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新观念解放“差生”教育探讨有意思的文章

【原创】第十章 敢问中国教育与学校教育路在何方?(2)

2017-03-15  本文已影响695人  田园泥土香教育

《敢问中国教育与学校教育路在何方?》

【原创】第十章 敢问中国教育与学校教育路在何方?(2)

我们知道,中国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出路在于反思!在于反省!

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反思?

毕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德国的教育是如何反省?

第二节 德国的教育是如何反省?

历史上的德国却是一个分崩离析、长期处于任人宰割地位的 国家。从10世纪后期开始,它曾经连续分裂长达900余年时间,沦为欧 洲列强纵横驰骋的狩猎场。

所以,在德国历史上,有过“三次被打倒,又三度重新崛起”的经历。

德国奇迹般的三起三落,不断吸引后人去探询德意志民族崛起的原因。

事实上,德国“三次被打倒,又三度重新崛起”的秘密何在?

德国“三度重新崛起”秘密就是教育!

为什么?

我们知道,公元1870年,德意志完成统一,当时普鲁士大将军毛奇,他在打败法国并俘虏法国皇帝后说了一句发人深思的一句名言:“普鲁士的胜利早在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胜利应归功于小学老师。”

毛奇元帅为何如此牛的说岀这句话,只因为德国早在19世纪初便开始了反省:为了能死屹立世界强国之林,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的是高度重视国民素质的培养。

实际上,早在拿破仑的军队入侵的时候,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就开始反思教育的重要,并指出:“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德国于是在19世纪中期便开始免费对国民教育。

德国高层为什么会对教育做出如此深刻的反省呢?

公元1806年10月,拿破仑席卷普鲁士的那一役,普军溃败,丧权辱国。当时,爱国哲人斐希特对国人发表告德意志国民书,第一句话就指出了“普鲁士之所以亡,是由于普鲁士国民,把自私自利的企图增高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普鲁士全面革新教育,并提出:打倒自私、科学强国等教育目标,使德意志完成统一,后经三次大战,分为东德和西德。而今柏林围墙推倒,德国未来的国际地位,相信令人刮目相看。

正是因为有此对教育的反思,当德国还在向拿破仑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时,洪堡大学诞生了。如今柏林的洪堡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之父。共产党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曾在此求学,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哲学家黑格尓在此任教,这里产生过近30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凡霍夫就岀自洪堡大学。

同时,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

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其中犹太人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至今已颁给800多人,其中至少有20%是犹太人

据犹太人诺贝尔奖网站统计,从1901年开始至少有193位犹太裔(包括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三血统)获奖,约占全部23%。以个别奖项,经济和科学更是犹太人强项。经济奖中,犹太裔占全部近四成(39%),其次医学占27%、物理26%、化学22%。而文学有12%、和平奖也有9%。

德国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秘密何在?

义务教育,孕育了智慧的德意志民族,让德国科学技术腾飞!

下面,我们看德国义务教育,如何孕育了智慧的德意志民族?

1.德国义务教育,如何孕育了智慧的德意志民族?

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宗教领袖马丁·路德是最早提出义务教育概念的人。

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在1763年到1819年,德国基本完善了义务教育法规。 (义务教育 百度百科)

在德国,儿子不上学,老子得坐牢。

据2006年第5期的《教师博览》刊登的《话说德国的义务教育》写到“萨尔州的7名父亲,因为子女未上学,被判入狱,同时,警方派专车将孩子们接到了学校。其实,这7名父亲并未让孩子失学,而是组织了一个家庭学堂,让孩子们在家学习,但这种行为依然被认定为违法。” (话说德国的义务教育 《教师博览》2006年第05期 作者 郭力)

原因是该州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必须到学校接受教育,否则,视为违法。适龄儿童不上学,校方有权采取强制措施,警方也可予以协助。

在德国何以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被如此看重呢?

