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级小教科学

9组对6组评价

2018-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HS_af40

9组对6组评价

1. 教学设计分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四个环节,体现了一个完整有序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联系生活现象,理解重点概念;在过程与方法环节中,要求学生能正确操作简单的实验仪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一点与课标相呼应;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注重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教学重难点中循序渐进,通过对几个核心概念的重点讲解,实现学生对迷思概念的转变。

2. 三个实验中始终围绕导入问题,在每个实验结束后都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本实验与导入问题之间的关系,非常注重学生的个人思考,例如在热与热传递的实验中,先用生活实例“热水袋可以暖手”引出“热是如何传给我们这一问题”,再通过加热氯化钴试纸这一实验,使学生明白“热是从高温的一端传向低温的一端”,再回顾导入问题,引导学生从热传递的角度重新思考导入问题。

3. 在导热性实验中,非常注重析出观念,以学生原有的观念为基础,回答金属与非金属导热性是否相同。通过热在不同固体中的传递(将铜棒、铁棒、木棒和玻璃棒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感觉棒的变热速度不同)这一实验为学生添加了科学的观念,使学生了解了不同物质传递热的能力不同。

4. 在关于温度的实验探究中,通过加热清水,温度计会上升,使学生明白温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第二个实验开端就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清水会升高”,这很好的体现了两个实验之间的衔接。

5. 在布置作业这一环节中,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观察日常生活中科学知识,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体现了使科学对学生可触及这一KI基本原则。

改进之处:

1在热传递的实验中,提出生活实例“为什么​冬天热水袋可以暖手”这一问题,教师在实验最后并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这一环节有所欠缺。

2.在本实验最后,教师提出让学生回顾导入问题,但笔者认为这一实验只能证明热是从高温的地方传至低温的地方,即只能证明为什么手摸铁和木头感觉凉,却不能解释导入问题中“为什么感觉铁比木头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