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之道,需要我们这代人去弘扬---学论语《八佾》篇第九章
写于20171129
今天学习了论语《八佾第三》第九章: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先搞懂几个词。一是夏礼、殷礼,分别指夏朝和商朝时期的礼仪制度。二是杞和宋,杞是指夏禹的后代所建的诸侯国,成语“杞人忧天”就是说这个诸侯国的故事。宋是商汤后代所建立的诸侯国,成语“守株待兔”就是说这个诸侯国的故事。三是征,通“证”,证明,证实之意。四是文献,文指典籍,献指懂得历史的贤人。五是故,缘故,缘由之意。
这章相对较为好懂,意思是孔子说:“夏朝的礼仪制度,我能说出它,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来证明;殷朝的礼仪制度,我能说出它,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来证明。这是典籍和懂得历史的贤人不够的缘故,假如够的话,那么我能证明它啊。”
这一章是孔子感叹当时礼的状况。从夏、商到周,经历三个朝代。因为杞国是夏朝之后,所以要了解夏朝的礼,最好是到杞国。宋国是殷商之后,要了解商朝的礼,最好到宋国。所以孔子讲,“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夏朝的礼,孔子能说得出来,要找夏礼的证明,就要去杞国找,但问题是杞国已经不能够证明了。同样,殷礼,孔子也能说出来,但殷朝后代宋国也不能够证明。
我们前面学到“子张问十世”那一章,孔子说礼在夏商周三代中有损益,但是礼的根本没有变。那么,孔子到杞国找不到夏礼的证明,就是不仅是形式上的典籍找不到,连礼的精神都不复存在,找不到真正的仁人了。礼的根本是仁,找不到仁人,礼还会有谁去做?这样的话,夏之道就没有了。
孔子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夏朝的礼要真正有人去弘扬,依教奉行,要先做后说。圣贤之道也是如此。夏朝最初的天子是启,启是大禹的儿子,是圣人,所以夏之道也是圣贤之道。殷商开国的天子商汤,汤王也是圣人。周朝开国的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圣人,他们制定的这些礼都体现着圣贤的精神,这些精神要去流传。所以孔子到杞国、到宋国去寻找,实际上是为了把这些核心精神保存下来。这些是不能变的,百世之后都不能变,这是圣贤之道。
如果当时周朝一直按照周礼(周公制定的礼法)去奉行,到现在还是周朝。可是,周朝的子孙没有真正依礼而行。到了周朝末年诸侯分裂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有诸侯国里,只有鲁国还算是对礼比较重视一些,其它国家就更糟了。
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一样。人能弘道,亦能伤道。圣贤之道,要靠真正发心力行圣贤之道的人弘扬。身体力行,才能弘扬起真正的道,如果光说不做,就会伤道。因为,别人看你说一套做一套,就不信你了,非但不会按照你所说的做,还会轻视你所说的道。
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曾断言“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必须要靠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很多国外的学术机构花大气力来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我们更有责任去复兴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重建我们中华民族的共有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