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小岛 || 我该如何像鸟一样飞过我的山?
最近二天,我开始拜读塔拉·韦斯特弗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被山间的节律养育,在这节律中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只有周而复始的转变。太阳每天清晨照常升起,扫过山谷,最后坠入山峰后面。冬天落下的雪总是在春天融化。我们的生活在轮回——四季轮回,昼夜轮回——在永恒的变换中轮回,每完成一次轮回,就意味着一切未有任何改变。我曾相信我们一家是这不朽模式中的一部分,相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会永生。但永生只属于大山。”塔拉起码还知道他属于大山,并且是永生只属于大山。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而我甚至都不知道我现在属于哪里?未来又会属于哪里?我只知道我最终将归于尘土。
关于归属地,我不禁问自己:你属于湖北吗?你属于北京吗?你属于山西吗?但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不,你都不属于!
我感觉自己就是曾经给儿子读过的绘本里的那个达利B。
第一故乡湖北,我早已回不去。哪怕我回到娘家再怎么当家做主,再怎么作威作福,也经不起一句:“你们回到娘家就是客。”
第二故乡山西,是我不曾久居的地方。它对于我是陌生的,更多的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第二家乡罢了。起码它现在不属于我。我不知道老了我会不会落叶归根于此?
北京是我毕业后一直待着的地方,是我曾经无比向往、心心念念才考过来的地方。这些年我走过天安门,我逛过学院路的所有知名学府,我混迹于闹市,我隐匿于写字楼,藏身于居民楼。我爬上了长城,我玩遍了京郊。就连我的皮肤也适应了这里的气候,与这里的水土相融。可是有好多个时刻,我甚至有种冲动想要逃离这座城市,我有时被压的喘不过气来,我强忍着眼泪想要离开,可是却又是那么的不舍………
我不禁又问起自己:你属于父母吗?你属于丈夫吗?你属于孩子吗?你属于朋友吗?你属于自己吗?
我属于父母吗?
不,起码现在已经不怎么属于了,也许我只有在上初中之前才曾经真正属于过父母吧。只有那时的我,才会将父母的话当作圣旨,哪怕心里再不愿意,嘴上再去还嘴,可是最终都会乖乖的去做。后来我变的我行我素。更没有想到的是:从求学的那一刻开始,我便跟父母渐行渐远,我想回去又怕回去。后来结婚生子后回去的就更是少了,我的父母比别人的父母更理解我,更包容我,更信任我。他们一切都以我的角度来看问题,他们对我是如此的放心,他们甚至说:在我们兄妹身上操的心远没有在兄弟姐妹身上操的要多,他们觉得我做的很好了。可是我知道我是不孝的,我的不孝有无奈也有无能,有软弱也有无情。我很悲哀我已不属于父母,我配不上他们给予我的耐心还有无条件的爱,想到这里我便泪流不止……
我属于丈夫吗?
曾经有个少年,常常坐在我们校门口,等着他心爱的女孩下课,那时还没有手机可以玩耍来消磨时间,可是那时他却是那么的有耐心,一等常常就是一下午。他总是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我的眼前。他无条件的纵容着当初的女朋友、现在的老婆。以至于现在宠出了一个常常对他吆五喝六,不断抱怨唠叨的河东狮吼。他总是像老牛一样把压力担在肩头,他从不把苦闷轻易说出口,他总是善于思考但却不轻易流露。十多年来,我们没变,我们也变了。我们曾经以为我们只属于彼此,但我们也不能再这么自私,我们有自己的家人,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我既属于丈夫又不完全附属于丈夫……
我属于孩子吗?
我知道孩子现在很需要我,我工作之余最大的精力都用在他身上,他是那么的依赖我,信任我,喜欢我。虽然我说过他,打过他,可是这些都不能改变我们母子的情谊。我是那么的爱他、期望他、离不开他。但我知道他只是现在还小,所以他才这么点需要我,他终将长大离开我去独立生活。我只是暂时的属于他,更甚至应该说:他只是暂时的属于我……
我属于朋友吗?
