书的全流程,任性地把书做成自己喜欢的模样。这是一种非常美好而新奇的体验,不仅实现了作者、编者和发行者的三位一体,还实现了与读者的零距离沟通。通常,作者的图书出版出来,就会由发行部门发到全国各地,作者不知道具体哪些人在读自己的书,如果没有举行读者分享会,是很难与读者直接交流沟通的。
而我却实现了与多数读者的及时交流和有效沟通。从我这里快递出去的书,大多知道读者的名字,因为我会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他们的姓名和我的姓名,经由签名这一过程,作者和读者就这么有缘地联结在一起。当阅读发生时,我们就是在不同的时空里做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我和读者即便天各一方,却好似近在咫尺,读到共鸣之处,会有得遇知音的美妙感觉。
这些日子,我的生活的确因新书而变得格外忙碌,工作一天回到家里,吃过晚饭就赶紧统计当天订单、整理具体地址、录入快递系统、拆装签名、装袋打包、移交快递公司。订单多的时候,要忙到很晚,身体虽累,心里却是满满的幸福感。从我这里订购图书的人,大都告诉我很期待拿到它,想与有签名的新书尽快见面。我知道,这是读书人的一种共同心理,我对购买的新书也会有这种急于见面的期待。所以,很能理解读者朋友,通常会在第一时间把书快递出去。
每一天我都能在微信里收到读者朋友发来的图书照片或阅读反馈,他们告诉我打开新书看到签名的兴奋和快乐,告诉我阅读后的真实感受,告诉我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与读者的交流及时而有效,亲切而温暖,不再遥不可及,不再虚无缥缈。
下面是一位老师朋友发给我的微信,读后觉得心里暖暖的
张老师:下班时收到您快递新书的惊喜,扫去了一天工作后的疲惫。匆匆拆开包装,尽管已见过图片,还是被油然生出莫名的喜欢封面色彩,书页装帧和版面设计,都是我喜欢的样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匆匆读完了两位大家的序言,再读一遍您的后记。文字里再次映现出忙碌而沉静、温婉而热情的你。刚开学,尽管事物繁杂,书卷堆叠,我还是按捺不住,将这本《恋上时光深处》留给我这秋日的夜读时光。谢谢您!
作为一个写作者,没有什么比读者的喜欢和肯定更幸福的了!英国有一句很形象的谚语:“一本书如果没人阅读,那只是一块石头”。郝铭鉴老师曾给某刊物写过两句话:“编辑的生命在图书之中,图书的生命在读者之中。”书只有进入阅读过程,才能发挥它的文化影响,真正成其为书。因此,我们在提笔为文的时候,心里既要想着自己的内容表达,又要想着读者的阅读需求,把两者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
来自读者的鼓励对我是一种鞭策,我领受着这份写书人的幸福,也会更加努力地用文字表达我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和看法;但我一定做不到迅速和高产,因为我坚持真正的知识是需要长时间地总结、撰写、思考才能拥有的。那些触手可及的资讯、信息和热点再好也只是昙花一现,看过之后马上就会消失,它们不能给人带来有效的提升和持续的成长。
我只想静静地写我的真实经历和感受,用时间作保证,用激情作燃料,出书数量和经济效益都不是我考虑的主要目标。我的出书目标只有一个——让我和我的读者都喜欢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