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语文教育

语文阅读解题能力难吗?语文学霸修炼手册告诉你,明确方向最重要

2019-08-18  本文已影响3人  卞子曰


       对中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有三大难:文言文、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文。

       说起现代文阅读,学生最普遍的吐槽就是:文章看得懂,但一做题就不知道从哪儿回答,好不容易写出来了,还不知道对不对。所以在考试时,语文阅读理解题只能把自己想到的都写上,特别浪费时间。


       其实,语文学霸修炼手册告诉你,很多学生的问题主要是:阅读方向不明确,阅读能力要求不清楚,具体题型要点不了解。

       一说语文阅读,很多家长、学生都有一种困惑:我们也爱读书,也读了不少的书,为什么一做题就打不好阅读题。

       其根源,就是我们没有分清楚平时阅读与测试阅读的区别。每年高考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种报道,语文阅读的原作者回答阅读题,不知道正确答案。

       其实,作者不知道自己写的文章的阅读题的答案很正常。依据接受美学的观点,一篇作品被创作出来后,作品本身就具有了独立性,作品、作者、读者、社会四个维度的相互作用。正是因为如此,一千个读者眼中,才会有一千个不一样的哈姆雷特。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解读,也就成为了众多解读中的一个,但已经不是唯一答案。

       正因为如此,语文考试的时候,阅读题的命题人,不可能只从自己理解的角度拟定题目,他需要考虑的是,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语文考试说明等纲领性文件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以及常规的思考方向。所以,一篇文章的考试阅读,考查的是大多数学生都能想到的共性的内容。

       我们家长、学生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明白,爱读书并不意味着会做语文阅读题。你只有明确语文阅读考查的方向,你才有可能提高语文阅读成绩。


       具体到语文阅读能力,那仅就初中语文阅读来说,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把阅读能力分为两个层面:阅读的共性要求,不同文章类型的的个性要求。例如,在共性要求中,课程标准提出“理解分析主要内容”,落到具体文章类型中,议论文则是“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说明文则是“获取主要信息”,文学作品则常考查相关内容在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主题表现上的作用。

现在中考的语文试题中,也是按照文学作品、说明文、议论文三种类型进行阅读考查的。学生只有明确了不同的文章类型的所考查的具体阅读能力要求,才有可能提高阅读成绩。


       有学生说看到阅读理解题,完全没有思路。三年初中下来,对一类的试题还没有思路,这样的学生只能说是课堂听讲、能力迁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这不是老师的问题。

       就那刚才所说的议论文的“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有非常清楚的思考要点。例如”分析议论文中论据的作用“,在面对这一题型时,我们首先要在文中具体语段中找到这一论据;然后勾画这一语段的三种关键语句——语段的中心句或分论点,分论点下的各层次的中心句、论据前后对该论据的总结性论述;最后,明确该论据证明的是哪个层次的中心,进而明确该论据证明了分论点。

       我们只有明确了具体题型的基本思维要点,在完成具体的阅读理解题的时候,才能知道应该思考哪些基本要点,并在此基础上还要多想些什么。


总而言之:

       提高语文阅读解题能力,我们要明白语文阅读测试考查的是共性理解,而不是自己的个性化解读;然后要明确文章类型,把握此类文章的能力要求;接着不断总结此类文章具体题型的思考要点,并在具体的阅读练习中实践、内化、迁移。

       只有明确了语文阅读理解题的正确方向,提高语文阅读解题能力就会成为可操作、实效性强的事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