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反思
EEPO平台互动教案
《精神的三间小屋》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一篇新课文,作者毕淑敏。这一课相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文章中作者说到,人的一生需要为自己修建三间精神的小屋。这三间小屋分别是: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有了这三间精神的小屋,我们的心灵才能有了正真的依靠。
当时作为一节公开课,别人劝我不要冒险,文章内容里精神层面的理解太多,不好引导,学生不容易去生发。但我不愿意上老课文,我想尝试一下新课文的教法,经过反复的磨课,我决定用我们课改的EEPO教学模式设计这一节课。采用“平台互动”,将课文自然梳理。给学生标准性平台,让学生自主探究,课堂生成到什么程度都可以。
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道理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这一重点的突破是通过同学们反复感悟文中的重点语句,把握文章前后的联系,以及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切身体验。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以“心灵鸡汤”的形式引导学生品味语句,感悟人生,让学生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同时,感悟人生的真谛。写作观点要明确方法指导:道理论证。
结合语境分析句子含义
1.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
2.从语句的句式特点和修辞手法入手品味。
3.联系背景主题、结合人物性格特点品味。
4.哲理性语句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这一节课,整堂课体现了自主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在如此短的时。 自主阶段:全班同学朗诵课文,朗诵诗词,学生声音洪亮,激情饱满。然后老师导入新课,用大屏幕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齐读,最后,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带着课前板书在黑板上的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进入自主预习。 互助阶段:自主预习结束,每个小组都活动起来,你说他说大家说,整个班级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在这一环节,我能时刻关注学生,参与到学生中间,非常好。 交流阶段:我做到了直接将任务分给小组,然后各小组精心准备,进行组内分工、演练,然后展示。展示时,大部分学生都能走到小黑板前,参与面比较广。能抓住时机适当点拨,并且能及时对小组作出评价,这点非常值得学习。
不足:没有用好大卡,学生写在纸上展示的内容,其他学生看不见,没有效果。学生对资源利用不充分,老师指导和引导不足。
总之,在整堂教学设计中我旨在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全程参与愉快学习。合理利用好EEPO教学模式,就能化繁为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教学创新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