原来,义务教育在德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

事实上,早在1619年的德意志魏玛公国,就率先公布了《义务教育规定》,明确父母必须送6至12岁的儿童入学,否则政府将强迫其履行义务,这也许算是《义务教育法》的雏形吧。

在欧洲现代教育学史上,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作为大兴教育的奠基人,功不可没。其教育理论,不仅是西方教育学的基础和纲领,而且还影响着当代教育学。他率先提出:教育应致力于人类自身的改善。所有的人,皆由上帝创造,生而平等;不论男女,也不论贵贱,都应享有接受教育的同等机会。

在他的思想不断普及传播下,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法》的国家就应运而生。这就是德国,确切地说,是当时的普鲁士帝国。

早在1717年.当时的普鲁士帝国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就颁布了一项《义务教育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这无疑开时代之先河。因为法国制定类似的法规延至1880年,而英国则到了1882年。

威廉一世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国王。即位后,他特别重视军队建设,成功地将普鲁士帝国建成了同时代一流的军事大国。为此,他赢得了“大兵国王”的雅号。

王室成员饮食烹调之拙劣,饭菜之简单菲薄,几乎到了食不果腹的程度。由于节俭已到了悭吝的地步,以至于人们在背后叫威廉一世为“乞丐国王”。

他的后继者弗里德里希二世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他号召国民勤俭节约并以身作则,绝对禁止宫廷的奢华排场。当拿破仑来到弗里德里希的墓前,用马鞭指着墓碑对手下的将领们说:“要是他还活着,我们今天就不可能站在这里了。”

当德国还处于四分五裂时,威廉三世说:“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贫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对教育的重视,孕育了智慧的德意志民族,重教本身也成为德国精神的重要成分。

奇怪的是,这样一位吝啬的国王对教育却出手大方。1717年9月28日,为了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威廉一世签署了“普通义务教育”的谕令。

该谕令颁布之始,国王对有关人土反映的教育情况,深表忧虑。据闻,不少家长,特别是农村的家长对孩子上学不以为然。许多孩子,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子弟,不论读书、书写与计算均得不到训练,其身体的成长和心灵的发展均被放任自流。因此,威廉一世下令:“普鲁士王国内,所有5至12岁的孩子(1754年,增至14岁),必须上学,接受学校教育,否则,家长将要被处罚。”对于学习时间,也有严格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冬季必须每天上课;夏天除了帮父母做农活外,每星期至少也要上学1到2日,以使冬季学到的知识不致被遗忘。学费每星期6分尼,支付不起的家庭,由当地政府承担。”

其实,当时的德国已经兴建了一些学校。贵族子弟多被送往由修道院改成的学校;乡村里也有一些明达乡绅开办的乡村学堂。但这些远不能让国王满意,他要全面普及教育。但这道诏书却遭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反对。因为,国王只免费发放建设校舍的建材,但盖房的经费从何而来呢?会不会要他们自己掏腰包?有一位大臣别有用心地提醒“乞丐国王”说:“如此改革妙是妙,但将会耗资巨大啊,难道您一点也不考虑要掏出多少银子吗?”谁知国王却斩钉截铁地说:“这些钱相对于我的长远收益来说,算得了什么?我推广教育,改善的将是整个国民的素质!”

尽管如此,那时的学校却并没有经费来聘请专职的老师,也就是说,教师都是义务的兼职教员。他们必须同时从事其他职业以养家糊口。教师常常是退役军人、手工匠或临时工,而学校管理人员往往由教堂的管事兼任。那些军人出身的教师,操练有术,但要提供教学科目,如读、写、算术、音乐和宗教,便显得力不从心了。于是,很多教师都是一边自学,一边教学。

尽管困难重重,但教育改革的成果显著。到国王去世时,全国的学校,已从当初的320所乡村学堂,发展到了1480所。现在柏林洪堡大学的前身,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普鲁士国王而建,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柏林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

威廉一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大帝继位后,将这项由父亲签署的谕令,坚决彻底地贯彻了下去,并遍及帝国的每个角落,包括所有的穷乡僻壤。不仅如此,弗里德里希大帝比父亲更具远见卓识。1763年8月12日,他亲自签署了一项法律——这就是世界上第一部《普通义务教育法》。

1870至1871年,普鲁士帝国在普法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德国重又获得统一。1873年3月,拜恩州的《教师报》上登出了题为《德国校长大获全胜》的文章,将战争的胜利归功于一个半世纪来实施的义务教育法。从此,欧洲各国也纷纷效法,开始颁布此类法律法规。

