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永远不晚。

33 接指令=目标挖掘+全局地图+设置里程碑01

2022-10-01  本文已影响0人  i董小姐

上级的指令是被高度简化和抽象后的指令 ,怎么解决呢?我们直接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这个例子非常有趣,我自己第一次看到这个案例的时候,也觉得脑洞大开。

假设你在一个学校工作,是教务负责人,这个时候校长就跟你说:“老李,你去按照50万到100万的预算,采购一批大型的教辅玩具吧。”

这是个指令,这个时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我等你,你先想一想。

我猜你应该已经发现了吧,在这个短短的指令里,埋着好几个大坑。

第一,50万和100万差着一半呢,到底按多少买啊?
第二,采购一批玩具,一批是多少?
第三,市面上那么多种教辅玩具,到底买什么样的?

这些信息如果没挖掘出来,假设你就自顾自地按照自己的经验去做了,挑了一些还不错的教辅玩具,把预算控制在80万左右,不上也不下,是不是就可以跟领导交差了?

这个时候你会遇到什么呢?我猜,你大概率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校长说:“你为什么买这个,这个颜色好难看啊。”“这个供应商哪儿来的,这个根本不符合我们的教育理念啊。”

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就会很愤怒:我这不是按照你的要求买的吗?你说,我做的所有这些事,哪个不在你那句指令里面?我们为了这个方案上上下下跑了半个多月。你要有这么多细节要求,你为什么不早说?对,为什么不早说?那我要问的是,你在当初接指令的时候,为什么不早问呢?

所以,在校长布置完这个任务的第一时间,咱们立刻就要追问一个问题:校长,请问这个采购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您什么时候用?

校长可能就会多说一句:我觉得你得在一周之内就布置出来,因为我们马上有一个招生访校的活动,我的目标,是要让在招生期间来参观学校的这些孩子们可以参与体验,让家长看到学校用什么理念来办学,用什么方式来教学。

这是在确认任务背后那个真实的目标和意图,也就是干这件事,到底是在解决什么问题,是不是跟前面那个指令好像已经是两个指令了。

因为对待任何任务,你采取的任何一种行动方案,都没有绝对的好或者坏,都会有利弊之分,有成本,有潜在的收益也可以去算。

只有你锁定了那个真正的、真实的目标,你才能去评估,我们所采取的这个行动方案,是不是一个最匹配的方案。

这可没完,做到这一步,只能保证你把任务做对。要想做好,你就得继续挖掘,跟领导继续去确认边界和标准。

请注意,给你一个建议。就是咱得建立一个理念:凡是我接到的任务,我都应该用产品意识来对待。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我接任务的时候,就要想象成我在做一个产品。一个产品当然是有标准的,是有样态的,是有明确的呈现的方式。我就要想,我要把这个任务不仅是做成,而且得有非常好的呈现的状态。

请注意,这也是我们在向上沟通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的问题。因为我们和领导对一项任务的预期是不一样的,那个标准经常容易变得很混乱。

比如在这个案例里面,用50万到100万的预算去购置大型的教辅玩具,这个任务对于领导来说,他自上而下地布置起来很简单,一句话就说完了。

但是当我们真的自下而上地执行的时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项目。预算怎么花,选什么样的教具合适。你会发现这些问题如果在执行中不挖掘,不明确,我们就会陷入执行的黑箱。

尤其是我们接到了一项新任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让我们抄作业,就更容易出问题。你怎么干,领导都不会满意的。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做好事前的挖掘,然后确认成功的标准,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按照标准来要求。

这个时候,如果一个任务,它不仅是一个指令,它还是一套你和领导共同确认的标准,咱们是不是执行起来就变得有抓手了呢?

比如在这个采购的任务里面,指令就那么一句。但是如果你学会

了目标挖掘,挖掘出了这件事情是要为“招生”的场景服务,这是我们的首要目标。你看跟前面的指令推进了。这个时候,你可以继续往前去挖掘,就是在领导心目中这件事好的、做成的那个标准是什么。

随着我们的挖掘,执行者就设定出了四条成功标准。第一条,因为是招生,所以得让孩子和家长一来看到这些教辅玩具,就能有一种惊喜感,是觉得这个学校好好啊。所以这些玩具必须是那些孩子特别想要,但是家里舍不得买的东西。当有了这个标准之后,选择哪些教具,就有了一个执行的更细的方向。比如你就不是去买就完了,而是要先对来参观的家庭做一些基本的调研,研究一下他们的经济能力,研究一下家庭的结构。玩具就不是越便宜越好了,而是要先符合这个标准才行。

第二条,买的玩具要符合5到7岁孩子的认知规律和成长特点。有了这条标准,你就要请教老师们,去研究一下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你看你执行又多了一个侧面。招生的时候,孩子来体验,老师们就能跟现场的家长去讲一讲,这些教辅玩具是有教育价值的,这个教具是不是能直接和最初校长所提出的目标匹配起来呢。这又是一个你执行的标准。

第三条,每一个教辅玩具都跟未来的一种课程的样态要有关联。当你跟家长解释完这一点,家长就充分理解了,这些看起来是玩具,其实是教具,绝对不是让孩子玩玩就算了,它背后都是课程,都是教育理念,这个学校真棒。最后一条,很可能你在聊的过程中会发现,这些教具还有一个要求,叫不能固定,可以移动。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新学校,这个新学校它的空间是没有锁死的,它未来随时可能会调整。所以这些教具玩具得能移动,得能搬走,这才是效益最大化。

你看,随着你不断地挖掘,你跟领导确认清楚这些边界和标准,那执行的时候,你就有了清晰的脚手架。它就不会出现好不容易一个星期加班加点拿出一个方案,领导却左不满意,右不满意了。所以当我们在跟领导沟通的时候,你在干什么?我们就是在做挖掘,就是通过不断的、礼貌的追问,把他脑海中那个大图景给挖掘出来。

在这里,我也给你准备了一个标准的任务确认清单,一共有六项,你可以直接按照剧本来,一一进行确认。

不过请注意,很多时候,这些信息我们可能没有办法一次就能问清楚,因为领导经常没耐心。但是没关系。第一,在追问完所有的问题之后,你可以在这场沟通末尾做一个总结性的确认。比如:您的要求我听明白了,为了后面更好地执行任务,我再明确一下咱们的具体安排,您看我理解的有问题吗?

这么做,其实就是把你从对方口中所听到的所有信息,用自己的话再陈述一遍。这个时候,如果你的理解是准确的,对方就会给你一个肯定的确认。如果不对,他自然就会补充更多的新信息进来。同时,这个动作也是让对方听一遍他自己提出的要求。如果他的要求本身是不合理的,他自己能听得出来,那他就可以进行微微的修正。

另外一个小技巧,如果你的领导没那么有耐心,你要主动把问题拆解成两次,或者多次,进行提问挖掘。直到等你问清楚、问明白了,再去做具体的执行工作。对于那些真正复杂的和困难的任务,目标确实就是要被反复地澄清,反复地追问,没有那么容易,就拿出一个确切的目标来。咱们都要对这件事有耐心。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也是在倒逼你的领导,把这个事情想清楚。所以只要你不断地追问,他的指令一定会越来越清楚。

当然,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领导出现了不耐烦,有点急躁的情绪,没关系。你要相信,领导当下的不耐烦,永远要好过事后任务干砸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