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宝玉读书感悟打卡专题

《浮生六记》| 读书感悟一:浮生坎坷

2018-07-07  本文已影响1人  糖三彩彩

文|糖三彩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遇到一本好书《浮生六记》。

读一本好书,如遇一挚友,比喻用在此处,恰当至极。虽书名为“六记”,实则“四记”,为遗失的两记,深感遗憾。

很多人偏爱四记中的《闺房记乐》,因为作者把夫妻之情之趣写的真切而完满,难怪,林语堂把“芸”称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但一读,让我感触更深的是《坎坷记愁》一篇,在一个燥热的下午,独坐阳台的我,读的泪流连连。也许,我骨子里悲凄的成分比较重吧。

何人人生不坎坷?无!

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

沈复的答案:

往往皆自作孽耳。

“自作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人生坎坷的无奈。书中的前两篇,写述颇活泼,悦心的贤妻,亦趣的生活,会让读者不禁感叹,这是何等让人向往的闲趣生活,能如此享受生活之人,定为富贵人家衣食无忧的大户少主,依作者说,体面人家。

可《坎坷愁记》中,对坎坷的记录,让人心中悲凄顿生,感叹作者之愁。

欢愉之深,坎坷之重。其中坎坷之首,当属,爱妻芸的重病离去。

坎坷记愁一篇,叙述了芸与家庭之间的矛盾始终,写了于此而来的,儿女相离。记录了芸重病之经历,最后,爱妻去世,作者痛苦难当。

然,坎坷未终,之后,父亲离去,被离家族。

可,坎坷依旧,文末,忽闻爱子逢森亦夭折。

妻、父家、子,皆去,这是何等坎坷。

文中,爱妻病重,离家,与子女分别一段叙述,读起来,用让人肝肠寸来形容,实不为过。而,结尾处,对忽闻爱子夭折的叙写,是文断,愁不断的坎坷绵延。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浮生六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