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
2023-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小IT流
语出《道德经》通行本,大意是:顺从和反对有多大的距离呢?善良和邪恶能有多大的距离呢?人们所害怕的,我们也不得不去害怕。这里面蕴含的道广大啊,直似没有尽头。
苏辙注道德经云:圣人均彼我,一同异,其心无所复留,然岂以是忽遗世法,犯分乱理而不顾哉?人之、所畏,吾亦畏之;人之所为,吾亦为之。虽列于君臣父子之间,行于礼乐刑政之域,而天下不知其异也。其所以不婴于物者,其心而已。学者溺于所闻而无以一之,则唯之为恭,阿之为慢,不可同日言矣,而况夫善恶之相反乎?夫唯圣人知万物同出于性,而皆成于妄,如画马牛,如刻虎竞,皆非其实,愍焉无是非同异之辨,孰知其相去几何哉?苟知此矣,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无足怪矣。人皆徇其所知,故介然不出畦吵。圣人兼涉有无,无入而不可,则荒兮其未可央也。
火有火性,水有水性,皆自然之性也。水之克火,亦性也,道之为物,知性而已。譬如你有一言,有张三者,唯命是从,阿谀奉承;有李四者,怒发冲冠,横眉冷对。名状为二,却皆因你一言而起,何也?张三、李四秉性有所异也。因知其异,谀者不喜,斥者不怒,能持否?如你为张三,你为李四,其理有所异耶?美恶二事,皆同此理也,推而广之,世间诸恶,畏而莫做,世间诸善,信受奉行也。举手投足,待人接物,眼之能见,耳之能听,皆道性也,见之不可不察,此谓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