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搞清哪些教育目标可以实现,哪些则不能(王晓春)
88.搞清哪些教育目标可以实现,哪些则不能
在较高层面上,学习心理学这门学问,使我们能分辨出哪些目标是可行的,而哪些目标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实现,或者在预期的年龄段根本就无法实现。例如,在幼儿园和小学期间,通过教育经验能够使儿童的人格结构发生大量的改变,可是旨在使16岁少年的人格结构发生深刻改变的教育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将无法实现。16岁时,人格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对基本人格结构进行再教育就变成非常困难的任务,而且通过正规的学校计划已不可能完成。
这些话听起来很不振奋人心。对不起,科学的态度就是如此,它只管说实话,不管这些话好听不好听。
如果说文学是兴奋剂,那么科学家就是镇静剂。这个浮躁的时代,到处都在煽情,镇静剂就更需要了。鉴于我国文人产量太高,而且他们往往掌握着话语权,所以我所做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建议读者服用镇静剂。
有很多天真浪漫的高中教师问我“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哭笑不得,告诉他们,高中生早已形成自己一套学习习惯,高中教师能对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做某些微调就已经不错了。这里我再次奉劝高中老师们,您已经很难改变学生什么了,看准了突破口使学生有一点变化就该知足了,千万不要忽悠自己。
其实初中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容易改变的。当然,比起高中生来,初中生可塑性要稍强一些,但因人而异,而且每个人可塑的部分不同。有的孩子或许学习成绩能提高,但人格不会有什么大变化,有的孩子或许能形成某种好的新习惯,但其他旧习惯是不会改变的,有的孩子或许人际关系能打开新局面,但个性整体并无变化。也就是说,多数人局部有可能调整,整体人格框架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教师必须清醒的而明智。只要懂点心理学,你就会发现很多教师每天简直是在瞎忙活。当然这样肯定老碰钉子,于是为了给自己鼓劲,他们就弄很多文学性的“励志”语言来忽悠自己。本来就不冷静,还要吃兴奋剂,难怪很多教师变得神经兮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