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也许,阿卡西是你,是我,是容纳一切的空;也许,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们是“一”。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感谢你成为我学道途中的伙伴。
有意向做阿卡西解读案主的小伙伴可简信。解读时间:每天中午12点到12点半,名额5人,报满为止。
以下是Kamiko同学写的《阿卡西Q&A》,解答了很多朋友心里的疑问。原文转载如下,谢谢Kamiko
阿卡西Q&A
作者:Kamiko
公众号:梦土唱游
有很多朋友好奇或者不太了解阿卡西到底是干啥的,这里借用集中解答一下。
Q:阿卡西到底是个啥?
A:阿卡西即佛教里所讲的阿赖耶识,它包含了宇宙万物生生世世的所有信息、所有的生命轨迹、所有的可能性,同时它也是超越这些有形层面的、那个承载一切的大背景。打个比方,一块空白的电影屏幕上,所有的故事和角色在其中展开,阿卡西就是这个电影银幕,一切都在它之内升起。
而阿卡西解读作为一个法门,是通过有意识地聚焦,去获取对当下状况有启发的的信息,从而解开疑惑和困局,它是起到工具的作用。
Q:那么既然一切都是由阿卡西之内升起,那我们平时的念头和通过阿卡西解读这个法门所获取的信息有什么不同?如何区分念头到底是来自心智还是来自阿卡西呢?
A:实际上这个问题本身已经回答了它自己。一切都由阿卡西之内升起,所有的念头都是来自阿卡西,没有任何一个念头是你“想”出来的。你如同一个收音机,平常都是无意识地在接受信息,由此吸引而来的都是与你状态相应的、经常是杂乱的、互相矛盾的一些信息。而通过阿卡西解读这个工具,我们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把意识聚焦,调到对应的频道上,biu~内在的智慧之光就出来了。它给到的往往是更加中立、视野更开阔的答案。而答案本身其实不是关键,它往往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更多的是引领你看穿问题、超越问题。
所有的信息进到“你”这个系统里面,无可避免地需要经由心智的处理从而被理解和诠释出来。心智在这里面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是信息的转译媒介。还是回到那个收音机的比喻,心智接收信息,把信息转码成它自身系统能处理的内容,从而发出对应的声响。
无论是对于阿卡西解读法门的修习者,还是对于用其他一些法门接收各种直觉信息的人来说,一开始都可能经历这样一个信任与怀疑兼具的阶段,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觉得这些信息是不是自己想象出来的。
实际上所有信息都不是无缘无故来到你的,能被吸引而来的,都是与当下状态相应的信息。有几个建议或许能帮助你更顺畅地走过这个阶段:
1.对于接受到的信息,既不“当真”,也不“否定”,只是姑且看着;
2.不去过分关注信息本身的“真假”(因为很多是你区分不了也无从验证的),而是看它是否对你当下这个状况有所启发,能够解开你在这个问题上的“结”(答案未必是为了回答问题,而是为了破掉问题);
3.对于接收到的信息,进一步追问,打破砂锅问到底。
Q:修习阿卡西是不是意味着我能获得所有的信息,能得到一切问题的答案呢?
A:阿卡西解读师只会接收到当下需要接收和传达的信息。奇迹和疗愈的发生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解读师能做的只是敞开接收并坦诚地传达,而不是扮演一个全知全能的神圣角色。
Q:是不是所有的问题和冲突只要借助阿卡西来解读和疗愈,就能得到理想的结果呢?
A:阿卡西并非一个“挥挥魔棒,一切烦恼就可以烟消云散”的法门。有时候确实有一些奇迹会瞬间发生,可能某个长期的疾病突然就痊愈了,或者做完个案跟某个人的关系突然180度大颠覆,这些情况不仅在阿卡西解读里会出现,在其他一些法门里也有。但如前面所讲,疗愈的发生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它无法仅仅归功于疗愈师或者是某个特定的法门本身。一个人,一件事,他走到这个点,刚好碰上这么个疗愈师,碰上一个叫做“阿卡西”或者“XXX”的法门,在当下充当了这么一把钥匙,而整体势能的运作就是要他当下去面对这件事,去解开这个结,于是,所谓的奇迹发生了。
无论是阿卡西,或者其他任何一个法门,或者某个声名昭著的“大师”,其实都不是那根可以消除一切烦恼的神奇魔棒。
Q:那在哪里可以找到那根神奇魔棒呢?
A:嘿嘿,它大概存在于我们深深的脑海里吧。
Q:这么听起来阿卡西好像一点也不神奇呢,啧啧啧。
A:是的,是个一点也不神奇,需要你愿意去面对问题、去付诸行动、去做需要的改变的法门呢,才不是什么轻而易举地富足/健康/美丽/快乐/XXX的灵性成功学呢。
Q:阿卡西解读师接收到的信息是什么形式的?
