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张文质写作婚姻育儿博雅读写(21日写作挑战)

每一位唠叨的妈妈,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19-03-02  本文已影响12人  小豆子和小丸子

    每一位唠叨的妈妈,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对同车母子给我的随想与启示

每一位唠叨的妈妈,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上班两周,每天我都是选择公交出行。一来,我想让女儿多睡一个小时,如果我搭乘她的车,她就得提早一个小时起床。不忍心。二来,我想亲自实践坐公交与上班打卡之间最佳的时间契合点。虽然有时也想着:如此笨的人,看起来只能用最慢的出行方式。但更多时候,我还是觉得公交出行挺好的。一方面,它真的缓解了忙碌的生活节奏。可以说,就是这么一段车程给了自己发呆与静心的时刻,安安静静,松松弛弛,一个人充分体验到慢下来的放松感与惬意感。第二,可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看这节车厢里发生的具体的故事。(据说很多作家,都喜欢在车上观察各色人群。)

两周的时间,我就观察了一对母子。妈妈看起来像在某个单位(公司)上班,她皮肤白皙,戴着眼镜,手上还提着一个装便当的包包(在车上经常会看到有人带着)。小男孩可爱又干净,挺拔的鼻梁,眼睛不大却有神采。凭我的职业经验,我看得出这个男娃应该是个机灵而有礼貌的孩子。他活泼而不调皮,在车厢里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都显得非常有教养。(坐车看多了很多顽劣而无教养的孩子)我甚至判断得出,他就是我们塔园校区一年级某班的一个孩子。我会在东浜下车转乘307或932,而他继续留在328上。我想,这个方向这个时间点,也只可能是我们学校的孩子了。

早上的公交车上,一般都很安静。早早上班的人儿,有的塞着耳机安静听音乐,有的则在座位上闭目养神打着盹,有的拿着手机刷新闻追着剧……只有那些老年人爱在车上大声说话,不知道他们是真的耳背,还是天生如此大嗓门。总之,一节不大的车厢内,人身上自带的年代感真是一眼望尽。

可能是职业的关系,引起我注意的这对母子,首先是孩子。我看到孩子就想着:他得几点起床呢?这么远的上学路对孩子来说值得吗?这个妈妈为什么不自己学车接送孩子呢?……有一回,公交司机和孩子妈妈聊起天来——

司机忍不住夸赞孩子:“这孩儿真乖,不像其他男娃那样皮啊。”

孩子妈妈说:“也皮的,特别是在家里,在学校里会好一些。”

司机笑,说:“我家孩子比你家的小一岁,读大班,皮得不得了啊。”

有了比较,孩子妈妈倒笑了,说:“还好还好吧。”

司机感叹着说:“现在孩子上学不容易啊,你孩子得几点起床啊?”

妈妈皱了一下眉,说:“其他都挺好的,就是孩子早上6点就得起床比较辛苦。你看,这么远,孩子上学,大人也跟着受罪。把他送到学校,我得自己上班去。”

难怪,很多次看见孩子妈妈手上拿着鸡蛋,正拨着给孩子吃。我在心里,匆匆计算了一下孩子的作息时间,都说早上的每一分钟都像打仗一样,更何况我眼前这个一年级的孩子呢?他也早早加入了这样的行列,忍不住心酸酸的。

车上的很多时间,妈妈则是这样的——

“你在学校里要乖,不要和小朋友奔跑啊,会撞痛的。”孩子眼里似冒着“金星”,说自己某一次跑到二楼去玩了。(我知道,这样的一次“冒险”对一个孩子来说,也是充满乐趣与挑战的。)

“妈妈来帮你复习一下昨天做的题目……”,而后巴拉巴拉起来,有时是计算题,有时是应用题,反正妈妈很爱辅导孩子课业,孩子倒显得漫不经心。妈妈生气的时候,会严肃地说:“你这个样子,考试怎么办呀?”孩子把头一扭,一点都不想回应妈妈的提问。(我看得出,他是故意不想理会妈妈。)

“早读课要默写,妈妈先来测测你。你说说下面的词是哪个‘qing’字:青天,晴朗,清水,同情,……。”孩子一开始配合着妈妈,说了几个过后他就开始不耐烦起来,回答的时候吞吞吐吐(其实看得出孩子是会的,有时故意不说)。妈妈立马严厉地指责孩子:“如果是老师在默写,哪有想这么长的时间呢?”孩子回了一句:“你烦不烦哪?我不是正在想吗。”

只要是同坐一班车,我就会看到这对母子。看着眼前的这位妈妈,我真的联想到了自己带女儿小学期间的样子,也不止一次这样问自己:我是不是和眼前的这位妈妈一样,是一位唠叨妈妈?这样的细想,让人害怕。妈妈不厌其烦教育着自己的孩子,连坐公交的时间都不放弃,比起那些不管不问的母亲,她真的是尽心尽职了。但我总觉得,这位妈妈太爱唠唠叨叨了(特别是他带着一个天真活泼的男孩儿),她一定要学会改进与孩子相处方式与交流方式。如何避免做一位唠叨妈妈呢,我想到了两点:

1.妈妈关注孩子学业成绩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其它发展。同车的这位妈妈,我每日听到的——不是背古诗就是背课文,不是做题就是默写,不是训练就是训斥……在妈妈眼里,孩子的学习大概就应该是这样。顺着她的思维这样去想,好像也没错。但再细想,孩子的学习除了学业,就没有其它更好玩的事情吗?特别是这个还处于一年级起步阶段的孩子,他每日除了这些学业上需要应付的事情,难道就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没有特别有趣的事情吗?我想,一定不是的。

和孩子坐车的这段时间,毕竟是在一个公共开放的场合,妈妈与孩子交谈学习是可以的,但要适可而止。二是妈妈可以与孩子说点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比如,与孩子交流最近在看的书,交流孩子近期交往的朋友,交流孩子在做哪些好玩的事情,等等。总之,让孩子在早上踏入校园前,多一些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2.妈妈要注意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尽量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进行沟通与分享。我知道,每一个妈妈本意上都想成为一位好妈妈,但在具体与孩子交往时,我们很少改进自己的言语方式与交往方式。比如眼前的这位妈妈,她说话的口气与对待孩子的方式,几乎都是成人命令式的话语,这些话语背后则体现了成人的逻辑方式:我是成年人,知道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这种傲慢的强势思维,自然也带入了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如果是老师在默写,哪有想这么长的时间?”,是啊,这话单独拎出来的确没错,但你要知道,孩子在学校里的默写是有一个具体场景的,第一,足够安静;第二,任务驱动。而妈妈在车上训练孩子默写,首先车内不够安静,甚至干扰很多;第二,孩子没有默写的任务驱动,他在行为上就不够专注,这是他速度慢下来的原因之一。当然,也有可能孩子的确是在用自己的思考方式进行理解与记忆。

观察生活中的很多妈妈,很多都是碎碎念式的“你应该……就可以……”,包括我自己。所以当我作为旁观者去观察与思考时,我才会发现自身的错误并努力保持警惕,继而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加强自己与孩子的交流方式与言语品质。

成为好妈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妈妈,它的前提必然是:妈妈一直在学习与改进的路上,一直在自我成长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