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晨记
六点不到,我被忘记取消的闹钟吵醒,于是,周末清晨的懒觉就这样消于无形。天还未曾大亮,拉开窗帘却看不清昨夜是否落雪。
早起的我,照例是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安静地写字。昨天晚上,一个书友在夸奖我勤奋之后,也曾直接指出我“贪多求快,读帖不仔细、欠深入”,要想再上一个台阶、来一个质的飞跃,那还得好好地学习一下古人的笔法。
静下心来想了想,我觉得这位书友一针见血,直指我的不足,说得真是太好啦。在练习书法的路上,能有这样一位严格的好友,真是我的幸运。心动不如行动,改变就从现在开始。
洗漱之后,我铺开文房四宝,开始了自己的书法晨练。今天,按照昨日的进度,我继续临写赵孟頫的行书。这一次,我不再急着往下写,我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过,力求写一个字消化一个字记住一个字,慢慢地积少成多。
不过,第一个“诸”字就将我难住了。我一边认真读帖一边用手指在空中比划,以为自己已经找到这个字的关键点,便提笔蘸墨在宣纸上认真的写下来。哎,真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将自己写的“诸”字与字帖上的一比较,我发现了太多的问题:结构不准、粗细变化不明显、起转承合时调峰行笔有待改进。
有问题,咱就改掉;没写好,那就再写一遍,再写若干遍。
终于,在又练习了十来遍之后,我欣喜地发现这个字有那么一点赵体行书的意思了。于是我赶紧趁热打铁再写了几遍,算是强化加深印象吧。之后,我又分别练习了“佛”、“依”“般”、“若”和“波”字,总体效果还不错呢。
当静下心来练习的时候,时间过得总是飞快。我突然想到,也许自己以前做得真的不对,以前总是一遍一遍地通临,虽然临习了好几本字帖,自己也的确有所进步,但毕竟没有去精益求精地针对性解决问题,所以现在感觉有些后劲不足啦。
好在有认真负责的书友及时指出了我的问题,不然的话,我极有可能在别人地夸奖声中渐渐地迷失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很厉害了吧。
周末的清晨,我早起写了许多字,也认真地思考如何更快地提高自己书法水平。想得多不如做得好,有时候慢就是快。看来,我得真正地沉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地练习,一个字一个字地过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