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健身探秘运动&健身

关于跑步,我的两个猜想

2017-04-27  本文已影响770人  Psy_Yan

我发现自己小的时候特么没耐心和毅力,做什么事情都很难坚持到底。让我自己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例子是:上小学那会儿,学校的舞蹈队来每个班级挑选要培养的苗子,我有幸被选上。舞蹈队在每天早读的时候要进行基本功训练,那会儿我觉得还挺新鲜,不用早读多好啊!可是没过几天,我对重复、枯燥的基本功练习渐渐失去耐心,刚开始会找各种借口不去,老师找过我谈话,希望我能坚持,结果我自己提出放弃。现在细思想来,我的没耐心、没毅力岂止体现在这件事,正因为自己对练字、学习都缺乏专注力和韧性,纵观我的小学生涯,差的不堪回首!

关于跑步,我的两个猜想
关于跑步的猜想

那是什么时候我才感觉到自己做事不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而是尝试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呢?由此我想到了自己读高三的时候,临近高考前的3个月,学校就开始组织全级同学下午放学后跑步。持续两个星期后,参加跑步的同学越来越少,那时的我,却出乎意料地坚持了下来,因为心里有一种信念:每天的跑步就如同即将到来的高考一样,如果我能坚持跑步到最后都不放弃,就如同我肯定能在高考中坚持到最后,取得最终的胜利。看起来很傻吧?我想高考的结果不是我能掌控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带给我一定的焦虑,而跑步属于“自我掌控”范围,带给我某种控制感,让我感到自己对高考更有自控力,恰恰缓解了我的考试焦虑,正是这种放松的感受让我坚持不懈。

但真正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我觉得还要谈到工作那些年坚持跑的步。

记得工作第二年,有过情绪低潮期,对自己的否定、质疑,感觉自己就像活在狭隘的思维里,整个人都不好了。我迫切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但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也许运动会是很好的救赎,就这样开启了为生活而跑的计划!

于是,开始坚持每日在操场跑步,每次都坚持跑上半个小时,跑的不快,但喜欢跑后大汗淋漓的感觉,感觉到自己身体内的负能量随着汗水一起挥发在空气中。很多同事问我:“你自己一个人绕着操场跑上那么多圈不闷吗?”但我却喜欢这项单调枯燥的运动,在一圈又一圈重复抬腿落脚的过程中,我有了每天和自己独处的机会,我对自己进行了另一番审视和思考,慢慢接纳内在的自己。也渐渐发现,我对生活中很多事情不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虽然很多时候,我走得比较慢,但我清楚了自己要往哪里走,并且相信自己能坚持走下去。直到现在,每当我情绪低落时,先生就会说:“不如我陪你在小区里跑跑步?”因为他觉得运动一下就会让心情变好,而这种知道自己就要好起来和自力更生的感觉会彻底改变我的心态

基于自己的经历,关于跑步,我有两个这样的猜想:(当然这是我还没接触锻炼心理学的资料时的浅薄的想法,后来发现已有学者做过大量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后面会有提及。)

猜想一:坚持跑步培养出来的毅力(意志力)可以迁移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猜想二:跑步不仅对我们的生理健康有益,对我们的心理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充满瑕疵的验证实验

也许是我自己尝到了跑步的甜头,于是我想验证:如果学生能够坚持跑步,那么在跑步中形成的坚持不懈地的毅力和韧性能否迁移到学习上,从而提升学习成绩呢?

恰巧我在初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课程,我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研究主题,于是和一个喜欢运动的学生小组分享了我的想法,小组长对此也跃跃欲试。

我的想法(如下图)

我的验证试验设计 学生在招募实验志愿者 小组长和我提了个很不错的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实验组每日进行的运动是否可以不局限于跑步项目,比如有些同学选择篮球、足球或羽毛球等。我接纳了这个小组长的建议,并要求他对参与运动的同学们记录好他们每一天运动的时间,所以即使是同一实验组,同学们的运动时间也各不一致。

结果发现:

(1)实验组内每日运动低于25分钟的同学和不进行任何运动的对照组同学在心理韧性与考试成绩上不存在差异。

(2)实验组内每日运动超过25分钟时的同学在心理韧性和考试成绩上存在差异,但不显著。

虽然实验结果和自己的猜想有出入,但我也明白这次实验存在许多不严谨的地方,例如对运动究竟是有氧运动还是剧烈的无氧运动没有进行界定和在问卷的选取上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信效度较高的中学生意志力问卷等。Anyway,至少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说明运动和考试成绩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再次聚焦跑步与心理

一天在岭南师范学院的官网上看见了一篇对雷学军老师的采访文章。

编者问:为什么想通过跑步研究心理学?

雷老师:其实这句话应该反过来,我是通过研究锻炼心理学的论文和文章,发现跑步对身心有很大的好处,才开始跑步。

这篇采访文章让我再次聚焦跑步与心理,雷老师一直在进行跑步的课堂实践,曾经我也在雷老师的课堂上成功挑战了6千米,感觉真的是一个非常棒的体验。在采访中雷老师推荐了《运动改造大脑》和《5公里的快活与智慧》(其实同为一本书,名字不一样,微信读书上可以免费试读几章。)下面和大家分享书中的一些观点。

雷老师推荐的书籍
四肢发达,头脑不简单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不难听到: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其实不然,内珀维尔203学区的零点体育课,向我们揭示了:不同寻常的体育教育形式和考试成绩的相关性。这个学习准备型体育课,作为全校新生每天的第一节课,学生都带着一种心率监测仪,用于评定他们做任何运动时保持目标心率范围。因为他们坚信:运动可以给身体提供某种独一无二的刺激,而这种刺激为大脑创建了一种环境,这种环境使大脑能够做好准备、愿意并且有能力学习。

内珀维尔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范例研究,这个研究表明:有氧运动改善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大脑。

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研究,在2001年,美国加州教育部(CDE)也将目光投放在体能和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上,他们选取加州27.9万9年级学生进行测试、记录,发现体能好的学生考试成绩是体能差的学生的2倍。(直观图如下)

来自CDE调查的数据 紧接着2002年,CDE再次进行调查时,新增社会经济情况作为变量,你猜怎么着?它发现:虽然父母可能无法立刻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但鼓励孩子保持健康体能的生活方式,可以让他们有机会获得好成绩。即当我们作为父母无法通过金钱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时,可以选择鼓励孩子运动。

总之一句话:对身体好的,对大脑也好!

运动就像百忧解

百忧解,是一种抗抑郁症的药,对治疗广泛性焦虑也非常有效,在《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作者认为运动的作用就像百忧解和其他大多数抗抑郁药物以及抗焦虑药物一样。

书中通过列举一些实证研究以及个案分析说明运动对我们心理健康的影响。现在也有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去评估运动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治疗心理健康问题的方式。所以,每天锻炼当然最好,但即使是间歇性的锻炼,效果也是惊人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能认识到运动不是可有可无的,不应该成为忙碌时首先放弃的选择!

这时发现通过自己经历做出的两个浅薄猜想还能和作者不谋而合。那么,动起来吧!当你动起来后,就会充满激情!请记住:激励身体运动的同时,你也在激发大脑对生活的热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