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反思
23年3月6日(周一),我在3班完成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一课的教学任务,根据麻吉星教学发展智能平台的统计数据,这节课共进行投票6次、挑人12次、倒计时6分钟、图片展示生成2个、个人记分20分,课堂类型判定是以生为本。
基于教体验、教思考、教表达的“三教”理念,我能感受到6分钟的自主活动时间还是偏少,显然学生的思考还能更深,碰撞也还能更频繁。其中我看到自己教学设计上的不恰当所导致的【隐患行为】,以及从学生生成中收获到的【意外之喜】。
【隐患行为】
在借助算式发现特征,介绍乘法交换律后,我提出了问题,生活中有“乘法交换律”吗?举例说明。相应的教学动作是,2分钟独立写→1分钟互相说→随机挑人拍图分享。整个环节耗时7~8分钟。
给了一定时间独立思考,做了同桌间交流,也获取了生成,却没有形成矛盾。学生的生成没有指向对乘法算式的意义描述(如图1),还是从算式本身去体会,式可以这样列,也可以那样列。结果就是教学环节上没有思维的碰撞,交流变得无意。我想我可以做的改进是,把直接举例变更成从生活实例中发现乘法交换律,如方阵队伍(4列3排),同时减少该环节时间。
图1【意外之喜】
在学习乘法结合律时,我布置了一个模仿写乘法结合律的任务。在独立写、互相看后,我收集到了熊同学这样的乘法结合律——(5×200)×3=(3×200)×5。显然熊同学非常关注乘法结合律中的括号,但却没有没有抓住乘法结合律“前后谁先乘”的本质。
所以我放大问题,设置了一次临时性投票(如图2),96%的学生(选A和选C)都能判断出因数3和因数5有交换,满足乘法交换律;但72%的学生(选B和选C)仍然无法正确判断乘法结合律。此时我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乘法结合律的定义,经过1分钟的自由讨论后做二次选择(如图3)。
接着我在各个选项间分别挑人回答后,又进行了三次选择(如图4),由于答对只有20%,根据同侪教学法的判定树,我直接做了解释说明。
“意外”是整个的投票任务并不在我的教学预期中;“喜”是我发现到了学生的普遍错误,同时学生的错误说明我在乘法结合律概念教学中存有漏洞。当然课堂上自己的处理也犯了毛病,或者可以如此改正,如第一次投票完后,我可以打开小组选择情况,做简单的人员调整就能让思考得到更多碰撞;二选的正确率仅有22%,就应该由教师直接解释了,再讨论再三选的意义变得不大。
基于“三教”理念的教体验、教思考、教表达,教师需要遵循学生课堂学习的真实历程,通过诱发思考的任务设计、规律清晰的学习活动及直观准确的学习生成达成知识输入;通过直击教学目标的冲突问题达成了个人思考上的重组;为形成一致而进行的交流分享则是表达的体现。整个过程是课堂有效学习的表现,也指向了教的以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