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言师语教育行走给人力量的文字

教育行走感悟5:“逼”老五上路

2021-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蒲公英_0477

文      梁树丽

等你上路

在生活中老五朱红梅是我的闺蜜兼心腹,她是最了解我思想的一个人,也是我倾诉最多的对象。

成长这件事,一个人玩总是少了乐趣,于是趁着教育行走听课,我便有了邀请她一起行走的机会。我的态度如同我的性格总是刚硬,直接给她要感悟。

有一种行,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关键是说你行的人也很行。

老五,我是了解的。和她在一起你永远听不到一句抱怨的话,哪怕生活给她的是狂风暴雨,她依然选择阳光。

这一点着实难得。

所以,我喜欢听她的“唠叨”,有时她会留下一个小时的语言量,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她的热爱。

昨天,她果真给我交了作业。

于是今天我记录下来,记录在我的简书作为她行走的“凭证”,我不信她不走,让大家一起见证,她这次非走不可!

有我这位“损友”在,幸福的事多着呢……

教育行走,需要更多的声音,更多的追随者。

一起来读她的作业——

        我已经被“骗”上路
昨天,好友树丽打电话说教育行走公益研修课程非常好,建议我务必要听。
当时的我正在忙其他事情,我只是敷衍说抽时间会听的。我并没有太当回事儿,因为这类课程好多都是大而空的,没有多大的意义。
可是当闲下来,懒散地打开直播时,我被里面的分享深深吸引了。
分享嘉宾个个活力十足,光芒四射。同时还有不少优秀的一线老师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们分享的内容非常接地气且最实用。
从他们身上,我看不到中年教师那种职业倦怠感,看到的只是他们对教育真挚的热爱和全心投入。
如果单看他们的简介,你会觉得他们都是大神级的存在,遥不可攀。可是细听他们的分享,你会发觉这些现在成名的大咖,他们也曾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只不过他们找准方向之后,从未停止成长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的才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他们活成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看着他们幸福坚定的模样,我感觉自己也充满了力量。
在我自己的小圈子里,我曾一度认为自己挺优秀,甚至也会为这一点点的优秀和进步而沾沾自喜。可是跟他们相比,感觉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他们像一束束光照进了我近乎封闭的生活。
分享的老师都谈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热爱写作。
会写作几乎是所有优秀教师的标配。他们热爱阅读更热爱写作,并坚持用写作来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当然,不停的写作给他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苗旭峰老师。
苗老师,曾经是南阳市优秀班主任,2017年河南年度教育新闻人物,曾有100多篇文章,在各种CN杂志上发表在三家杂志上开设写作专栏。独著《优秀班主任悄悄在做的班级管理创意》将于2021年底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她一项项的荣耀,任意拿出一样都是我们遥不可及的。
她曾经也是一个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乡村老师,但唯一不同的是,她热爱阅读,更热爱写作。她喜欢在课堂上寻找阳光和花香,在教育的农田里含笑播种,然后再把教育农田里的一点一滴凝聚成一篇篇文章。
坚持写作使她从乡村来到了南阳市,又从南阳市来到了厦门英才学校。她说:“靠分,你可以在一个学校立足;靠课,可以在一个城市立足;靠文,可以在更大范围内立足。”她就是一个靠文行走天下的人。
自媒体时代,写作真的能够带来更多的红利。但写作却一直是我的短板。学生时代,提起写作文就头大,总觉得写作是要有一些天分的。细想,原来害怕写作更多的是因为阅读量少,但现在阅读量上来了,却还是不敢甚至回避写作,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归功于思想上懒惰。
树丽现在每天简书日更,已经坚持了700多天。一直挺佩服她能在半小时左右就能写完一篇千字文,我总觉得她有文学天赋的存在。
可是我却忽略了,即使是逛街时,她也在收集素材。尽管她现在文笔流畅,语言优美,但看看她刚起步时的文章,也不过尔尔。
我突然明白,哪有什么天赋异禀,只不过是每天的坚持而已。
今天早上她催我写一篇感悟。按以往的思维,我会直接回绝。但这次我决定开始写了。写的怎样不重要,关键是我已经开始了,并且决定坚持下去。
在写作的道路上我可能永远赶不上她,更不可能成为苗老师。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通过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滴,记录生活中的小确幸,多一些美好的回忆,这也是写作带来的红利吧!
我已经被“骗”上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