A:在有形的范畴内,我们能体验到的无非就是色声香味触五种感官体验以及念头,相应的,无论是平时接收信息还是用阿卡西这个工具接收,转译出来的都是以五感体验或念头的方式呈现。最常见的就是念头和画面,而其他像声音、气味、味道、触感是相对少见的。这些信息的接收会因每个人先天的状况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但它们同样都是可开发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可以想象一个苹果。
现在你脑海中看到一个苹果,它是什么颜色的,是红红的、还是绿绿的、还是其他什么颜色?
现在把这个苹果握在手里,摩挲一下,摸一摸它,去感受它的质感。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还是其他什么感觉?感受它的温度,是凉凉的还是比你的皮肤稍微温一点还是跟你手的温度差不多?
把它凑近你的鼻子,仔细地闻一闻。是否嗅到了香香甜甜的苹果气息?
现在想象你拿着一把水果刀把这个苹果切开。你的手握着刀子时,是什么样的触感?当刀子切到苹果时,你感受到什么样的力的变化?苹果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
好,把苹果拿起来咬一口。你是否听到“咔,嘎吱嘎吱”之类的咬苹果并且咀嚼的声响?这个苹果吃起来是什么样的口感?是清脆的还是沙沙的还是有点软趴趴的?它是甜甜的、还是有点酸、还是有点涩、还是刚刚好?
在上面这段短短的想象中,五种感官体验:视觉(看苹果)、听觉(听苹果)、嗅觉(嗅苹果)、味觉(吃苹果)、触觉(摸苹果、咬苹果)都被调动到了,你可以通过去想象一个你已经熟悉的事物或体验,从五种感官体验的角度切入,去主动锻炼你的内在感知力。
而拓展到在阿卡西里接收信息,或者用其他法门来接收信息,比方说你接收到的只有念头信息,那么你可以主动去“看”这个信息相应的画面,主动去“摸”、去“嗅”、去“听”、甚至去舔一舔是什么味道。在感知的时候,你不一定需要想象一个人形的你出镜,只需要调动对应感官的觉知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你觉得有个有形的具象化的东西用起来更顺手,也是可以伸一只想象中的手去摸的,这个都没有问题。
Q:讲了这么多,好像还是不大了解阿卡西解读到底是怎么进行的,能说一下具体流程吗?
A:简单来说就是解读师通过一个简单的仪轨与个案建立连接,然后个案根据自身的疑惑与卡点提问,由解读师连接信息并进行解答。市面上有不同的阿卡西流派,有的是先念一段祈请词,与光之存有之类的进行合作解读;K所学习的方法则是解读师自身作为信息管道,不需要通过其他存有做媒介。
在这个过程中,提问者本身的意图是很重要的。提问者不一定需要知道如何去问“对”的问题,但起码得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准备好去面对境况本身。而有经验的解读师,除了解答个案提出的问题之外,还会根据直觉引导去适当扩展,问出“对”的问题,从而得到更多超越原本提问之外的信息。这种扩展提问会随着解读的深入变成一个内化的过程,很多时候其实不用刻意去提问,信息自己就会涌过来。
Q:那阿卡西里的疗愈是怎样进行的?只是解读问题就会有疗愈效果吗?
A:有些阿卡西流派是只解读信息,而K所学习的方法里则会有能量层面的疗愈操作,但这个也不是必须的,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有时候单纯解读本身确实就可以带来疗愈的效果,有时则需要一些其他形式的处理。形式并非僵化的,K自己在解读的过程会根据直觉指引,结合自己学到的其他一些方法,而且也并不局限于个案提问解读师回答的形式,有时候还会反过来问对方许多问题,引导对方去感受身体、能量等等,这些都是很灵活的。
Q:阿卡西是不是可以读到前世呢?如何验证这些前世信息的真假呢?
A:从更高的层面讲,时间并不存在,在阿卡西里读到的故事其实并没有先后顺序之分,“前世”只是方便说法。
“前世故事”难以验证真假,读这些故事的目的也并不在于让你觉得“因为我前世发生了某某事件所以导致我今生如此这般的境地”。归因是没有建设性意义的,就跟有事赖童年、赖你妈的逻辑差不多,你所有的烦恼,最终都可以归结到“你妈把你生了出来就是你此生一切苦难的根源”,同样的,你可以把锅赖到前世、前世的前世、前世的前世的无无穷无尽的前世头上,然而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前面我们提到过,所有信息都不是平白无故出现,被吸引而来的一定都是跟当下状况有所呼应的信息。
故事是服务于当下境况的。通过一个跟你当下困局相似的故事,让你看到故事中的人是如何陷在那个特定的模式中,从而照见到当下的模式。你跟平常生活中这个角色的认同太深了,身在山中而不见山。故事的目的就是让你能拉开一点距离去看,知道是怎么掉进坑里的,好不再往同一个坑里跨,或者至少,下次你再掉进去的时候,不会慌得一批,因为你知道怎么爬出来了。
也请克制住与这些“前世故事”里的角色认同的冲动。去相信说自己是某某星系第几十上百维度下来的天神大圣王子龙女,或者自己好几世是某某文明里呼风唤雨的祭司大巫,或者其他各种或伟大或渺小、或风光或悲惨的故事人物,无非是增加自我的特殊感和存在感。其实,就连你今生的这个“现实生活”,也不过是一个故事。故事的真假只在故事本身的框架内成立,所有的故事在它自身的框架中都可以说是真的,同样,也可以说所有故事都是假的。故事就只是故事而已。
所以,对于“前世故事“,并不需要去计较它的真假,因为你验证不了,它的真假本身也没有意义,只需要看它对你是否有所启发。
Q:阿卡西可以用来预知未来吗?预测的结果准不准呢?
