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你听课状态那么好,为啥考那么低
这个名叫玉平的女生从升入九年级第一节开始,听课状态就在最好的学生之列,聚精会神不乱说话更不打瞌睡,笔记跟着课堂走,作业工工整整,就是每次考试分数不高,不是我预期的情况。
课下我研究她的答题卡,总分数五十三,选择题满分三十分她能得二十四,答对八个,很不错,后面的题工工整整,但是大题空白的多,写出来的基本都是对的。看笔迹该生心情稳定不浮躁,做题速度需要提高。如果看听课状态,她考八十分都没问题,到底咋回事?单单是速度没跟上?我要找原因。
先结合其他任科老师:
“玉平小姑娘数学课堂上表现非常好,咋不出成绩?”
“小笨妞!你别看她听课状态好,其实有时走神了,脑子不在状态。”
其他老师的评论不一定全对,因为学生对每一科的喜欢程度不一样。据我观察,她的眼神儿跟着课堂走,并没有走神儿的迹象,可以说,她在他们那一大组二十七个人中,就是表率,当然,也可能是我不知足,全班平均分三十多分,她能五十多分已经是优等生了,我想让她八九十分。
继续找原因,找她谈心:
“妞,听课你在班上和~他们几个都是最好的,老师从没见过你说话呀打瞌睡呀,为啥成绩不如意?说实话,凭你的听课状态,最起码得八十分才对得起你上课的聚精会神,我一直在反思是哪里出了问题。”
女生笑:“老师,我从小学开始,数学从来没及格过。”
也许在她的心中,及格线72分遥不可及,五六十分就是好成绩了。
“你要这样说,我可感动,从来不及格的科目你竟然能聚精会神听课,并且每节课都是,说明咱最起码喜欢这一门课,对不对?”
她点头。
“能喜欢数学就是好学生,相信老师,如果喜欢,坚持认真,是八十分的水平,如果再钻研几套试卷,能把整套试卷的难题都吃透,一百分左右没问题。相信老师。”
她点头。
“我经常反思,这玉平小姑娘学得挺好的,不出成绩,咋回事?我找原因,你也得找。老师讲课是客观原因,你自己是主观因素,你要从自身找原因,看哪里需要注意,尽量克服。主观上努力了,无论哪个老师教,你都能优秀。”
她没说话,继续点头,还是很认真的样子。
“看你表现了,咱共同努力!”
我们拭目以待。一个学生从普通到优秀,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坚持努力,终能成功。
要相信“相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