在德国,这项法律俨然已经成了一种传统。不满18岁的孩子因病、因事没去上学,必须由家长写假条。专家研究表明,逃学的学生中,三分之一的孩子会有违法行为或者违法倾向。对于他们,不仅学校记录在案,警察局也有记载。平日警察巡逻时,如果见到未上学的适龄青少年,会上前询问原因。更有甚者,柏林警察局还开始使用一种特制的电子带,经常逃课的学生必须佩戴在脚腕上,以便警察随时了解其行踪。 (话说德国的义务教育 《教师博览》2006年第05期 作者 郭力)

可见,德国对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视不仅由来已久,而且落到实处。

很多国家大部分人还是文盲的时候,德国已经人人接受义务教育,如此就孕育了智慧的德意志民族。

同时,德国非常重视学前教育。

那么,德国是如何重视学前教育?

2.德国是如何重视学前教育?

德国是如何重视学前教育?

据报道说,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

近来,“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或者“德国宪法禁止早期教育”在微信的朋友圈里疯狂流传,作者意在指出,似乎正是这种“先进教育理念”才导致了德国的强盛。

为什么“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这一说法最近广为流传?

对于“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甚至连某权威大报的官方微博都对此进行了推送,社会舆论更是以此为据,对中国学前教育展开了又一轮批评和抨击。

《德国为何立法禁止学前教育》的作者杨佩昌说过,他在德国弗赖堡大学做学术访问期间感受到“我对德国禁止学前教育的做法还是不太理解。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让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德国为何立法禁止学前教育 2012-09-11《羊城晚报》作者 杨佩昌)

如今,在德国生活多年的人士经过严谨的调查考证,证明“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完全是不求甚解导致的误读。

德国宪法没有禁止学前教育,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

据2014年2月11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德国宪法没有禁止学前教育》,文章说“德国重视学前教育”。

对于是否有必要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设立“学前班”,上个世纪70年代曾引发过德国社会的大争论。批评舆论认为,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系统缺乏新的科学方法,专门的“学前班”并没有起到特别的作用。5岁学龄前儿童的学前教育措施完全可以纳入幼儿园教育系统。2004年,德国社会再次加强了对早期教育(Frühe Bildung)的认识与探讨,各州幼儿园对学龄前儿童均实施学前教育计划。(德国宪法没有禁止学前教育 洪莉《中国青年报》(2014年02月11日3版)

中国与德国对于早期教育的理解差异很大。德国早期教育的范畴更广泛,着重于学习礼貌举止,社会公德交通常识,生活常识,培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阅读习惯。并且学习方式不是课堂灌输式,而是在游戏活动中自由进行。德国幼儿园教育还包括了解社会机构职能,比如,参观警察局消防局,学习如何报警,了解他们如何进行救助工作。同时要参观图书馆政府办公室,学习怎样借书还书,了解在图书馆应该保持安静,了解市长是干什么的……在德国这些都属于早期教育范畴。(德国宪法没有禁止学前教育 洪莉《中国青年报》(2014年02月11日3版)

事实上,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德国是如何重视学前教育?

中国与德国对于早期教育的理解差异很大。德国早期教育的范畴更广泛,着重于学习礼貌举止,社会公德交通常识,生活常识,培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阅读习惯。并且学习方式不是课堂灌输式,而是在游戏活动中自由进行。德国幼儿园教育还包括了解社会机构职能,比如,参观警察局消防局,学习如何报警,了解他们如何进行救助工作。同时要参观图书馆政府办公室,学习怎样借书还书,了解在图书馆应该保持安静,了解市长是干什么的……在德国这些都属于早期教育范畴。(德国宪法没有禁止学前教育 洪莉《中国青年报》(2014年02月11日3版)

作者最后说“在此,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知国内的朋友:德国宪法绝没有禁止学前教育!”

