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

我手比我心

2022-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感恩遇见0331

受几位青年教师的启发,我把几个数学课堂中用手势这一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几点做法汇总一下:

1.三角形的稳定性

一个三角形只要三边确定了,这个三角形就确定了,因此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我们把两根大拇指指尖相对,形成一条线,其它两根手指与其构成一个三角形,用力后所搭建的三角形很稳固。如果两根拇指不在一条直线上,与另外两根手指形成的四边形就一用力就会变形。是不是很有意思!

四边形 四边形 三角形

2.中位数

在教中位数的时候,请孩子们伸出手指来找中间的数。

伸出5根手指,为什么第3根是中间?3和5有什么关系?是(5+1)/2。以此类推,如果求15名队员年龄的中位数,就是排序后找第(15+1)/2=8名队员的年龄。

伸出4根手指,第2、3根都在中间。怎样由4得到2?4/2=2。怎样得到3?2+1=3。再次类推:求14位队员年龄的,就是排序后找第14/2=7个和第7+1=8个队员年龄的平均值。

5根手指,谁在中间? 10根手指,谁在中间?

3.三线八角

同位角——双手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摆成手枪状,两只手的食指指向相同的方向,大拇指也指向相同的方向,一只手的食指抵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使两手的食指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每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所夹的角,就组成了同位角,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F”型。

同位角

同旁内角——还是双手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摆成手枪状,只需要让两只大拇指的指尖相对,在一条直线上,让两根食指方向相同且平行。此时大拇指和食指所夹的角就组成了同旁内角,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U”行。

同旁内角

内错角——在刚刚“U”型的基础上,转动一只手旋转180度,大拇指依然指尖相对在一条直线上,两根食指的方向相反且平行,此时大拇指和食指所夹的角就组成了内错角,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Z”型。

内错角

通过手指游戏,一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另一方面通过肢体的记忆,帮助孩子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了解我们身体中也蕴含着很多数学小知识,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啊。教学中我看到班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动手,都在认真思考,都不由自主的加入到回答问题的行列中来了。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