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在路上(教师篇)我的阅读

DK心理学百科读书笔记(day 31-40)

2018-12-22  本文已影响31人  行走中的幸运儿

day33

Winnicott 收养的孩子在被讨厌后才能想信自己可以被爱。因为这些孩子过去受过伤。

我的心得:孩子是“表现出”act out 敌意,用于测试你的反应,他想证明他不值得被爱,你不能强化他的这个想法。要忍受这种敌意,这只是你们关系的一部分,让他有安全感,只有这样,他才能形成依恋,有安全感。忍受,而不是排斥,敌意自然消解。

反移情中的恨

收养adopt一个孩子并给他爱是永远不够的inadequate。事实上,这些收养孩子的父母必须能将他们带回家,并有能力忍受讨厌他。Winnicott表示,一个孩子只有在被讨厌后,才相信他被爱。他强调,不能低估“忍受恨”在治愈中的角色。

当缺少父母的养育的孩子,获得在一个健康家庭环境成长的机会时,这个孩子开始抱有“无意识希望”。但是“害怕”伴随着这个希望。

被原始家庭忽视过虐待的儿童,尤其是感情上emotional和物质上physical的基本需求未被满足,害怕得不到收养家庭的爱,所以防御defense arise。这些无意识的力量保护孩子对抗那些引向失望的希望。

这种防御是怨恨的存在。他会对新的父母“表现出”暴怒,以此来表达怨恨,从而引起照顾者的讨厌,这种行为被命名为“反社会倾向”anti-social tendency。

治愈这个小孩,照顾者是否能忍受这种恨至关重要。Winnicott说,孩子必须被允许表达这种恨,这些父母也必须能忍受这个小孩以及他们自己的恨。

孩子向养父母the parent表现出激烈的厌恶情绪,是之前他被忽视经历在现实亲子关系的反映。

当孩子在寄养家庭中获得希望,他便开始测试他所处的环境,客观的寻找他的监护人要讨厌他的证据(证明他不值得被爱)。

在孩子看来,他试图保护自己,避免冒险感受爱或被爱,害怕这种状态(感受爱或被爱)带来的潜在的失望。

解释过程:1孩子害怕不被爱,2表现出敌意(防御),3激发父母对他的讨厌,4如果父母承认他们的敌意并且忍受这些感受,5孩子知道他是被爱的并值得爱的,即使他们在童年和成年经历敌意。 6形成强烈的依恋。

孩子向他眼前的人表达他对之前不愉快境况的焦虑anxiety。权威形象如何处理他们自己的敌意,至关重要。成年人的反应一定不能强化孩子坚信的“他很坏,不值得被爱”的想法。成年人仅仅需要承受这种敌意,意识到这种感受只是他们关系的一部分。这是唯一让孩子有安全感,形成依恋的方式。

反移情别恋countertransference

在诊断过程中,治疗师激发的这种感受被称为“反移情”。将这种亲子关系用于治疗师与病人的关系。治疗师感受到病人的敌意,虽然这种由病人激发的敌意是测试治疗室是否能忍受的一个重要部分。病人需要知道治疗师是否足够强大,足够值得信赖,来承受这样的突击。

day 35 弗洛姆

人的内在天性,一边遵从本性,如何独处,另一边考虑如何与他人交往。

人生充满了焦虑和无力感,因为我们与自己的本性脱离。这些感觉能够被克服,通过努力寻找和发现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能力;相信我们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培养我们爱的能力,接纳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让自己重获新生。

人的主要任务是给自己新生。

做个普通人,比在一个大群体里的身份认同感更难。

Erich Fromm相信,我们能找到一直寻找的整体感的方式是通过发现自我的独特性。

人类有发现生命有意义的能力。通过追寻和重建真实的自己,找到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弗洛姆: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与人之间的爱,原则:关心,负责,尊重,彼此了解。只有尊重我们自己和他人的独立性和独特性,爱才成为了可能。

摆脱隔离感的方式是:爱的能力。

爱,帮助人们建立与世界的互联关系。

在爱中,我们试图甩掉自己的独立性,或从其他人身上偷走它。我们渴望融为一体,在他人身上找到自己,也试图人为的将我们的特质强加到别人身上。

一个人,只有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并能坚定自己的世界观,才能更自由的以真实的方式爱别人。

那些倾向于被爱,而不是爱人的人终将失败,他们将会用别的方式寻求建立关系,不论是物质还是非物质的,他们都希望获得,而不是给予。这些人相信所有的好东西都来自于外界,他们有获得的需求,虽然不能得到解脱。

自知(了解你自己),是人类变得强大和快乐的基本要求。

四种非生产型人格特质:避免承担责任和多产。

承受型:被动维持现状,跟随而不是领导,牺牲精神,接纳。(农民,历史上的移民工)

剥削型:榨取别人劳动成功,而不是自己努力创造,主动性和自信心都很强。(有权利的贵族)

囤积型:阶级性,寻求地位高的朋友,喜欢的人按价值排列,渴望权利,吝啬,实用主义,经济的,为想得到的抗争,想要的更多(中产阶级,经济萧条时期大量涌现)

市场型:对形象和推销自己痴迷,每个选择都被评估,包括服装,车子,假期,嫁得好。缺点:机会主义,肤浅。优点:动力强,有决心,精力充沛。自我意识和占有欲强。(大量存在于现代社会)

生产型:通过灵活性,学习和社交,追求合法的生活方式。理性看待世界,思维开放,通过新知改变信仰。真爱。Fromm称这些勇敢的人为“不戴面具的人”。

day 36

美好生活是人生的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我们要相信自己、活在当下,才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生活充满许多可能性。美好生活需要:

1.经历塑造自我,对经历持开放态度。

2.相信自己。

3.活在当下。

4. 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5.对我们自己和别人持无条件正面积极态度。

day 37

Rogers

无条件积极关注

无条件接纳自己和他人

相信自己

团体治疗:鼓励人与人之间开放性交流,更了解自己。

与真实的自我建立联系,幸福生活。

day 38

马斯洛  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day 40

当消极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应该花时间思考反应方式并思考可能对我们有益的、理性的反应方式,因为合理的信念产生健康的情绪结果。

我们感觉不愿意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有些事情的发展不如人意,但它确实是生活的一部分。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Ellis

古希腊哲学家艾皮克提图:人不是被经历影响,而是被对事情的态度影响。

阿德勒:一个人的行为源于他的想法。

理性思维承认消极情绪的合理性,但不强调他们,总是给乐观和可能性留出空间。

我们的情绪反应,依赖于对事物的理解。

疗法:ABCDEF

ABC 顺藤摸瓜定位过程。

条件反射 A触发事件,B非理性思维,C结果

DEF 解决问题的过程。

挑战信念 D辩驳与质问 E有效的积极思维 F全新应对模式。

在治疗中,人们被鼓励着去探寻自己的过去,寻找这些信念系统中的理性元素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鼓励人们接受消极体验(如失去或孤独的痛苦),并理性的评估是什么因素导致我们失去,但不鼓励人们认为事情发生了一两次就意味着总会发生,并因此定论快乐是不可能的。

我们相信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该疗法属于建构范畴,虽然我们的喜好收到文化和成长环境的影响,但是我们能够建构自己的信念和现实。

一旦来访者能够在决策中更有自我意识,能更缜密做出通常不同的选择,就不需要治疗师了。

(批判性思维:在遇到障碍时,从多个方面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避免掉入思考陷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