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处理课堂节奏——张弛有度
张弛有度
张就是紧张,弛就是松弛。张弛有的时候表现为:课堂教学上的密度。密度太高,那就是张;密度太低,那就是弛。张弛有时候也表现为课堂上的一种氛围,学习的挑战性很大,孩子们紧张;学习难度不大,孩子们松弛。其实一味地难不行,一味地容易也不行,密度太高也不行,密度不够也不行,过犹不及。
因此,好的课堂节奏,一定是张张弛弛、弛弛张张、张弛有度。
我们来看一个教学案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4课《麦哨》。这篇课文写得非常美,乡村田野牧歌似的生活,是一首充满着诗意的散文诗。有一位老师,在处理《麦哨》的时候,整一堂课的教学主体部分,他做了这样的设计。我们先看一看这个设计,然后我们从张弛有度的角度,来分析分析这个设计,张弛是有度,还是失度,失去的失,就是度没有把握好。《麦哨》的主体部分是这样的:
第一环节,拟写小标题。老师说,《麦哨》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快乐美好的乡村风光图,老师非常想用小标题的方式,来给这些画面起名字,你们想试试吗?那学生就试试,小组讨论然后试着拟写一下小标题,然后做一个反馈,最后变成了这四个小标题:第一,湖畔割草图;第二,田野丰收图;第三,土坡玩耍图;第四,草地采“针”图。
第二环节,概括主要内容。老师说,我们给这些画面起了名字以后,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就方便多了,自己试试。其实学生是做一个填空,主要就是把这些小标题填进去,学生概括,然后交流反馈。
第三环节,有选择地品读画面。你刚才不是拟出了四个小标题吗?也就是学生发现了四个画面。老师说,这些画面你最喜欢哪一幅?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完之后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喜欢的理由。学生各自选择。当然,选择的结果肯定会不同,那么每个孩子在旁边的标注,喜欢的理由一定也会不同。
后面课堂就非常得热闹了,开始交流反馈。有的孩子喜欢的是“湖畔割草图”,那么他就要美美地读一读,然后师生之间就会有互动和对话。“你特别喜欢哪儿呀?”“在湖畔割草,特别喜欢什么地方?”“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份可爱和漂亮?”学生就读了。也有的孩子喜欢“土坡玩耍图”,他们觉得那个才好玩,不用干活,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倒立蜻蜓也可以,学狗叫也可以,学兔子跳也可以,特别自由,特别率性。老师就让学生再来说一说,这些孩子都在玩些什么,然后将心比心,你肯定特别羡慕他们,你想用什么词儿来描述你对他们的这个羡慕?也有的孩子选择的是吃茅茅针,就是那个草地采“针”图,吃茅茅针。可能城市的很多孩子,没有玩过这个,没有吃过那个茅茅针,不知道什么滋味,然后老师就引导学生,“哪些词最吸引你的味觉?甜甜的、酸酸的、还略带一点涩,哈哈,你嘴馋了是吧?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学生也说了。这是第三个环节:有选择的品读画面。大家可以设想一下,这个环节需要花多少时间。
第四环节,引导品读背景图。如果说主体部分是这些孩子们拔草啊,玩耍啊,拔茅茅针吃啊,这些主体部分,主角是孩子们,但是这些主角它有一个活动的背景。一般的说,孩子们对这个背景,会感知不深,引不起他的兴趣来,那么这个时候老师就引导,他说,“多么有趣的画面,多么自由幸福的乡村孩子,可老师读着读着发现,有一幅画面是多余的,你觉得呢?哪一幅画面?就是那幅田野丰收图。”
这时候学生就要讨论了,学生当然不会说是多余的了,于是老师就来一个顺手牵羊、将计就计,“既然你们认为这不是多余的,那么你要说说理由。”学生在品读,在说理由的过程当中,逐渐就感悟到了作者笔法的美妙。老师跟学生在反馈互动当中,一一做了梳理,发现田野丰收图这一段文字,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色彩多。这一段描写田园上,各种农作物,各种植物,出现了各种颜色,比如说鹅黄、嫩绿,比如说金黄,比如说黑白相间,比如说雪白,比如说浅黄色,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发现这一幅田野丰收图,描绘的农作物也特别多,比如说有油菜花,有蚕豆花,有萝卜花,有麦子等等,这是从内容的角度。随着讨论的深入,发现这一幅画面还有第三个特点,这是从表达形式的角度发现的,这个特点就是修辞手法特别多,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所以说这一段文字,写的特别美,特别妙,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
