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吉星精英教师培育计划

从失败中探索学习的真谛

2020-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心之旅_a5c8

       观摩了《像工程师那样搭支架》一课,再联系之前读的《终身幼儿园》,深感麻吉星团队的用心良苦啊。如果按传统意义上的观摩课,可能不算精彩的,但这节公开课却是学生真实的探索课。

      上课的大致流程是:明确目标,设计什么样的阅读支架——>请代表介绍设想,其他同学补充——>提示要点,点拨高效制作的技巧——>学生实践——>展示成品,反思不足。动手制作支架之前,精彩的发言集中在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身上。在动手实践之后,发言的参与面和质量都提高了,实践出真知。我们再看创造性学习螺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正沿着探索的道路不断接近学习目标。

      老师给了18分钟,让四人小组进行分工制作。老师一边巡视,一边根据自己的观察,给全班学生一些建议,如要等热熔胶完全干透了,再进行承重测试。我看到大多数是小组是两两合作,放眼望去,所有的学生都在动手实践。刚开始,班上比较安静,所有的同学就像事先分工好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时间过去三分之二,大部分的小组搭建出主要的支架。有的是像落地晾衣架的X型,有的是方框型,但在搭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遇到了困难,由另一名搭档作为主力军,完成余下的搭建任务。有的小组已经搭建好支架的同学迫不及待地想要试一试,被搭档阻止了。最后几分钟,学生的交流越来越热烈了。

      老师先请已经做完的小组展示并介绍阅读支架。只有两组学生有把握地举手。第一组发言的同学又请了一位表达能力强的女生来辅助自己讲解,通过搭档协助,小组汇报顺利完成。接下来,老师请大家说出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一是工具的使用不熟练,点胶。二是发现设计图上的问题。三是尺寸角度的测量,减少误差。老师出示流程图,帮助学生了解目前到达什么程度,老师给出建议,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失败了,对比实物和设计图,在制作过程中哪些地方发生了改变。不断尝试,在探索中学习。

       我联想到今天给孩子讲的一本《孩子看的编程启蒙书》,里面提到了算法和编程的概念。算法是解决问题、事先目标的方法。思考算法,指挥计算机去做,就是编程。基本的编程思维是如何思考算法来实现特定的目标,以及如何判断哪种算法最合适。如果把编程的内容替换为学习,那么达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就是“算法”。达到同一个学习目标,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算法”)。学生的尝试在不同方法的过程中,反思不足,吸收他人经验,不断总结,优化自己原有的设计图,最后得出最合适的设计方案,再投入下一次的动手实践。如此循环,最终得到现阶段的最优“算法”,制作出满意的作品。

        此外,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将平时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如三角形的稳固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一些能力,单靠老师讲授技巧,学生是无法领悟的。但在这节课上,学生收获了怎样减少误差的真实体验,怎么跟同伴协作,相信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学生的综合能力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学生从错误中成长,不断修正自我,这也是终身学习的不二法门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