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张文质写作

听课三思【丁昌金】

2018-11-28  本文已影响54人  金有琐思

                    听课三思  

今天是语文组教研活动时间,跑去打个酱油。听一位年轻老师执教《聆听父母之爱》,这节公开课是群文阅读教学的新尝试。课堂以读书汇报的方式依次呈现: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对话等等。在课堂上,学生在倾听,在分享,思维一点点激活。课件精美、流程清晰、教程流畅。就新尝试而言,有许多可称道的地方。但是,听罢此课,个人有三个大大的思考,萦绕在头脑之中,挥之不去。

一、是以例带读还是尝浅辄止

群文阅读是一次新的尝试。以一篇带多篇,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要完成这个任务无疑是艰巨的,所以,备课组、执教者肯定心有顾虑——可能是考虑到时间的分配问题,看上去每一步都有些赶。只能是走马观花,每一处都是略略带一下,却不能潜入文本中去。

比如说第一个片断,例句赏读。老师撷取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中的两个句子,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描写: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学生说是语言描写(其实也夹杂着动作描写),然后老师带领学生比较“扔”“放”两个词的区别。这个地方进行了词义的辨析训练,但是,个人认为赏析没有深入进去。学生只知然,并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能通过换词、换句式、带着感情反复练读等等,多种方式的练习,让学生深入体悟父亲的外表严厉,内心挚爱。然后,再回溯到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可以怎样模仿这种表达方法?——像这样走一个来回,相信这个例子就发挥出应有它的重要作用了。举一才能反三。简言之,个人感觉在示例上,师生们花的气力还不够充分。

再比如学生小练笔之后的交流片断。第二位同学写的内容是:学骑车,被爸爸白天批评。晚上,爸爸在偷偷修自行车;第三位同学的写作内容是:妈妈长水痘不敢回家,我心生误会——这些都是非常真实的生活情景再现,都是小作者对父母之爱最深切的体悟。小作者事例选得好,情感表达也真实感人。可以说学生练得很成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语)。这个地方,如果采访一下这两个同学。引导同学们一起发现,共同赏析,将其放大。让同学们明白,真性情流淌的作文就是最好的作文,好作文就应该这样写。这就是最好的习作之例,习得之例。

课堂上老师要善于抓生成、抓教学契机。宁可舍弃后面的煽情与拓展部分,也要在这样的精彩片断上多做做文章。因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通过课文赏析,学会描写的方法,读中学写,学以致用。

二、是模式固化还是人文内化

这节课老师设计了一个训练,如从四篇课文中找出精彩的句段,然后让学生辨别属于哪类描写?所带出的四篇课文分别是《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学会看病》《鼾声》,要求学生对应的描写方法有: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等,然后还带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

记录这一环节的理答,我发现老师的问题问得比较封闭、模式化。从小组汇报来看,这样的教学训练,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不利的。学生思维容易固化,死板化。

老师提的问题是:你们组要交流的是哪篇课文,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这个地方,是否可以将问题改成:

你们组要交流的是哪篇课文,你认为哪个地方写得最生动,为什么能写得这样生动?谈谈你的感受——一个精彩片断里,作者或许同时运用了几种描写方法,你没必要单一的去对应。写了什么?写得怎样?怎样写的?学生只要能领悟到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尝试着去模仿就算大功告成。

另外,语文教学切忌教学生一些生硬枯燥的概念。如什么叫“比喻”,什么叫“反复”?这句话属于什么修辞手法?语感训练是让学生领悟这样写的妙处,并尝试这样去运用。没有必要在小学生面前讲专业术语上,没有必要在课堂做解剖麻雀式的手术。

“反复”这种修辞手法品读起来效果很好,用专业术语讲出来就不好了。因为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在表达效果上是大不一样的。

比如说“月亮”这个物体。在诗人眼里,它是思乡、团圆、柔和的象征,是一种美好意象的寄托。但在科学家的眼里,它就是一个坑坑凹凹,灰尘密布,没有生命迹像的丑陋家伙。

再比如说“十八岁的妙龄女子”。在诗人的眼里,她是“窈窕淑女”、是“沉鱼落雁”,是“羞花闭月”。但是,在科学家的眼里,她就是一堆炭水化合物而已。

小学生可塑性强,学生的思维不能固化。文本中大多文学性的语言,可以通过课堂训练,使其一点点感悟、内化,逐渐建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三、是流程完整还是训练落实

这节课从课程环节从看,有例段赏析、有群文共赏、有读中悟写、有课堂练笔、有情感升华、有拓展阅读,六大流程非常齐备,而且最后五篇文章推出,刚好下课铃响。可以说教学环节完整,知识链条循序渐进,老师时间拿捏精准,貌似这节公开课非常完美。但是,细一推敲。就会发现有些环节纯属多余,有些地方流于形式,语言训练根本没有落实。

如第五个环节学生齐唱歌曲《爸、妈,谢谢你》,执教者的原意是照应文题——“聆听父母之爱”,升华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但是,课堂中并没有挖掘出生活中特别感人的故事,学生的情感没有内化、迁移、提升,学生的内心就像没有活水的池子,歌唱起来自然平淡无味。

比如说第六个环节拓展阅读,一张灯片打出了五篇文章的篇目。惊鸿一瞥,一掠而过——你会严重怀疑:孩子真的会去找出这五篇文章,认认真真地读一读。

再比如说这堂课上有两次运用到“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这种学习方式,但是,感觉都没有落到实处。 第一次,打出本篇的另外几篇课文,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分小组自主探究:

1.为最打动你的课文投票。

2.分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填写到学习单上。

3.汇报例句,按这样的句式汇报: 例句:      感动:      方法:    表达的爱: 学生连身子都没有动一下,何谈小组合作。从老师提出要求到汇报交流,间隔不到两分钟。学生如何独立思考?更不用说小组间讨论交流。

很明显,这个阶段的学生发言是早就预设好的。——小组同学齐刷刷站起来,齐刷刷读一样的句子,齐刷刷地说一样的话。感觉无非是在配合老师的板书而已。

第二次小组合作,内容是小练笔:诉说父母之爱。给的时间又是很少。好不容易冒出两个颇具真情实感的精彩片断,老师又没有及时抓住(前已赘述)。非常好的素材,非常好的框架。如果能适时引导小作者补充具体;引导听众再三评议,读中学写的训练兴许就抓落实了。

钱梦龙老师曾经提过,语文教学的“三主”一定要体现明显。“三主”即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索。纵观本课,汉语言文字的训练若隐若现,而学生能力的形成就成为让人担忧的事了。

              2018112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