文盲看,在德国学前班儿童,可以“参观警察局消防局,学习如何报警,了解他们如何进行救助工作。同时要参观图书馆政府办公室,学习怎样借书还书,了解在图书馆应该保持安静,了解市长是干什么的”,这是教育德国学前教育,早期教育。

可是,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

如此,德国的学前班儿童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

可是,8200万的德国人,为什么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

那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秘密何在?

3.一个8200万人的德国,分享一半诺贝尔奖秘密何在?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

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难道这是种族的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国的教育,看看他们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鉴借。

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解读“钱学森之问”时说,我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是填鸭式教育,被动接受式教育,入校门时是成千上万的人,出校门人却成了一个人;入校门时是活泼可爱,充满灵感,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孩子,出校门时却成了老成持重,墨守成规,呆若木鸡的书呆子。鲜有个出格的,还被社会贴上“另类”标签。很多人考上大学后感觉解放了,再无大志和追求可言。

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秘密何在?

在德国学前班儿童,可以“参观警察局消防局,学习如何报警,了解他们如何进行救助工作。同时要参观图书馆政府办公室,学习怎样借书还书,了解在图书馆应该保持安静,了解市长是干什么的。”

看到没有,学前班儿童可就以“参观警察局消防局,学习如何报警,了解他们如何进行救助工作,了解在图书馆应该保持安静,了解市长是干什么的……”,德国学前班儿童学的什么教育?

德国学前班儿童学的是“下江河”教育!

德国学前班儿童没有“学”,就开始“习”的教育。

德国学前班儿童没有“学”,就开始时时刻刻准备就“用”的教育。

在德国,教育“用与学”和“学与用”的关系,处理的如此完美无缺,难怪一个8200万人的德国,能够分享一半诺贝尔奖。

那么,教育“用与学”和“学与用”的关系如何?

先看儿童教育“用与学”的关系如何?

(1)儿童教育“用与学”的关系如何?

儿童教育“用与学”的关系如何?

儿童教育“用与学”的关系——《用有动力》

《用有动力》表现在哪里?

用以致学

活用活学

现用现学

用以促学

用学结合

用学相长

用其所学

用以自知

服务自己

(2)学生教育“学与用”的关系如何?

学生教育“学与用”的关系如何?

学生教育“学与用”的关系——《学有专攻》

《学有专攻》表现在哪里?

活学活用

学以致用

现学现用

以用促学

学用结合

学用相长

学其所用

学以自知

服务考试

(3)成人教育“用与学”的关系如何?

成人教育“用与学”的关系如何?

成人教育“用与学”的关系——《用有目的》

《用有目的》表现在哪里?

用以致学

活用活学

现用现学

用以促学

用学结合

用学相长

用其所学

用以自知

服务社会

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是一样的,是“用”字当头,“用以致学、活用活学、现用现学”,以应用为学习目的,“学”是分别服务自己与服务社会。

可是,儿童与学生教育是不一样的,学生教育是“学”字当头,“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现学现用”,以考试为学习目的,“学”是服务考试。

“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是把学过的东西运用到现实中,强调用。

“用以致学”,就是因为我们要用,所以才学。

“学习”是“学”和“习”的组合,“学”是通过教授、效法达到“求知”的过程;“习”是通过体验达到“求能”的过程。

学生上学期间以“学”为主,学生在假期里以“习”为主,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教育的最佳效能。

没有上学的儿童以“习”为主,儿童的无意识的“习”,就是真正的“学”!这就是孩子们自己天生的“学”之法、“习”之道,这就是教育中的“教”之道、“学”之道、“育”之道。

儿童在无意识中的“习”,是在“兴趣”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个过程,不要让孩子知道教育者的真正让其“习”的“用意”,儿童只知道这样的“习”,就是好玩。

此时的“教”是以“有心对无心”来“育”的,这就是我们古人所说的“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心,用心恰恰无心。”

这是上帝赋予孩子们“学”和“习”的天性,是上帝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我们为什么不开发利用?

