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正强《种子课之数感是什么》
平时我们在一起讨论的时候,总是说要培养学生的树干,可是树干究竟是什么?我们却从未讨论过具体的内容。今日读完这篇文章,我略有收获。
其中对我感触最深的,是俞正强对于近似数数感的解释。在教授祭祀书的时候,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是四舍五入。重点都放在了如何去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所以在做这一类型题目的时候,学生总是一错再错。尤其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根本就无法去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去求这个数的近似数?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就开始自作聪明去给学生找题目中的关键字。类似于“大约”这样的词,我们就可以去求近似数。我想也正是因为我们所谓的这些丰富的经验,把学生的思维都固定到了一个圈子里。这也都是于正强所说的,我们只是把所谓的显性知识交给了学生。而对于更重要的隐性知识忽略了,长此以往,学生也习惯性的去接受,而忘记了提出疑问,缺乏了思考。
就像我们平时在去求一个近似数的时候,学生掌握的很扎实,可是对于有些题目反过来根据这个数的近似数是多少,让求这个数可能是多少,学生总是错误百出,而且对于他们来说似乎也很难以去理解这样的做题方法。我想如果在讲授近似数的时候,将近似数表示的是一个区间交给学生画图,表示他们便会真正的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了。也不用我们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强调,一遍又一遍的讲解。这一次的意义的挖深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关于祭祀术方面的书感,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出来了。这些所谓的树干虽然无法言说,但是他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说点题外话,关于数感是什么,虽然我一直不太了解,但是我之前上学学习英语的时候,对于英语的语感我感觉是深有感触的,当时做英语题的时候,可能我并不知道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选择这个选项,但是我总是能做对我感觉,这就跟长此以往的去学习英语,去阅读英语,在脑子中默默所形成的语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一直到我现在工作数一年,依旧有很大的正能量,因为有这方面的语感,所以我有很大的成就感,而且这种语感即便是现在不再怎么接触英语了,依旧是难以忘怀的。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隐性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