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清楚的成功之道,一定是错的(读书笔记)
这是《冬吴相对论。巴菲特的启示》里面的一句话,虽然说得有些过,却包含着很深的道理。
巴菲特号称“股神”“包发达”是公认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之一。他以前投资从来没有失手过,但是今年来的一些投资却非常失败。怎么回事呢?吴伯凡指出,过去,巴菲特都是在相对混沌的、探索的状态里投资,近几年,却频频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好像觉得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固化的精神财富传给后代一样。他者一“总结”就把本来混沌的成功之道弄得非常清晰化。然而这么一来就危险了,因为有句话说“能说清楚的成功之道,一定是错的”。“道可道,非常道”,话一说出,往往就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当你头脑中没有成形的金科玉律之时,你会保持一种清醒的状态,而一旦你总结出了自己的成功之道,就会把视野里不符合你的成功之道的东西自动过滤掉,你的信心就“爆棚”了,你坚信自己的定律,于是你的失败就来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这样,他们创业的时候,并没有时间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而到他们感觉自己该总结成功之道的是偶,往往就离栽跟头不远了。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神的时候,他就要从神坛上掉下来了。
主持人说得有道理,不过我以为“能说清楚的成功之道”也不一定是错的 ,但是我们可以说,能够说清楚的成功之道是把一件本来模糊的事情刻意说清楚了,因此和真实的情况必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有可能误导他人,或误导自己。“股神”巴菲特有可能就吃了这个亏。
如此说来,成功之道的总结岂不是都是多余的甚至害人的?这样想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了。人们做成一件事,总要总结经验,为的是以后做的更好,即使自己不想总结,别人也会催促,因为经验是宝贵的财富,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你总结经验的时候,你不要把它说的太斩钉截铁,别人也不要对它做机械的理解,否则经验就会害人,不是有“经验主义”的说法吗?
之所以出先这种“经验害人”的情况,有个语言方面的原因,人类的语言本来就有局限性。事实上成功之道很多地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种东西一点也不比能说出来的经验次要,有时甚至更重要,但是语言对此无能为力。无论说的多清楚,你也传达不出“不可言传”部分的注意,人们就会以为“你把脑子里的东西一点不漏都说出来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这是把自己和别人都骗了。
还有,凡是经验,凡是成功之道,都是从很多实践中概括出来,用的是归纳逻辑,然而任何归纳都是“不完全归纳”它不可能涵盖一切可能性,不可能绝对正确。比如你做成功了十件事情。其中,有的事情能成功可能主要是某个原因,另一件事请能做成功可能主要是另一个原因,如此等等。但是当你总结成功之道的时候,你就只能抽取着十件事情中“共同的东西”而一旦你形成了这种综合的认识,它就会反过来“改造”你的意识,你就会以为这十件事之所以成功,都是因为某一个或几个原因。表面上你是把事情想得更清楚了,其实这个经验已经在一定程度是歪曲了丰富多彩的事实。比如,有些班主任总结转化问题学生的经验,常常归纳为“爱的教育”事实上不可能这么简单,否则孩子的父母为什么没有吧他爱成好孩子?
因此,我就希望那些名师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不要一副“自信心爆棚”的样子,不要一副“推广”“推销”的架势,说话要尽量实事求是,而且留有余地,做“介绍”之状,“对话”之状,可能比较好,而有关领导切不可用行政手段盲目推广某种成功模式,否则会迅速把这个经验的名声毁坏。作为一线教师,当然有必要倾听人家的成功经验,但是心里要明白,对于人家是成功经验,对我未必是,对于人家今日是成功经验,明日也未必是,一切都需要因时制宜,随机应变。
再有就是教育孩子,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时,家长和老师常常会告诫他们“不要骄傲”这并没有错,但是很空洞。我主张这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总结成功的经验,然后告诉他们,这些经验是由局限性的。比如重视了,努力了,找到窍门了,有贵人相助了,这些都可能是成功的原因,但它们是综合其作用的,或者还有某些看不见的。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原因在其作用,所以不要以为用同样的方式一定能复制成功。有了这样的认识,成功才不会变成孩子的包袱,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谦虚的人,只是很浮面地理解“莫骄傲”的道儿训诫,有可能吧孩子教育成外表十分谦恭而骨子里刚愎自用的人,谦虚的问题,不只是德育问题,而且是智育问题,真正明白人类智力的局限性的人,才能有实实在在的谦虚。真正的谦虚是对事实的敬畏。
读后感:这个话题涉及到了哲学范畴,就我目前所对哲学的肤浅的了解,哲学可以说是一切科学,甚至包括文学的之“母”,文中的这个概念,定义,表述等等其实都属于哲学的分支。当前很多事情,我们所认知的很多知识,包括什么公理,定理,常识,对和错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相对的定义。
所以我们需要有一种辩证的思维,一种发展的思维来看待问题,不要绝对化和僵死化的来对待我们所接触的信息。特别是“成功学”是要保持一种警惕的,不要随便去相信,更不要去模仿,照搬,看了一期开讲了360的CEO周鸿祎谈到,他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不研究成功过人士的做法,他劝诫人们吸取那些失败的人们的经验和教训,他是个实在人,很多大腕们都会说自己的失败的事情,会拉不下脸面来,他中肯的讲到其实成功有的时候真的是一件很偶然的,需要运气的事情,特别是创业,100位创业者中最大的情况是:99位失败了,只有一个人能成功!
所以我们需要警惕这些”成功学“的经验主义,套路化,往往搞不好会让你深陷泥沼。其实他们的成功还需要的一些关键的东西,甚至拿不上台面的事情他会好心的告诉你吗?有的时候的创意和感觉,是言语能说的清楚的吗?还有天赋呢?等等,所以很多那些大的成功并不是一件像他们所说的那么可描述的程序化的东西,这也是当前的一种”功利文化“。很多书都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理,而畅销,但其实很多时候你看完了,其实也没有啥意义。
文中提到的很多所谓的”名师“的这种推销的讲座啊,什么确实很流行,但是其实你仔细的推敲和研究一下,其实很多时候甚至不具备普遍性,也许对他来说是刚刚好,他做成功了,你就能保证你成功吗?你面对的学生和学生的问题,他们的环境因素都是千差万别的,要是用不变的办法来解决变化的问题,往往是解决不了的。我们所学习的,可能有价值的是他们的思维的方式,是思想的精髓,是他们面对问题的态度,很多时候还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来验证的,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成功和失败!
所以什么事情不能说的太绝对,既然事情都有两面性,那么我们两者取其轻,适时而动,灵活处理,需要多思考,多尝试,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才会比较轻松的面对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当然不断的学习,了解一些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开拓眼界,也是必须的。
学无止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之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