这是中国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认识与反思”。

关于“学以致用”的实践这个问题,《北京日报》2012年9月4日以“巴勒斯坦15岁少女暑假当上市长”为题报道了:在约旦河西岸小城阿拉尔少女巴莎尔,两个月前,他们迎来“世界上最年轻的市长”,巴莎尔告诉法新社记者“我每天早晨8时到办公室,查看许多文件,签署文件,会见市议会成员。我还得去许多实地访问,解决突发事件。”

开始,再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理论跟实践基本上不能相结合,大学毕业“学而不用,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想一想,辛辛苦苦换来的却是一张不管用的学历,还要回炉上技校,他们能不痛心吗?拿着一张不管用的学历,有的既便是上岗了,也是用非所学,学非所用,这不是在糟蹋我们的教育吗?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可以这样说,是一个“学呀学,考呀考,周考、月考、段考加期考,偶尔还要有若干次抽考,一年有几次考,何人能说得了”学校教育?!

这种理论跟实践相脱离、毫不相干的考试教育,能够制造大量的考试分数低“差生”学生,还能够制造大量的“厌学、逃学、辍学”的学生,同时更能够制造大量的喜欢“网络游戏”的学生。

这种理论跟实践相脱离、毫不相干的教育,制造与创造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式高考“复读教育学”、中国式高考“复读教育经济学”!!

那么,我们的高考教育应该如何反思?

请看第三节——“我们的高考应该反思:高考莫走华山路,教育要上立交桥”!

第三节 反思:高考莫走华山路,教育要上立交桥

为什么“高考莫走华山路,教育要上立交桥”?

1.何谓高考?

高考,说白了,高考就是学生考大学的一种考试方式。

高考,说直了,高考就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方法。

高考,说穿了,高考就是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一种机械的“考试”检验手段,但是,它却“考”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更“试”不出学生的真实能力……根本决定不了一个人的未来人生走向。

据一项权威调查表明:自1978年恢复高考的三十余年来,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中无一有历年的高考状元的名字忝列其中。既然如此,如其对高考状元大炒特炒不免是对高考状元的捧杀甚或讽刺,不如让其平静心态,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人生和事业的下一个成功的台阶。

如此说来,高考就应该“普普通通、平平常常”。

不过,如今高考却并非如此——

高考,在中国“伟大、神秘、紧张”是不言而喻,诸如:为了高考顺利进行,交警加强路面执勤,环保部门提前“禁噪”,卫生人员严查饭店饮食卫生,工商人员杜绝假“2B”……而围绕高考的“围考期”更长达一年,高考成了另全社会绷紧神经的一场全民战役。

为了这个疯狂的高考:有的在教室集体打“吊瓶”,还有的在教室集体全“赤膊”。

为了这个疯狂的高考:有的还因压力增大、心情紧张,竞穿起了尿不湿这玩意儿;有的会定期做高压氧治疗和服用药物。

为了这个疯狂的高考:有的还吃避孕药躲“经期”,这不,一高三女生因患乳腺癌被切除乳房,更不幸的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她不仅无缘高考,真可谓得不偿失。其实,在应届高三女生中,打避孕针、服避孕药备考者并非个例。

为了这个疯狂的高考:有的还吃一种医治所谓“儿童多动症”的“利他林”的药物,却被家长当作“聪明药”让孩子服用;还有的,如温州网友爆料:“他们那里流行考前吃人参。杭州一个考生,因为妈妈给补人参补得太多了,口鼻生疮,鼻子直流血,更主要的是,那个孩子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觉。还有的网友说,他们学校设有‘减压房’,压力特别大的时候,进去对着橡皮人挥两拳,踢几脚,就会轻松许多。甚至有网友爆料,一到高考前的几个月,他们那里的文庙香火旺盛,不少高考考生前往文庙祈福,还有考生直接上网拜考神。”(《大河报》2012年5月14日)

为了这个疯狂的高考:我们可以歧视“差生”;我们还可以劝退“差生”。

为了这个疯狂的高考:今天,我们的校方负责人带队组织上千尖子生到“文曲星”去祭拜,求金榜题名,赤裸裸的功利心,这是什么学校教育?

高考,中国的高考是一个疯狂的高考,为了在高考中“金榜夺魁”,出现了诸如:

什么高考天问?

什么高考陪读?

什么高考复读?

什么高考移民?

什么高考方案?

什么高考宾馆?

什么高考学校组织尖子生跪拜“文曲星”?

