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如何将需求分析正确应用到工作中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在团队开发软件的过程当中,产品经理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对用户的需求、行为、场景、时间做以全过程的分析,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帮助企业节省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的前提下开发出一套简单、易用、方便、实用的软件,为企业带来商业收益。需求分析是一种方法直接一点就是帮助企业走向成功的一种手段。这里面也隐含着这样一个意思分析需求并非必须,必须的是帮助企业节省人力、财力、物力、时间,开发出来的软件必须能用且解决用户的问题。
在我们工作的实际当中,产品经理一听要做新功能,就喜欢钻牛角尖,去做竞品分析、用户分析、数据分析、调研报告等等,这些工作真要做完,快则需要两三天,慢则需要三四周的时间,分析完以后,产品经理开始梳理业务逻辑、做方案。紧跟着整个UCD部门和开发部门对方案做评审,这整个过程当中想将方案定下来,快则一两天,慢则需要一两周的时间。一切定下来以后产品经理开始绘制完整的原型,在绘制原型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根据业务流程来绘制,一方面还要参考竞品,在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某些方面自己没有考虑到的我们竞品却考虑进去了,某些定好好的功能好像又是多余的重复的。如下图,左边的是拉钩网的首页面截图,右边是我临时绘制的一个原型。
那么在绘制的环节当中我们能否不去参考竞品,值得肯定的是我们的竞品有可能已经是历经了好几年时间的打磨获取到了百万级千万级的用户,参考竞品的目的是我们绕过许多弯路,当然也不能否定产品经理不参考竞品就做不出好的产品。但在实际情况之下,当我们绘制完原型以后,再去跟我们竞品比较的时候,我们都会忍不住将不完善的地方补充完善。
我们来举例分析,通过上面的这张图,我们会有这样的一些想法,在首页面的顶部是不是应该再加点其他内容,下面是否也放个推荐上去,这个推荐也是一些广告位,对产品后期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收益,职场跟群组有一定的冲突性是否应该合并为一块等等越来越多的问题,不断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再去变更方案,绘制原型确定产品的形态这个过程可能又要浪费几天或者几周的时间。
到了投入开发的环节,技术这边又会反馈出一些新的问题出来,比如某些功能需求技术起先没有理解透彻真正做的时候发现实现起来可能需要浪费不少的时间,能否放到后面的版本再完善,某些操作权限上考虑到了1、2、3,三种情况又会出现第4种情况,这时候砍功能变更需求,又要浪费掉不少的时间,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我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不说有可能都错失了很多商业机会,最终开发出的软件也许都不是我们用户真正想要的。
我们用户真正需要什么,用户只能说形式上表面上的一些东西,�用户的真实需求,是需要产品经理自己要去发掘、去提炼,提炼与发掘的过程当中产品经理不应该进行引导比如你是不是想要这样的功能,那样的功能你想不想要,用户这时候是跟着产品经理的思维在走,所以产品经理访谈用户的时候这是一种证龟成鳖的做法。
提炼与发掘的过程并不能保证这个需求就是用户的核心需求。举个例子,猎豹浏览器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主打的要做速度最快的浏览器而成功,而是抢火车票的一个增值功能,才让这个产品成功。
那么产品经理究竟如何将需求分析正确应用到工作当中,最快的做法是不要将分析到的结果都用在写文档走流程上面,应该直接绘制原型,将原型快速呈现在我们用户群体或者团队面前,这样做我们会节省很多的时间,利用定方案,变更需求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我们的产品可能已经上线,上线后再对产品做调整,提升用户对我们产品的满意度。
作者马珍毅,现居江苏无锡,是一家创业公司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经理,热衷于需求分析、产品设计,用户增长、商业分析,数据挖掘、项目管理、品牌战略、产品运营和市场营销。希望通过个人的知识分享能与更多的产品经理奋勉同行,共同成长!
本文首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产品精益讲堂(yichenxs),作者个人微信,yichenbz,个人网站需求分析研习社,QQ交流群:489899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