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学记》有感十五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学记》
一
今日观看了《学记思想与现代教育十六》讲座,聆听了王宝寨老师之教诲,深感我们的教育之重大,也深感我们的教学存在的弊端。
王老师的讲座主要针对上面的经文《正业居学》即大学的教育方法,即上什么课,课程怎么安排作了阐释。
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先讲解了经文的意思,然后高屋建瓴地讲了现在“立德树人”的落实是通过“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的异曲同工,最后指导我们如何用传统文化《学记》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二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齐诵经文,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大学的教育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休息的时候,也有课外作业。课外不学杂乐,课内就不可能把琴弹好;课外不学习音律,课内就不能学好诗文;课外不学好洒扫应对的知识,课内就学不好礼仪。可见,不学习各种杂艺,就不可能乐于对待所学的正课。
所以,君子对待学习,课内受业要学好正课;在家休息,要学好各种杂艺。唯其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群众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尽管离开师长辅导,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
《兑命》篇中说,“只有专心致志谦逊恭敬,时时刻刻敏捷地求学,在学业上就能有所成就,”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学记》中“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也就是说在学校有正式的课业,比如: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回到家里也有课外作业,家庭作业。比如:练习题或者练习弹琴、亲子共读《千家诗》、《三字经》、《笠翁对韵》、还有干家务活等。
在学校这些课业通过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回到家里就练习基本功。通过这些练习,孩子感到学习乐趣,从而好学。“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正业”与“居学”二者缺一不可,二者统一为学生学习的整体。
诗、礼、乐是“正业”,但“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就是说,如果课外不练习“操缦”(吹拉弹唱等技能),就不能牢固掌握“乐”;如果课外不练习“博依”(诗文之比兴、节律等),就不能牢固掌握“诗”;如果课外不练习“杂服”(待人接物之礼节),就不能牢固掌握“礼”。这里,鲜明地表达了“退息必有居学”以“安其学”(牢固掌握其所学)的思想。
而“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是规律性的总结:课外不进行相应的行为、技能的反复练习,学生就不愿意学习。这里把“操缦”、“博依”、“杂服”通称为“艺”,可见注重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学习。
如果不强调“正业”学习、课内学习、书本学习,学校教育就会失去自身的特性,也会失去它特有的价值与意义。但是,对课内学习、书本学习的过度重视,以致忽视学生课外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也会导致学校教育背离它的培养目标与存在价值。
“生活即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教育寓于生活之中,教育并非仅在课堂中进行,在课堂之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教育的存在。教育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二者不可分离,教育从生活中的细节而来,生活中人的一言一行都有教育的含义在其中。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业余。”同样《三字经》说“性相近,习相远”。学生学习力的差异,多在课外形成。课堂,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课堂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课堂教学考虑的是“共同基础”、“基本要求”,发展个性,则在于学生课外个人学习天地。学生有了课外的学习,有可延伸学习的天地,有可能形成自觉的学习。
教师或教科书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严格的,规划的,这与以多样性、灵活性和复杂性的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大相径庭,学生在学校所习得的知识无法用之解释复杂的世界和解决复杂世界中的问题。这就需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具有融会贯通的能力。
三
当代教育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
那么“立德树人”怎样落地呢?那就得通过核心素养来实现,落地。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它包括三个方面,六个要素,十八个要点,下面可以看图片。
其中文化基础是通过传统文化容易实现。文化基础包括科学精神与人底蕴。科学精神就是传统文化的做事,人文底蕴就是传统文化的做人。
我们的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中的人文性就是人文底蕴,包括情怀、积淀与审美情趣。
如果情怀的实现用孝道激发,就会容易多了。“情生于膝下”我们从呱呱坠地首先感受的是母爱,这样就能生发爱人的情怀,从而生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
积淀就是让学生多读经典,从经典学习人生智慧。比如:读一读三百千、《弟子规》、四书五经。
审美情趣通过画画、欣赏音乐、读优美语句等来提升。
其实人文底蕴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了解,甚至包含文史哲、琴棋书画等内容,人文底蕴是促使一个人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精神支撑的综合体,因为是底蕴,所以它往往隐含在各种事物之中,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因为是人文,所以它对一个人的精神走向有极大的影响,为修身养性输送源源不断的养分。
比如学习《弟子规》的“入则孝,出则弟”这一部分,学生就会逐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与同学和睦相处。因为有“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指引。
学习了《谨而信》这一部分,学生就会学习“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物悭”的做事原则。“借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的自省等,从而学会健康生活。
学习了《泛爱众而亲仁》这一部分,就知道了“道人善,即是善”劝人为善的方法,就会用“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提升自己的品德。
学习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部分,知道“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的读书方法,明白“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才是正确的。从而树立责任担当。
所以说现代教育应从传统文化里找根,人文之根生发现代教育文化。
四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矣;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矣;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矣;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矣;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矣;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矣。”
可见传统文化对人文底蕴的积淀是多么重要啊!又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
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明其义,懂其理,从用心传承传统文化、用情传播书香文化、用力传递互联网文化这三方面去浸润学生的言行,耳濡目染,培育出的学生心智必将是豁达的;情感必将是纯净的;意志必将是经得起磨砺的。“立德树人”的任务得以实现。
这样的人将是一个大写的人、健全的人,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典范,也是落实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之关键。
这样的人底蕴,必将能让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让学生的自主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成为一个全面健全的人。
五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相信用《学记》的方法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们,用经典滋润我们的孩子们,用传统文化渗透我们的孩子们,孩子们一定会成为真正的大写的人!聆听智者语言,践行自己行为。感受文化高深,学习前人智慧。吾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此文仅为自己的一点看法与感受,不妥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