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培训管理企业培训引导

赵磊:引导技术在教学复盘环节的应用

2018-04-16  本文已影响5人  团队引导者赵磊

       前日,有伙伴与我讨论“关于引导学员在一天或几天学习及课堂演练结束后对学习过程进行复盘总结,有什么好的形式和方法推荐吗?”。

       这是一个好的话题。

       引导技术在培训中的应用,是引导技术的一个应用方向。这种实践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教学双方平等沟通、充分对话,从而引发学习参与者智慧碰撞的理念。       

       在过往观察中发现,很多伙伴在考虑引导技术应用的时候,多数只是考虑到引导技术在结构化研讨的功能,多数应用在小组讨论、共创方案的教学活动中,但这其实只是引导技术在教学中的一部分应用而已。 

       如我刚才所说,引导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结构化的工具,而是一种理念。它强调了参与、平等、对话、共识,人们在这个过程中觉察、反思,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达成更多的一致。所以,在需求调研、课程设计、课程开始破冰、现场教学活动、知识点提炼、活动结束后的总结复盘等各类教学活动,引导技术都有应用的空间。

       我经常在课程教学活动后,运用引导技术中的经典工具-焦点讨论法,进行活动的总结和新知的衔接导入。比如一个活动结束以后,我会提出几个问题:

活动总结:

客观性问题:刚才我们的活动有几个环节?

                   在活动的过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活动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反映性问题:请大家用一个词来总结一下你的感受?

                   刚才的活动过程中,哪几个环节完成的比较顺利?哪些环节有挑战?

诠释性问题:这些表达感受的词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我们就会有这些感受?

                     我们运用了哪些学习过的内容?在什么情境下应用的?

                    为什么选择用了这个工具而不是其它?

                     这个活动对管理者的团队管理行为有哪些反思?

决定性问题:我们可以用哪句话总结刚才大家的观点?

                     哪些行为是需要避免的?

                    哪些行为最为关键?

                   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怎么做?第一步可以做出什么改变?

导入新课:

下面我们来看,刚才这个活动,还可以运用哪些技术,有哪些特点、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个焦点讨论法即可以带领导大家总结刚才的教学活动,同时也进行了新课的衔接。

       课程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整个课程进行复盘总结。复盘总结的重点在于盘点学习到的知识、联结个体经验、引发深入思考、制订行动计划。我们也可以用焦点讨论法来做个总结:

客观性问题:这次课程我们主要有哪几个课程模块、分别有哪些环节、 哪些知识点? 

                    学习了哪几个工具?

                    一共有哪几个教学活动?

                    你印象最深刻的教学活动是哪一个?

反映性问题:哪个案例对你最有触动?

                   你对哪个工具的实际应用效果更好奇?

                   课程中的哪些内容和观点是你让你欣喜的?

                   哪些内容还有一些困惑?

                   课程中哪一部分你感觉学习起来最吃力?

诠释性问题:这次课程学习给你带来哪些收获?

                     你准备如何应用这些收获?

                     如果还有一次类似的课程的话,你期望再深入学习哪方面的内容?

                     这个课程学习结束后,你的思维方式、行为会有哪些与原来不一样的改变?

决定性问题:你准备把哪些学习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应用计划如何?

                      第一步会做什么?

       当然,运用什么样的工具、教学活动,还是要看我们前期设定的教学目标。从以终为始的角度来看,教学目标最终就是想让学员掌握解决两类问题的方法。一类是“技术性问题”,另一类是“适应性问题”。

技术性问题:即解决问题所必须的知识,已经以固化的形式存在,或者简单可以理解——类似的问题已经经过工作中的实证,在组织中存在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法,或者说有唯一的正确答案。比如,针对工作中的流程、标准、操作规范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适应性问题:在组织发展中还有一类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人们面临的挑战是,要不断整合相关资源,运用已经掌握的技能、方法去探索,与他人一起碰撞解决思路与答案。这类课程更多的是希望学习者掌握某种思路、进行自省反思,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比较常见的适应性问题就是管理类问题。学习管理技能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真实场景下如何解决问题就成了学习的重点。

       当然,这两种问题的解决不存在孰轻孰重。从狭义来讲,技术性问题的解决,考察的是学习者技能学习、规范掌握的情况;适应性问题的解决,除了考察管理技能之外,还要着重于学习者运用资源、观察反思、举一反三、协同合作、决策等综合能力。所以,这两种技能是学习者都需要具备的,只不过因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所差异罢了。

       因此,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课程复盘总结过程中应用何种引导工具、何种教学活动也有较大的差异。

解决“技术性问题”能力培养

       如果是技能性问题的培养,可以着重于从学习过程回顾入手,同时对技能的掌握情况、关键因素、技能要点进行复盘,并确定后续学习计划。

课程主题:某商业银行假币的认别与风险防控

课程形式:以案例的方式导入,授课讲师对识别假币的方法进行了讲解。学员对识别假币进行了实操练习。

课程总结:应用焦点讨论法进行

客观性问题:我们今天主要进行了哪几种假币的识别练习?

                    学习了哪几种识别假币的方法?

反映性问题:在这几种假币的识别练习中,比较成功的是哪些?

                     哪种类型的假币识别难度最大?

诠释性问题:你觉得今天讲授的这几种识别假币的方法,有什么共通性?

                     在假币识别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有哪些?

                     在****条件下,如何正确进行假币的认别?

                     你今天学习的收获是什么?

决定性问题:你准备如何进行练习?练习计划是什么?

       以上的内容,都是要围绕当天的教学目标-认别假币的方法进行的总结。目的是为了回顾教学过程,总结学习要点,制订后续学习计划。

解决“适应性问题”能力培养

        如果是适应性问题的能力培养,那么就需要在学习过程、要点回顾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案例分析、小组总结、情境问题讨论等教学活动进行复盘和总结,效果会更好。这些活动的增加是了更好的做好课程内容的延展。

       在这些教学活动的设计中,焦点讨论法、团队共创、漫游挂图、世界咖啡,以及一些决策类工具,都可以应用。比如漫游挂图活动,培训师可以在四周的墙壁上,挂上写有课程重点内容的白纸,相关内容可以以问题出现,也可以以具体情境出现。学员以小组为单位,逐一完成相关讨论。在此基础上,培训师可以就教学内容再进行一次总结梳理,加强记忆。

       当然,由于引导技术的种类比较多,到底哪个技术更适合当下的培训场景,恐怕还是要靠培训师在课程设计前进行统一的考虑。不管选择哪种工具,最终都是在促动学习者参与学习,引发主动思考,激起智慧碰撞,在质疑、反思、自省中成长。这也是引导技术在培训中的应用中最核心的作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