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张文质写作简友广场想法

【听课记】教明白,还是教混沌

2021-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欧小丽

这个话题放在以前回答,我一定是回答:教明白。可是今天听了陈洪杰老师两节课的课后追问,我发现,也许教混沌一些,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01时间的量感体验以及单元重构

第一节是一年级的《认识钟表》。孩子们可爱极了,有的孩子也让我惊讶极了,比如他这样描述他认识的时间:

分针走一大格是不是1分钟,而是5分钟,走一小格才是1分钟。分针转了一圈,一个小时就过去了,时针转了一圈,半天就过去了。

他说完,听课老师全都笑了,这句式,和小沈阳的那个小品差不多。这样的孩子,班里有一两个就足够让人兴奋。

老师上完后,陈老师主动要求和孩子们聊了5分钟。

师:我是从上海坐了3个小时的飞机过来,你们这节数学课上多久?

生1:30分钟。

生2:40分钟。

生3:1个小时。

师:我坐飞机的时间和你们上课的时间,谁长一些?

生:坐飞机。

师:(指着一大桶水)我喝这桶水,(指一杯水)杨老师喝这杯水,都要喝完的话,谁花的时间长一些?

生:你。

师:老师黑板写了好多字,我也写几个字(写了“这么多字”这几个字),谁花的时间长一些?

生:老师。

生:老师写了一节课。(众笑)

师:我们再来看看小明的一天,分别干了什么?(板书:穿衣服、上课、做早操、吃午饭、踢足球、睡觉)哪些是晚上干的?那些是白天干的?你能将这些事情按照花的时间多少排一下吗?(孩子们很兴奋,七嘴八舌的说)我们都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如果你会特殊技能,你想什么时间越长越好?什么时间越短越好?

生:放假越长越好。

(孩子们眉飞色舞地表达,仿佛自己拥有那个力量一样。我特地去问了前面发言精彩的许同学,我说你要悄悄地告诉我哦。于是,他就凑到我耳边说我希望做作业越长越好,上课越短越好。我心想这不是很矛盾吗?转念一想,他应该属于喜欢写作业那一类,问他很喜欢写作业,他说嗯。)

陈老师说:认识钟表不等于认识时间,时间是一种稳定的均匀运动,我们用这个标尺去度量这世界上的所有事。认识钟表,是需要精确时间时才用。

这节课在一年级教材上只有一节课,若要用体系建构来说,结合陈老师的分享,我觉得可以上好几课时。第一课时,体验时间课;第二课时,玩钟表,让学生对钟表保持敏感;第三课时,制作钟表;第四课时,认识整十和半时。这样一实施,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就更充分和丰富,而不是一来就是认识钟表,会的早会了,不会的说不定还是不会。

02周长的空间观念拓展

第二节,三年级的《长方形周长》。老师没有全部按照书上的来教学,而是聚焦两个问题:一是长方形周长计算,二是不同图形的周长计算,目的是想让学生根据图形特点优化周长的算法,发展空间观念。

上完课后,陈老师继续和上课的学生聊5分钟。

师:(指着一个水杯)大家看这个水杯是有高度的,这的底面是圆形,也是有周长的。认为高度长一些的竖大拇指,认为底面周长长一些做胜利的动作,认为一样长的用拳头。(好多学生都竖大拇指。)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将水杯放在黑板上画出一条高,再用绳子绕底面一圈,拉直画在黑板上,底面周长要长一些。)

生:啊!

师:视觉是不可靠的。(拿出一块橡皮)我将这个橡皮画在黑板上(画长方体),如果我将这12条棱涂上颜色,算出它们一共多长,这个算不算是它的周长?

生:是。

师:那立体图形有没有算周长的需要呢?

生:有。

师:(用绳子围成一个不规则的圈,但不在同一平面上)这个图形,可不可以计算周长?

生:你大力出奇迹,压一下,成为平面图形,就可以计算了。

生:总有一个角度看上去是平面的,可以计算的。

师:(将绳子围成封闭,但接口处留了一些绳子在外面)这个图形,我们算它的周长,那要算哪部分呢?

师:我们再来看这两个算式:5×2+3×2和(5+3)×2,这两个2是一样吗?

师:我再问最后一个问题。这三种计算周长的方法,你们最喜欢哪一种?(生基本回答法三)我喜欢第一种(就是各边依次相加),你们说为什么呢?

生:这样计算不容易错。

生:这样简单一些。

师:其实是因为它是一种通法,它适用于所有图形的周长计算。

陈老师聊完,我发现他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有针对性的。第一,视觉不可靠;第二,立体图形可不可以算周长?这是针对前面学生说只有平面图形才有周长而言的。第三,封闭图形的周长到底该如何计算。第四,算法一定要优化吗?因为每种算法都有其独特的情境性,我们总喜欢告诉学生:A好,B 不好。作为老师来说,听到这样的对话才知道知识构建的丰富性,而不是教给学生一种封闭的答案。

03教明白,还是教混沌

我突然发现,陈老师的聊天,其实就是将学生心里原本平静的局面搅浑,明明书上告诉我们是这样的,但生活中又是那样的。“混沌”这个词语一下闯进脑海,因为最近一段学习课程原理,正在和这个词语发生关系,也突然醒悟到:混沌状态,并不是一种贬义的状态,而是黎明将至前的黑暗,需要经历才能抵达见光,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每节课下课时,简要回顾课堂所讲时,再反问一下:是这样的吗?一定是这样的吗?留给学生探索和思考的余地,这样挺好。

陈老师说:数学都是在寻找数与形的意义连接,是灵活的,是活泼的,到了最后,最基本的根本就不用教。不教,就是学生在思考,自己生发疑问,这样也挺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