什么高考……

如此说来,中国高考,成为一个疯狂的产业,一个千军万马共走“独木桥”、共走“华山路”,想一想,如此教育,如此高考,能不出教育事故吗?

生活中,人们常用“自古华山一条路”,来说明华山的艰险与险要,事实上,从古至今,人们要想爬上华山就只有这一条路,要走就走这条,别无他途,不要存在任何侥幸的、期待的、观望的心理。

但是,作为教育,作为高考,我们的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千万不能走共走“华山路”,走“独木桥”,我们要走教育的“立交桥”。

2.何谓教育的“立交桥”?

那么,何谓教育的“立交桥”?

下面,我就借孔子老师“穿越”之话,来说什么是教育的“立交桥”这个话题——

孔老师说“同学们好呀:近日,我在看湖南经视《钟山说事》节目,其中有一段是‘高考天问’的节目中,主持人钟山非常痛斥高考的如何不公平,实际上呀,这个世界要做到绝对的公平,是很难办到的,我们不是常说‘360行,行行出状元’吗?我们的千军万马何必非要走高考这个艰险的‘独木桥’呢?现在可好了,由昔日的高考时众多的考生们‘过独木桥’的局面,到现在很多高中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放弃高考的人数在逐年增加,我真的不明白呀,是‘独木桥’太艰险呢?还是‘洋光道’太诱惑呢?这样看起来是不左即右?还是我的思想太古?跟不上形势的变化?”

孔老师接着又说“我认为现在的教育和高考要走‘立交桥’这个‘桥’,其实,教育的‘立交桥’还是我的‘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只是换一个新名词而已,为的是更好说明问题、为的是教育的与时俱进,我现在举例来说,你看汽车要想跑得快,要走什么路?要走高速公路,上高速公路没有‘立交桥’行吗?这个我们都明白,不行!教育何不是如此呢?”

孔老师最后说“人要成才,也需走教育的‘立交桥’,是上南京?还是上北京?是去上海?还是去西安?一个人当有了上哪里、去哪里的目标、目的地,他就有了前进的动力,不是有‘条条道路通罗马’之说吗?这个‘通’就是要我们走教育的‘立交桥’吗?!”

是呀,要想教育事故不发生,除去父母望子成龙这个祸根之外,我们的高考就要走教育的“立交桥”!

实际上,在中国的古代的高考中,就有教育走“立交桥”不走“独木桥”的落榜生,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就是走高考“立交桥”的杰出代表。

李时珍为什么放弃高考“独木桥”?走教育的“立交桥”?

下面我们看李时珍是如何由一个科举时代的“高考”落榜生,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所走的人生之路——

李时珍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且著有《濒湖脉学》。

谁知道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这些成果是“长期自己下乡采药”的结果:由于李家世代业医,民医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所以,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然而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14岁中了秀才后的9年中,其3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

于是,心高气傲的李时珍便放弃了“高考”做官的打算,专心开教育车走“立交桥”上高速“学医”去了,这一学医不要紧,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在当地很有名望的医生。

李时珍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神奇?

这主要得意于“我要学习”——

得意于他向父亲表明了立志学医的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而他爸爸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不在望子成龙,便同意儿子的要求,走“道自传之”的学医之路。

就这样?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边采药、边学习、过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并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在38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3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到了北京当上了皇帝的保健医生。

在李时珍任职太医院前后的一段时期,经长时间准备之后,李时珍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

在编写过程中,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800多种,历时27年,终于在他61岁那年写成。(部分内容源自 李时珍百度百科)

李时珍的伟大,在于他的高考莫走华山路,高考莫走独木桥,更在于他的“我要学医”,更在于他的我要走高考的“立交桥”——

在“做中学、学中做”中的“道自传之”;更在于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果的精神,不做高考的奴隶。

试问:明武宗、神宗万历等70多年的的高考状元有多少?是谁?何人能说得清楚?

然而,李时珍这个明末的高考的落榜生,却为何成为伟大的医学家名垂千古呢?

重要的原因在于他走“道自传之”的教育“立交桥”。

事实上,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的人士,走的都是“道自传之”的教育“立交桥”也!