A:讲到预测未来,其实问题也许是“有没有一个既定的可以被准确无误预测到的未来”或者“有没有一种能百分之百准确预测出未来的方法”。而问题背后的问题是:我能否通过预测未来从而趋利避害。
如果未来真的是既定的、能被准确预测,那说明它无法被改变,那么一个无法被改变的未来,即使你去预测它,也是改变不了任何事,它原本是顺就是顺,是逆就是逆的。而如果有人告诉你,他能准确预测出你的未来,会发生什么什么样的事,而只要你如何如何做了,事情就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那么他原本预测出的那个未来,到底准不准呢?
“趋利避害”本身就是一个狭隘的视角。如同塞翁失马的故事所揭示的一般,境况暂时的顺逆其实并不代表最终的结果。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其实所有的体验,无论一时间看上去是“好”还是“坏”,你喜欢或者不喜欢,都是助缘,甚至看上去越“险恶”的助缘,越能推动人的成长。
在阿卡西里所做的预测,是根据当下的能量状态所做出的趋势推断,它可以看到相对可能性更大的那个结果。然而,能量状态是变动的,就连这个预测的行为本身,都可能导致状态的变动。
那么这样的预测本身的意义是什么呢?它其实不在于说我讲了一个结果,事情真的发展成我说的那样,然后个案就很信任很崇拜你,觉得哇你讲得好准啊,这个其实没有什么意义。更重要的在于帮助个案怎么去看待和面对当下这个境况、相关的人事物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
生命自然的潮汐就是有起有伏,如同月亮的阴晴圆缺,它盈满了之后自然会回落,落到低点也自然会再回升,没有人能够一直不断地趋“利”避“害”,也没有人能够永远处在“顺”境之中,同样的,也没有人会一直“倒霉”、“不走运”。
民间有种说法,说“命越算越薄”,其实就是,当一个人迷信于算命所预测出的生命轨迹时,他把测算结果之外的其他可能性堵死了,本来有那么多条其他的路,最后只剩下被测算出来的这条了。当他如此坚信这个结果时,他内在的能量、所采取的行动就会使得事态往这个方向走,然后他感觉每每都被算准了,就越来越相信这个,路也走得越来越窄。
所以,无论是使用阿卡西或者其他法门来预测趋势,都请不要用预测结果把个案的路堵死了,预测出的这个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导个案在当下怎么去面对整件事情。
Q:我可以用阿卡西来读取别人的信息吗?比如我想帮助我的爸爸妈妈或其他亲友,但是他们可能接受不了阿卡西这类的形式,或者是,我想给我的小孩读取信息,来帮他做决定或者疗愈具体的问题,这个是可以做到的吗?
A:对于成年人来说,读取阿卡西是需要经过对方同意的,阿卡西不能作为窥探别人隐私的工具。或许你可以不经过别人同意而去读取他的信息,但这样读出来的信息是没有意义的,你无从验证,也很难用这样的信息去帮到对方。这个是需要对方有明确的意愿,说我需要这个帮助,并且愿意通过这样的方法来照见我的问题。
而如果你觉得你想帮助某位亲友,那么通过你的阿卡西,是可以得出一个看待这件事的角度,来帮助你去面对这个状况,从你自身的角度出发去和对方交互。“你认为对方需要帮忙”不必然代表对方真的有问题,却一定是你的问题。
而对于未成年人,如果是比较小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好,我们帮他们看一些问题,是可以直接通过父母亲的阿卡西来看或者进行疗愈的。但是我们一般不对未成年人的未来进行预测,因为未成年人的未来其实更富变化和可能性,我们的预测有可能会影响父母的选择,像前面说的,把其他可能性堵死了,这个是要尽量避免的。而同样的,对未成年人我们要保持尊重,解读重点放在帮助父母怎样去面对和处理亲子间的关系,而尽量避免侵犯到孩子的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