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文教学生活随笔

跟王君老师学习如何设计导引学生思维的提问---阅读《陋室铭》《爱

2019-03-02  本文已影响502人  字花

现在,我们农村学校课堂上最感棘手的是:如何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许多时候,提问毕,下面一片沉寂。有的学生低下头,害怕叫到他来答;有的学生拿起笔,却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慌,并未真的思考;有的干脆等着答案;还有的“置身世外”……能有一两个同学响应老师,老师已经很“受宠”一般呢!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缺少勇气,天生羞于表达;有的阅读积累太少,有的不愿意分享……但其中一定也有老师设计问题的原因。

所提的如果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呢,如果正好学生有积累呢,如果恰好学生经历过呢?

情形或许完全不同。

王君老师教学《陋室铭》《爱莲说》两文时进行的是群文教学,从这堂实录中可以学习许多很好的提问经验。

一、设计让学生在一种没有压力情况下发表见解的话题。

这堂课的第1个问题是这样提出来的:王悦同学的发言更是引发大家的不同意见,这节课我们就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开始讨论,王悦认为菊和牡丹对莲都是反衬,有些同学不同意,看来周敦颐对陶渊明的态度如何,这个问题分歧还很大,现在大家在字里行间去寻找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

这是课堂深入展开的一个好问题,但这其实是一个话题。学生并没有被提问的那种紧张,只有“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别的同学可以赞同或不赞同。学生答完不必受到对与错的审判,只在于讨论发言,只在于言之于心,不在于所言必为完全正确答案,这样学生就不必背一个“紧箍咒”发言。

这个讨论只是针对同学的一个观点:“都为反衬”进行反驳,而不是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也不必慌张。课堂的情形如同生活中与同学辩驳的情形一样,回答者可以忘记是在课上。甚至以为就是在课余争论呢。

同时这个问题来自学生当中,还以争论的形式出现,无论是发言者还是听者,一定十分感兴趣,十分投入,“听者”仔细听,以便找“茬”反驳。“辩者”推理严密,期望不被人推翻。这样的辩论,这样的学习让学生没有压力,最大的好处在于学生忘怀课堂,忘怀老师的存在,沉醉于找证据,仿佛置身于课余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辩论当中。

二、巧妙的比较,永远是话题的兴奋点。

这堂课中第3个问题(粗略统计本堂课共10个问题)是这样的,在周敦颐眼里陶渊明是美的,但周敦颐认为谁更美?

这个问题有非常强的打开学生话匣子的功能。比美,比漂亮,学生一定很感兴趣,这样学生们就会兴致勃勃,兴高采烈,专心致志的钻入那段经典的文字里去,接下来让学生假扮周敦颐,结合文中关键句来夸自己,并且用第一人称的活动也就一定气氛热烈且而揣摩深入,既让学生开心了,又完成了难句的深刻揣摩。

第4个问题:再换个角度自夸,你(假扮的周敦颐)和陶渊明都是美的,但你认为你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这里比较两个人的不同,必然就要联系两个人的时代背景和他人的评价。这种比较就是为了寻求精神气质的不同最。最终是为了理解这两个人的个性人格。用比较法,又一次调动了学生学习背景知识,联系旧知旧文,思考人物特点、情怀、人格等方面的积极性,用比较法学过之后,学生也更容易对知识进行内化。

第5个问题是这样的:你认为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呢,还是周敦颐式的呢?请大家不要空谈,扣紧文中关键字词,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个问题是整个课堂的灵魂。在认识了陶渊明与周敦颐个性、人格的区别后,学生仍必须比较刘禹锡与陶渊明,刘禹锡与周敦颐,来做出自己的判断。

判断的依据就在《陋室铭》一文中,所以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学生的目光必须在《陋室铭》一文中反复穿梭、思量,这个问题高屋建瓴,统摄了对《陋室铭》一文的理解。

《陋室铭》《爱莲说》两文中涉及三个人,从这三个人的人格、个性出发去研究文章的每个语句,比较这三个人的过程中,既有知识的学习,又有知识的运用,更重要的是从探寻这三个人的心灵世界过程中,获得一种安顿自己心灵世界的好经验,将来面对淤泥,是选择远离还是选择生长?将来面对权势的压迫,是低头还是越压越活得自得潇洒?将来走向社会,作为祖国的一员,是做风潮浪尖上的沉沦者还是做筋骨和脊梁,我想孩子们的心头一定有答案。

三、巧扮疑惑者,等待学生“点拨”

第8问是:这就怪了,看来《陋室铭》中表达的东西有矛盾啊。

有的孩子认为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有的认为是周敦颐式的。于是老师假装十分困惑,等待学生“点拨”,学生通过思索,发现刘禹锡的精神世界:过得近似于隐居,心中却向往建功立业。

通过讲本文写作的故事背景,学生明白他只是被贬,没有隐居。接着老师再次扮演疑惑者,又糊涂起来,那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绘的生活场景岂不是虚假的?

这一问学生便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他们认为刘禹锡这样写是为了回击权贵的压迫,表达绝不低头的志向,这样写不是造假,而是因为他的心。房子虽狭窄,心却开阔;房子虽嘈杂,心却很宁静;生活很单调,心却很饱满。

这两个扮演疑惑者的提问,引领学生走进刘禹锡精神世界的深深处,实现了王老师的主张:让学生从文中觅照亮内心的那一缕灵妙之光,实现生命成长,获得一种生命智慧。

王老师通过问,既激发了学生的言语智能,又生成生活的况味与生命智慧,让课堂走向一种崇高的格局。

跟王君老师学习如何设计导引学生思维的提问---阅读《陋室铭》《爱莲说》群文教学实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