3.教育的目就是把人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对每一个人来说,那可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天生我才必生财”是的,地不长无名之草,天不生无用之人!每个人都可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但是,每个人也绝对不可能成为社会上无所不能的全才,人与人之间天生是有一定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事实,也是事物客观规律。

如:我们让能绘画书法家的去生产飞机,肯定会折戟沉沙;能长跑的去游泳,注定要淹死;让打球去研究制造水泥的技术,安居工程何日才能上马?你让刘翔长跑,他能成为冠军吗?不能!你再让刘翔跳高,他能破世界纪录吗?不能!刘翔只有又跑又跳,才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如果我们再让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去打排球,肯定不是这个行业的状元。

所以说,每个人只有在发现自己的长处、自己的优势之后,才能够走上成功之“道”,才能在社会上谋求适合于自己的“行”。

一句话,教育的目就是把人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大舞台,需要各种各样的的、不同类型人才,要不然,在我们中国为什么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之说呢?这就说明,三百六十行的社会,行行都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去建设、去发展。教育要回归其本来的要义,发挥孩子的天性,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成长为他该成长的人!

一个人,当他没有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时,他心定是“老牛跳进井里有劲使不岀”,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原因在哪里?为此我们的谚语道岀了问题的根源:“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千百年来,“入错行的人”比比皆是,当一个人进入不适合自己的行业,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痛苦、工作的不适应所带来的痛苦、工作不愉快所带来的痛苦,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将由此看不到、实现不了读书考大学时人生的理想,参加工作时又看不到事业的希望,人的一生也将因此而一事无成,这是次要的,有时因一点点、小小的挫折,便失望、便绝望,走不归之路。可见,“入错行”的后果之严重可见一斑。然而,正是因为如此,这句古话也从另一方面激励着无数个有志男儿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顽强拼搏、坚持不懈、奋发向上。这种困境中的奋斗精神,正是我们教育所传授的,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为了孩子的“前途”,这样的挫折教育、吃苦教育、做人教育,即没有人教,又没有学。记得前几年有一本写有教育孩子“要做考试机器,不做打工机器”的书买得挺火,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他道出了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

真的不明白呀,作为家长、作为老师,为什么非要强求你的孩子非得考上什么一本、二本?北大、清华,哈佛、剑桥呢?而不去是结合自己的孩子实际情况呢?

是龙还是凤?是龙,就任它海洋中自由自在的畅游吧,是凤,她就会落在梧桐树;

是虎还是鹰?是虎,就让它山中称王,是鹰,就助其飞上蓝天,博击长空,自由翱翔!

是马还是牛?

是马,它定会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有一天,一不小心,你家的这匹“脚踏实地”千里“马”,还真的成为“飞舞在天”的“龙”。

是牛,正如古人所言“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老牛这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吃苦精神,不正是我们天下父母所要的吗?

我们何必人为的制造紧张?吃什么药?打什么针?吸什么氧?这些对人都是有害的。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只要掌握先“育人”后“教书”这样的教育规律,一切顺其自然。正如孔子所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是的,孔子的“有余力,则学文”教育思想,与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一样。

“有余力,则学文”教育思想,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一个人,在学习上,他与她没有“余力”的话,就不要“学文”,在做好“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同时,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一不小心还能成为某个行业的佼佼者。

说道一个人“发展优势,扬长避短”这个问题时候,想起了媒体报道说“雇凶弑父杀姐的高炜晟”非常喜欢想做生意——

报道说:除了追女孩儿、打篮球和玩游戏,高胖还喜欢做生意。

出事儿的前几天,他约一个已经辍学一年多的高中同学见面。此前,他们曾在一起商议开家奶茶店,高胖甚至还带来了已写好的策划书。【“超生”少年的弑父计划 南方周末 2013-05-23】

我们知道,高胖的分数在400分数左右,不算是个“差生”,话说回来,如果高胖的父母能够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说不定高胖还会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企业家,为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就从“英国最聪明的人”说起——

4.布兰森,一个被老师认为智商低下“差生”,为何“英国最聪明的人”?

英国谁是“最聪明的人”?

