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论语》学习

诚中形外,思行相一---学论语《八佾》篇第三章

2017-11-20  本文已影响18人  微尘悦读

写于20171120

        今天学习了论语《八佾第三》第三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这一章有两种解析,一种是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第二种是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能讲礼仪吗?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能讲音乐吗?”

        先说说“如…何”的句式,这是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我更倾向于第一种解析。

        这一章重点讲仁与礼的关系。这也是儒家思想里非常核心的概念。“仁”是“礼”的核心思想和内在精神,是一种道德规范,如孝悌谨信等,具有内在性。“礼”是“仁”的表现形式,原是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的制度、典章、仪节、习俗等,后延伸为个人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集合,具有外在性。

        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仁”的思想蕴含着民本主义,是孔子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体现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

        这章还提到了乐。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

        综上我认为,仁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礼和乐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礼和乐都要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才有意义。简言之,就是人的内在思想和外在形式必须一致。这对于我们的个人修养和处世之道是有参考价值的。一个人对待别人是否真诚,,取决于内心的诚意。有些人当面搞阿谀奉承那一套,背后又搞诋毁中伤的另一套,这种人就是“无仁”之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