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论说八上课堂

精要•精简•精选

2020-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曹公奇本真语文

    精要·精简·精选

          ——袁爱国老师《列夫·托尔斯泰》课例评点

                    曹公奇

      袁爱国老师是“境界语文”的倡导者,他认为境界乃是语文教学品格的价值追求。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语文教学内容精要,语文教学过程精简,语文教学方法精选。他的《列夫·托尔斯泰》一课教学,正体现了“境界语文”的这种特点。

        一、教学内容精要

      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是一篇教学设计成败的关键。一篇文本,可以教与学的内容很多,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到底要教学哪些,不教学哪些,这是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学养水平、教学艺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充分反映和体现。

      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一文,被编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是一篇自读课文。这篇课文篇幅较长,3100多字,基本全是对人物相貌的描写。这篇课文,可以教学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归纳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特别是他的眼睛特征,分析肖像描写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学习人物肖像描写的种类和方法,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学习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本文语言典雅优美的特点……这么多的教学内容,都可以作为课堂的教学内容,设置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如果贪多求全,唯恐遗漏了哪些内容,就容易面面俱到,造成教学内容繁多、课时不够用的情况;或者教学时蜓蜓点水,浅尝辄止,造成教学效率不高。只有精选教学内容,方能抓住重点,集中精力,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

      袁老师根据教材单元说明、课后阅读提示以及这篇课文的文本特点、课型要求,将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选定在欲扬先抑的写作特点和比喻、夸张手法的运用上。这么一篇较长的文本,只选定这么两个主要的教学内容,这既符合教材对教学的要求,也抓住了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删繁就简,内容集中,可以说是非常精要的,也便于在教学过程中,集中精力,深入探讨这两个问题,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较大收益。

      只有选定了精要的教学内容,才能设计恰当合适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突出重点难点,师生才能进入深度学习的境界,避免那种肤浅阅读、假装学习的现象,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的关键能力。

      二、教学过程精简

      有些教学设计,一味追求所谓的“环节齐全”,不从文本实际出发,不从学情实际出发,不从教学实际出发,无论什么课,都是千篇一律的各种环节,使得教学过程繁杂,教学重点不突出,也自然无法有较高的教学效率。

      袁老师这篇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环节非常精简。虽然有四个环节,实际主要是第二、三两个环节,即重点“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特点”和“比喻、夸张手法的运用”。第二环节“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特点”,又重点研讨其中的“抑中有扬”;第三环节学习“比喻、夸张手法的运用”,又着力归纳茨威格设喻特点。这两个环节,是这一节课的主体,也是这一节课教学的重点。而第一环节“研读阅读提示,了解学习目标”,只是正式学习前的一个简单了解;第四个环节“拓展阅读”,也只是这一课学习的一个延伸。所以,整节课,四个环节,两主两次,没有一个多余的环节,没有一个“贴标签”式的版块。环节少而精,重点就突出,整个教学过程就能够始终围绕重点环节,深入阅读,深入研讨,使得课堂结构严谨,教学过程精简。

        教师在只有四十分钟或者四十五分钟的一节课里,能够抓住一两个问题,引领学生深入学习,真正有所获,有所得,也就足够了。我们常讲“一课一得”,也是这个意思。但是,许多教师往往就是做不到,教学内容繁多,教学过程复杂,不管教学的重点是什么,也不管学生会不会,教学环节一个接一个,将文本中所涉及的众多知识点和能力点,想在一节课中全教给学生,唯恐害怕将什么点、什么环节遗漏了,导致教学环节复杂,教学过程繁冗。袁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设计,遵循文本特点,很好地体现了教学过程精简这一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教学方法精选

      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状况来选用。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没有所谓“最优”“最课改”的教学方法,只有最适宜教学文本、最适宜教师特点、最适宜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袁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虽然没有过多地说明教学方法,但是,我们从他的教学过程中能够看出其所精选的教学方法。上课伊始,他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上的“阅读提示”。“阅读提示”是自读课文的路线图,不但要让学生明白提示的内容,明白阅读本篇课文的基本方法,还要引导学生不完全依赖“阅读提示”,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篇课文的采用的是“欲扬先抑”,这是一种基本手法,不能只让学生停留在“欲扬先抑”这个基本的层面,而是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仔细阅读,深入剖析,领悟其中“抑中有扬”的高超手法。这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示、明确自读路径,再进行质疑、探究的教学方法,就是最适宜袁老师以及这节课教学的方法。

      在两个重点问题、重点环节的教学过程中,袁老师主要选用的是细读文本、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研讨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一直紧紧扣住文本的语言文字材料,抓关键句、关键词,采用启发、对话、探究等教学方法,在语言文字中领悟文本的妙处,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真正落实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

      因此,教学方法的选用,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精选,而不是不顾实际的选用所谓的“高效”“最优”教学方法。

          (原载于袁爱国《相遇境界语文课》,山西教育出版社,2020年5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