英国维珍集团是-家英国最大的私人企业,其年收入超过50亿美元。布兰森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在一次英国市民民意测验中,他被评选为“英国最聪明的人”。

有谁能想过:布兰森位最聪明的人,连中学都没有毕业,为什么?成绩太差。

是一个患有阅读障碍证的“差生”总裁!

学校对于布兰森来说,那简直就是生活的中一场场可怕的恶梦。由于考试成绩太差、非常的糟糕,他不仅是同学取笑的对象,而且更加可怕的是老师要求他当着同学的面背诵课文,他的诵读困难能够让同学哭得前府后仰,而此刻他的内心却是最痛苦的。更要命的是,布兰森对于数字这个玩意,那是天生的敏感——迟钝,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基本的算术题作好,这点布兰森有些像毕加索,天生的没有数学细胞。

布兰森,一个被老师认为智商低下、同学嘲笑学习成绩不好的“差生”,却有着竟人的“商业头脑”。有一次,父母送给他一个电动玩具,不到几分钟他就把小伙车装了一篇,这一下火车可以开得更快了。布兰森规定:如果想观看他的火车表演,每个朋友都必须向他支付2块巧克力饼的“门票”。

布兰森,凭此“本事”,让小伙伴们看几次火车表演,10多天都有吃不完的饼干。

布兰森,凭此“本事”,绕开上帝设置给“最聪明人”最大的障碍,克服重困难,成为英国最大的私人企业总裁,成为英国真正的最聪明的人。

布兰森,这样的“差生”,-旦发现自己的——“聪明点”后,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扬其长避其短,却能在企业界变成英国“最聪明的人”。

布兰森,能够成为英国最聪明的人,破译了“差生”为什么能够成功的第一个核心密码:兴趣引导——发展优势,扬长避短。

一个人在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面前,他就是一个十足的笨蛋;在他感兴趣的事情面前无论其智商的高与低,他会高兴地、快乐地、拼命地并通过自己坚强不屈、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努力成为这个行业的状元——成为最聪明的人。

如果高胖的父母,不让孩子上什么名牌大学,专心致志能够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说不定高胖还会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企业家,今天高中生雇凶弑父杀姐,今天孩子“打架斗殴、抢劫抢抡奸、弑父、弑母、弑师、自残、自杀”这类事件频频发生,根源何在?根源就在让我们的孩子在高考走上“华山路”,没有上教育、高考“立交桥”,岂能不出现教育的“交通事故”?

所以,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孩子的前程、为了中国社会的和谐与安定、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与昌盛;为了实现中国教育梦、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今天的中国的高考是否该上教育的“立交桥”?

孩子走教育的“立交桥”之路,就是走李时珍之路、就是走布兰森之路、就是走爱迪生之路 、就是走成功之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校,何乐不为?

教育走“立交桥”之路,就是走因材施教之路。

高考走“立交桥”之路,就是走扬长避短之路。

如此,我们的学生学的“轻松愉快”,我们的老师教的也“轻松愉快”。

下面,我们接着看 第四节 “从严师被弑,看中国学校教育如何反思”?

第十章 敢问中国教育与学校教育路在何方?(2)


【注 《敢问中国教育与学校教育路在何方?》 系列博文  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在 中国教育人博客 【新阅读征文】 栏目设置:观察主见 【田园泥土香教育】 于2012-09-18 08:58 首发 于 中国教育人博客 且 今天 修改于 简书 】

附录

《敢问中国学校教育路在何方?》

目录

第一章 教育:是“分数”教育?还是“生命”教育?

第二章 教育:是“枝叶”教育?还是“根基”教育?

第三章 教育:是“择校”教育?还是“择师”教育?

第四章 教育:是“差生”教育?还是“差异”教育?

第五章 教育:是“补短”教育,还是“扬长”教育?

第六章 教育:是“捕鱼”教育?还是“养鱼”教育?

第七章 教育:是“教书”教育?还是“育人”教育?

第八章 教育:是“补课”教育?还是“补心”教育?

第九章 教育:是“复读学”教育,还是“下江河”教育?

第十章  中国教育与学校教育之路如何反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