我的朋友虽不是遍布天下,不过却也有那么一些。他们,有的刚认识我时,就感觉似曾相识一般;有的常常给予我帮助和关心。他们有的默默的做着知己,从不求回报;有的对我无话不说,甚至把内心的秘密都毫无保留的透露给我。他们约我去逛街,去旅游,去臭美,我们还会到处去寻觅美食。他们不在乎我的出生,不管我的贫富,不论我智慧或是无知。我们的友谊不曾因为时间和空间而改变,也不因吵闹和口角而隔阂。可是我却常常有各种借口去爽约,以至于年前爽过的约到现在也无法兑现。所以,我无法真正的属于朋友……
我属于自己吗?
我常常都想要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却总觉得被工作、被亲人、被孩子所需要而不得分身。可是当家人和孩子暂时回了老家,剩下我自己孤零零一人的时候,我竟然觉得是那么的落寞和空虚?我甚至觉得无所事事,我不知道我该去做点什么?我们这些狮子座平时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走到哪里都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最喜欢被别人崇拜和仰慕,但却最害怕没有人来认同自己。一旦光环卸去,一旦得不到别人的注意和崇拜,只剩下我们自己时,便开始觉得落寞,感到无法接受。我们只有在被大家围着转的时候,才会感到快乐。我们宁愿一直在这种氛围下沉默,也不愿独自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中。不敢去正视伤口,舔舐之给予疗伤。
周国平在《爱与孤独》中写道:“你与你的亲人、友人、熟人、同时代人一起穿过岁月,你看见他们在你的周围成长和衰老。可是,你自己依然是在孤独中成长和衰老的,你的每一个生命年代仅仅属于你,你必须独自承担岁月在你的心灵上和身体上的刻痕。” 可是我到现在都还不敢真正的直面孤独,不敢和自己的灵魂来个热情的拥抱……
我又问自己:我因为什么才会去写作?我来到简书写作的初衷是什么?
其实,我最开始爱上写作是因为初中班主任的赏识和栽培,因为她的帮助我曾经得过“迎香港回归作文比赛”省二等奖,虽然文章我已记不清写了些什么,但是证书还压在老家的柜底。
重拾起写作是在怀孕期间写的怀孕日记,我记录了我怀孕时的所经、所想、所感。
真正开始写东西,又开始把写作当回事,还是我来到简书之后。
从刚来到简书那天到现在,已将近5个月了,我才仅仅坚持日更30天,就感觉有些挺不下去了。
我至今仍然在思索:我的文章到底有没有特色?我又擅长些什么?
我把所写的文章从第一篇翻到最后一篇,我发现我最早写的是现代散文诗,后来我写的更多的是杂想。紧接着,我遇见了诗呆老师,我被他的才华还有古诗词的魅力所打动,我从对槛联开始,到慢慢的尝试去写古诗词,我苦恼过,我怀疑过,我失败过,我还没有写出真正成功的诗,但是我从未放弃。不过我又感觉诗词写的好的人大有人在,我很难脱颖而出。于是我打着给母亲写故事的旗号大张旗鼓的想要去写小说,至今也没能写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开头,更何谈让读者们耐心的去读呢?我试着去寻找真正属于我和适合我的风格和内容………
我每天都会去简书逛无数次,不知何时起,我开始在乎有没有人看我的文章?有没有人给我点赞?有没有人给我的文章留下评论?我开始变的浮躁和势利,看到别人粉丝多、阅读量大时,我就开始不服气。有了一点关注就开始洋洋得意,忘了自己是谁了?更是忘了自己最开始写作时的初衷,并不是因为这些,只是单纯的因为喜欢而喜欢……
我觉得我开始迷失自己了,在现实社会、在简书、在我的梦想中………
我想试着去找回自己,我试着去探寻答案,我知道这不容易,不过我愿意去试试………
我希望我能找到答案,能够像鸟一样飞往我的山………
我唯一能仰赖的,只有造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