第五个环节,迁移写画。课文当中有的农作物咱不写了,老师出示了一张张别的农作物图片,先请学生欣赏,欣赏完了以后,请学生仿照田野丰收图当中,对这些农作物描写的基本的语言格式,然后让学生来写一写图片上的这些农作物。比如说,那怎么样的农作物,具体的一种农作物,有如就像什么,就是什么,让学生来写一写。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还能够写,写完以后要交流,交流过程当中又要做一些点评。
最后一个环节,借助填空来背诵。老师觉得这一段文字特别美,特别好,语言丰富,句式和表达也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因此,跟学生说得好好地背。他的背的方式呢,是借助一些填空来背诵课文的主体部分。这堂课的主体部分是这样。
你知道这堂课上下来,什么结果?容量太大,时间不够,但是任务又要完成,所以这个课越上到后面越赶,越上到后面越匆忙,结果匆匆忙忙地收场,效果不理想。
什么原因?张弛失度。容量太大,密度太高,学习太过紧张,弛不够。张弛失度,所以这堂课的效果不行,出现了问题,怎么处理?要使这个设计张弛有度,其实有三种思路:
第一种思路,就是要延长这一设计的教学时间。不是时间不够吗?我给你更多的时间,你拉长了,可能张弛的问题,矛盾就会被消解,但是这种思路,虽然方便,要看情况。事实上,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一课时要学完,本身时间就相当的紧张,怎么挤,几乎都挤不出来。延长这一板块的教学时间不太可能,因为掐头去尾,时间已经很少了。
第二种思路,是减少这一设计的教学环节。哪是不需要的,把它删掉,删掉以后,张弛这个矛盾就可以得到缓解了,该张的地方张,该弛的地方它就有时间了。我们来看看,哪些环节是不需要的,是可以删掉的,是要忍痛割爱的。我认为,概括主要内容不需要了,把它删掉,可以腾出一些时间来;再比如,借助填空背诵,时间不够了,你干脆把那个迁移写画做足了,背诵就放到课外去了。这两块时间腾出来,这堂课由六大环节变成了四大环节,时间是不是充分了?张和弛是不是能够得到比较好地处理了。
第三种思路,是调整这一设计的教学重点。其实这堂课张弛失度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那个学习的重点可能出了问题,在这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当中,毫无疑问,他的重点放在哪里?就那个背景图被作为重点了,学得很透彻,学得很扎实,而且由读到写、读写迁移、读写结合,做得很扎实,但是实际上我们要思考的是,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这个背景图吗?是这一幅田野丰收图吗?这样一反思,你就会发现,这是有问题的,正是这个重点,你认为的这个重点,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导致这堂课容量太大、密度过高、张弛失度。
经过以上的分析,做了调整以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堂课的重点应该是这样的三幅图:湖畔割草图、土坡玩耍图、草地采“针”图。而事实上这三幅图又是可以整合的,把它们整合在一起,那就是乡村儿童率性自由、牧歌田园般的生活,童年的无限的乐趣,就是通过这三幅图呈现出来的,那样的生活让人向往,充满着诗意。
因此,一整合、一调整以后,原来的背景田野丰收图是一个非重点,而这三幅湖畔割草图、土坡玩耍图、草地采“针”图才是重点,然而这三幅图又可以重新加以整合,整合为一个板块,那么这个课的教学的节奏会怎么样呢?张弛的节奏会怎么样呢?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可以处理得更好!
以上我们从动静,从点面,从曲直,从收放,从起伏,从张弛,这六个角度来谈了课堂节奏的处理策略,这些固然重要。
我认为,其实课堂教学的节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这个变量,可以统涉前面的六大基本策略,那就是语言的节奏。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